浅析抗战时期南方局在青年中的组织建设及其当代价值

2020-11-09 02:52常新语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组织建设青年

常新语

[摘要]中共中央南方局,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国统区中共中央所派出的前哨阵地,为在抗战大后方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巨大作用。其中,南方局十分重视开展对国统区的青年运动的指导,对青年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对广大青年形成了坚强有力的指导,为在抗战大后方埋下革命的火种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方局对青年的组织建设工作对新时代下的青年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织建设

[作者简介]常新語(1995-),男,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 D613,D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9-0014-03

近代中国的青年运动中,青年学生无疑是青年运动的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学生运动,贯穿着近代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始终,但学生运动也不得不受到各方政治势力的影响,也就成为了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在南方局开展的青年组织建设过程中,国民党方面始终对其保持高度警惕,进行打压、威胁,阻止党的组织的发展。但是,南方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在困难的环境中逐渐取得了青年们的信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一、南方局在青年中进行组织建设所面临的背景及其主要困难

武汉、广州失守后,国民党调整政策,从积极抗日转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国共之间的摩擦。①从南方局在重庆近八年的工作中,斗争局势时急时缓,可以以三次反共高潮为划分依据,将南方局的青年统一战线的组织建设事业割裂成了反共高潮状态下的青年组织建设事业的发展和非反共高潮状态下的青年组织建设事业两种不同状态的组成状态,但南方局所面临的困难则是贯穿于青年组织建设的始终的。

(一)抗战大后方原有的青年组织规模较小,青年运动基础薄弱。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恢复在国统区的党的力量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国统区,原有的党的组织建设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例如在重庆地区,自“三三一”事件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的党组织几乎消失殆尽,青年组织也基本上不复存在。同时原有的青年组织活动在国民党反动政策压迫下,也处于低谷。国民党提出:“即未成年之青年男女,身体精神之发育未完全,基本之智识经验未具备,即个人之私生活尚不能离成年者之保佐而独立,何况国家社会之大事,乃放任于未成年者之自由行动,是不特将民族可爱可宝之未来生命付之无代价之牺牲,亦直是以国家、社会全体之生命作儿戏之试验品也。”②可见国民党加强了对于学生运动的管束,而南方局在开展青年组织建设工作中就不得不面临着从头开始的局面。

(二)南方局在开展青年工作过程中受到国民党的竞争、压制和威胁。由于处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大环境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青年,受到国民党统治者的反动思想影响深远。以青年学生为例,国民党对于青年学生的各类活动采取极端压迫的反动政策,迫使他们加入国民党统治者的各类组织,而三青团则是其中影响最广的一个组织。此外,国民党发动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这一运动一方面是因为正面战场同敌人战斗消耗巨大,补充兵力,另一方面则也有抢占青年思想先机,确立一家独大,为之后的一家独裁奠定基础。自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环境更加恶劣,情况更复杂,国民党、三青团的力量比之前更扩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共在国统区开展青年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南方局成立初期青年组人员数量少,缺乏专业青年工作人员。南方局成立后,为了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设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国民党当局的压迫,不能够开展大规模的青年组织运动,也就造成了南方局成立初期在青年的组织建设中缺乏党员干部,青年工作遇到了较大阻碍。同时在国共两党斗争形势严峻时,为了保护党的组织,将党组织逐渐转移到地下,并将党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青年工作中的党员数量减少,这些都对青年组织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南方局开展青运工作的主要方式及其产生效果

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各项工作相比,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对于青运工作的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南方局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南方局在周恩来等的坚强领导下,同国民党统治者在青年领域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克服危险,坚持斗争,顺利完成了青年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进行青年党组织的建设,使得在白区的青年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以合法途径开展的进步宣传,引导广大青年。在国统区的南方局通过各种渠道,同国民党进行坚决斗争,迫使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默认南方局在开展工作中的一些新的方式。而在这其中,主要是通过公开的新闻报刊,例如《新华日报》《群众》周刊等来进行宣传,了解事实真相,受到了青年们的广泛欢迎,对于广大青年了解和接受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效果。以青年组组长刘光为例,先后在《新华日报》的《青年生活》专刊发表了《谈小圈子生活》《怎样打破沉寂》《加深学习和锻炼》等文章,同时许多青年也向其投稿,反映情况,提出问题等,大大丰富了国统区广大进步青年的宣传途径。另外,小说、歌曲等形式也都在宣传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秘密途径开展的进步宣传,影响广大青年。南方局的工作环境由于在白区,决定了它只能以隐蔽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而秘密途径的工作也就构成了南方局青年组织的主要构成部分。面对国民党的各种压迫,中共中央要求国统区的党组织,必须坚决地勇敢地打破“组织上的公式主义”,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必须“杂乱无章”,便于隐蔽,以求得在党组织上的建设和发展。③南方局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上层活动与下层活动严格分开以巩固党的组织。④通过秘密途径及组织机构开展青运工作。针对国民党的三青团的公开的青年组织,中国共产党则创新自己在白区的青年组织形式,发挥据点的作用。“据点”是南方局及所属党组织在实行“三勤”“三化”过程中,为了深入开展群众工作而创造的一种新的活动方式和联系、团结青年积极分子的一种比较灵活的秘密组织形式。它既不是党的组织,也不是定形的群众组织,没有名称,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成文章程、纲领和定期会议制度,但又遵守秘密工作原则,这种组织性是为适应国民党统治区险恶政治环境,在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的一项创造,取得了很大成功。有力团结了广大青年学生,例如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都成为了“据点”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据统计,到1945年春天,同南方局青年组联系的“据点”已达48个,联系的进步分子共989人。⑤为团结进步青年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方局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文学艺术、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学技术等同各界知识分子和以大中学生为主的青年知识分子保持直接或间接的秘密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读书会也是在大后方青年学生要求进步的重要场所,其学习的内容受到了南方局宣传的广泛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伴随着对于政事的讨论,宣传抗战思想,以及党的抗战方针政策等,都成为了青年秘密战线的重要组织,其中很多青年都发展成为了共青团员,成为了党领导下的一员。

(三)增加党的青年干部及拓展党的影响力,扩大党员数量,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南方局根据党中央于1938年发出的《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要求将大量地發展党员作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⑥积极的对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进行党的发展,促进了党的建设,在党员数量、结构上对于南方局都有着良好促进作用。同时,南方局也积极地深入南方各地进行党的宣传工作,1938年12月到1939年5月,叶剑英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职期间,积极宣传中共抗日主张,通过深入学校、机关等地,进行抗战形势的分析以及战略问题的演讲,团结了一批进步人士,推动了党的建设和发展。

除了发展党的组织外,南方局青年组也加强了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194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的学习运动》的指示,拉开了中央全党的整风运动。南方局也迅速开展分阶段组织广大干部进行学习,各地党组织和南方局联系青年组织“据点”的负责人,也分别调回南方局进行整风学习,其他人员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阅读文件进行学习。通过整风运动,增强了在大后方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素养和个人品行,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

可以看出,面对困难形势,南方局因地制宜,坚持贯彻党的领导,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合法途径和秘密途径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在青年中进行党的建设,促进青年党组织的发展,发展了一批青年党员和团员,很好地完成了团结青年的各项工作。

三、南方局开展青年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斗争,也经过了长时间的工作的努力,南方局的青年运动及各项组织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力支援了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积极效果。

(一)促进了抗战大后方青运工作的开展,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的影响力。南方局的青运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成绩显著,领导青年学生参加了宪政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等学生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借助青年发出了青年的呼声,听到了共产党人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领导了多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拉开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统一战线的序幕,并从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干部,成为发展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骨干。

(二)引导了广大革命青年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群体。很多青年在抗战时期受到三青团的影响,加入到了国民党军队中,但抗战胜利后,青年们看到了国民党的真面目,大部分知识青年都要求复员,国民党妄图把知识青年军变为“党军”“团军”的梦想破灭。⑦在中共中央青委关于大后方纪念五四青年节给南方局、中原局、东南局的指示中,要求南方局领导广大青年开展五四纪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组织青年,扩大已有团体,求得在青年范围内组成更加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针对三青团的进步人士进行教育,对于其他进步团体的青年适当进行帮助。有力的团结了广大青年,引导他们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壮大了中共的力量。

(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1945年12月昆明爆发的“一二·一”惨案,揭露了国民党统治者想要镇压青年,放弃组建联合政府,维护自身权益的真面目。惨案发生后,昆明学生在中共云南省委的领导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地斗争,南方局对这一斗争给予了及时指导。通过《新华日报》的宣传,以及各地区援助国民党区域正在发展的、以昆明罢课为标志的爱国民主运动,让更多的国际友人看到了国民党的丑恶行径,使得中共获得了广大的同情者,扩大了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爱好和平的人的支持。

四、南方局的青运工作开展的现实启示

南方局的青年组织建设也已经走过了将近八十年的历程,新时代下,南方局对于青年的组织建设经验仍然在当今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青年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青年活动在大后方的进行,青年党员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发展,青年组织在国统区的逐步完善,都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做好青年工作,要注意坚持党的领导核心的作用,正是有了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才会在各项事业当中取得成绩。例如在1943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青年节宣传工作给董必武的指示》中,中央书记处对董必武和刘光提议青年特刊的中心内容应当集中火力反对法西斯,揭露法西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统治的实质,与对外的野蛮侵略及屠杀占领国的青年男女、毁灭文化等罪恶行为。为青年组的工作进行了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当前新的时代下,对于青年活动的开展,对于青年组织的建设,必须贯彻党的绝对领导,才能在思想上指导青年,行动上感染青年,学习上教育青年。

(二)青年工作的开展,要制定正确的方针和计划。对于广大青年的各项工作的进行,要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在国统区的南方局青年组,坚决贯彻南方局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同时坚持“三勤”“三化”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避其锋芒,隐藏实力,等到有机会的情况下再与敌人进行对抗。正是由于斗争策略的正确性,才在危险的环境下党仍然能够得到发展。新时代下,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充满诱惑的不利于青年发展的各项条件,对待青年工作的开展,要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适应青年的发展需要,引导其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青年工作的开展,要树立榜样推动青年组织建设发展。党中央十分重视树立榜样的重要性。1938年10月毛泽东所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在长期战争和艰难环境中,只有共产党员协同友党友军和人民大众中的一切先进分子,高度地发挥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才能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⑧坚持榜样的示范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中一直坚持下来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激发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南方局很好地坚持了注重榜样的工作方针,引导一批进步青年作为榜样,促进青年运动发展。在《南方局青年组关于据点工作的研究提纲》中,对于如何进行青年工作中提到:“要建立一两个模范的据点,以他们的经验来作为其他据点的参考。”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对于青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下,广大青年学生仍然要立宏图大志,将新时代的榜样的精神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总之,南方局在青年的党组织建设中,总结出了大量的青运工作经验,形成了符合需要的特殊的党的青年组织形式,为推动大后方的青年运动,促进其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注释]

①韩小娅.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青年运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37.

②田幸川.国民政府防范青年学生运动研究(1927—1937)[D].湘潭大学,2015.

③范水涛.抗战时期陈云大后方组织建设思想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71-75.

④杨红艳.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党的组织建设及其经验[D].湘潭大学,2008.

⑤孔铎蓉.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青年宣传工作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⑥杨斐然,刘旭雯.略论抗战时期南方局的组织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5+19.

⑦韩小娅.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青年运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23.

猜你喜欢
组织建设青年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常态下高校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