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应该走出‘小确幸’”

2020-11-09 07:28李璐璐
环球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台北大陆

李璐璐

苑举正

近日,一段视频将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送上了热搜——他在讲授“怀疑论”哲学专题课时,询问一名女生:“你是哪里来的?”女生笑道:“大陆。”苑举正听了之后开心地说:“非常好,祖国来的!非常好,感动得不得了,我喜欢!”

他的话感动了很多网友。同时,不少人发现,苑举正还是位bilibili(简称b站)的Up主,他在自己的账号下发布了数十条视频,其中有不少都提到了一句话“大陆就是祖国”,让网友感慨万千。对此,苑举正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我的父母都来自山东,我是在台湾生长的山东人,对我们所有人而言,大陆就是祖国。”

从旧居墓冢寻找名人故事

苑举正的父母于1949年从山东来到台北,在這里度过了余生,但他们一直心系着大陆。“我们家吃的是山东饭,说的是山东话,我父母经常给我和弟弟讲家乡是什么样的,大陆是什么样的。”

苑举正曾经读过白先勇的一本著作《台北人》,记录了1949年从大陆来到台湾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他说:“在读这本书时,我个人的感受非常强烈,我看到了在台北生活着的大陆人,有上流社会、中产阶级、普通老百姓,让我感受到台北不单纯是个地理位置,更是个文化交融的地方。”

在台北这座熟悉的城市里,苑举正寻找着中华文化。“我小时候住在父亲教书的国立政治大学,我家附近有好几座坟墓,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是当时一些名将的埋骨之地。”苑举正怀着好奇心去瞻仰,他看到了阎锡山等人的墓冢,“在那里,我对他的生平事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感触,并了解到他临去世前的一些故事,这让我对近代抗战史有了清晰的梳理和深刻印象”。

距离台湾东吴大学不远处,有一座幽静的院落,进门的坡道旁有一块圆形的石头,镌刻着“钱穆故居”四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素书楼”。在这里,苑举正的思想追逐着钱穆的生平,从北京大学来到西南联大,从香港来到台北,横跨了近一个世纪。

对中华文化深感兴趣的苑举正在台北寻找着一个又一个名人故居,林语堂、胡适……“他们的生平非常吸引人。他们离开大陆,从中华民国过渡到台湾政府时期,落叶不能归根,他们的种种经历当中隐含了非常多的故事。台北就像个大水库,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多去看看这些名人故居,能增加我们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这段特殊历史的认知。”苑举正说,“这些保留下来的墓冢和故居也告诉所有人,我们的历史有事实为证,这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很有意义。”

苑举正时常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去参观民国时期的名人故居,了解他们是如何因缘际会来到台北,然后又引申出一连串的故事。“两岸文化血浓于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台北也延续了中华文化。”

苑举正对中华文化的痴迷,也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化复兴运动。“我出生于1960年,成长过程中正好经历了这一运动。”苑举正说,“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语言,这一时期,台湾人开始学习国语(普通话),也正因为此,使得台湾人可以从厦门到乌鲁木齐一路畅通无阻,没有语言障碍。”

苑举正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历史、地理等知识,他知道福建以北是浙江,福建以南是广东;他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了解汉唐文化……“文化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是把大陆过去几千年的文化在台湾这个小岛上耕种繁衍了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了很完整的中华文化教育,我们对大陆,对自己的祖国非常了解。”

让苑举正遗憾的是,90年代初,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冲击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忘却,近乎消失。

“慢慢的,我就不喜欢美国了”

苑举正认为,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延续几千年,很多经验就转变为了日常生活中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就是生活态度。“比如说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和教育,这在全世界都是独特的,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就能感受到。”

苑举正曾在比利时学习生活了12年,又多次前往美国。他曾经非常喜欢美国,但后来这一想法发生了改变。“喜欢美国是台湾的普遍风气,也是世界潮流。我的家族中也有很多人移民去了美国。但后来,随着对美国的了解,我发现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人的战场、老人的坟墓。美国对老人非常不重视,而且社会观、价值观都用钱来衡量。我逐渐意识到,在美国是没有办法安身立命的。慢慢的,我就不喜欢美国了。”

苑举正与学生在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国学讲坛上。

通过对中美两国文化的对比,苑举正更加尊崇中华传统文化,他把中华文化称为“没有宗教的信仰”。

苑举正觉得,中国人在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儒家提倡的秩序,每个人各司其职。“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来源于我们文化的精髓。我们外表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叫汉人,汉人是个文化的概念,我们用着同一套历法,有着同一套文化系统,而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文化深入内化的地方,文化完全介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苑举正说。

他以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说明这种介入——中国人从来不觉得戴口罩有什么问题,中国人都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不想生病的同时也不希望别人生病,我们戴口罩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所以我们从来没因这事发生过像欧美地区游行示威的问题,我们能井然有序地快速控制住疫情的传播。我们如此支持国家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引导。”

“我们有相同的理念”

苑举正第一次踏上大陆是在1989年,他陪父亲回乡探亲。从小到大,苑举正总是听父亲念叨着要回家,“小时候,我心中对大陆的概念就是物产丰饶、锦绣河山、地大物博”。1987年,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政策放开。两年之后,正在比利时留学的苑举正飞来上海,陪同年近九旬的父亲回到了阔别40年之久的家乡。

苑举正在台湾大学哲学系“儿童哲学研究室”作主题公益演讲。

网友对苑举正的爱国之情深为感动。

他按照父親从小讲给他的回家路线,从上海坐火车到徐州,再到兖州,然后换长途车到达曲阜,最后回到父亲出生的苑家村。“中国人通常不轻易流露情绪,我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从他的眼睛里能看到那种对家乡强烈的情感和重回故土的激动。”

当年迈的父亲感慨着“这才是家”时,苑举正望着当时贫穷的家乡非常惊讶,“第一次回家,发现这里生活条件很差,我父亲出生的那座房子里还养了头大牛,这和父亲灌输给我的锦绣河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尽管当时的大陆还没有发展起来,但苑举正还是感受到了祖国的壮美。他从家乡来到济南,见到了中学课本上的黄河。“黄河的水非常黄,很有力量,奔腾不息,气势恢宏。站在黄河边,我产生了一种黄河很宏大,而我很渺小的感觉。”他从济南又去了北京,第一次看到了万里长城。“长城蜿蜒不绝,古朴而壮美,这一景象震撼了我,让我生出了故国山河的豪迈之情。”

此后,苑举正和大陆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并多次来到大陆。2012年开始,他频繁受邀在大陆各大高校讲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我见证了大陆的发展,感触很多。”苑举正说,“经济社会的腾飞自不必说,最让我震惊的是思想精神的发展。大陆的年轻人特别有朝气,他们的人生观很积极,生活很努力,每个人都很有见识和想法。在课堂上,如果我讲得不够严谨,他们就会当场提出质疑;如果我讲得有道理,他们就会特别感兴趣,认真倾听。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到一种追求进步的向学精神。”

大陆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让苑举正看到了台湾年轻人的不同。“现在台湾的很多年轻人,生活好了,物质不匮乏了,日子过得很悠哉,都在追求‘小确幸文化。台湾不像大陆这么重视教育,年轻人甚至不愿意接触传统文化,不愿意了解历史,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李敖是谁。”苑举正说,“大陆学生比台湾学生更上进、更有拼搏精神,他们努力去考‘985‘211。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在课堂上,大陆的学生更勇于提问,举手发问的学生多是陆生,而台湾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害羞。”

苑举正非常关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他曾带着自己的学生去杭州做交流,鼓励年轻人去各地走走、看看,“我们去大陆是很受欢迎的,还有一系列的惠台政策”。

在推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苑举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陆的生活是很严格的,台湾则很松散,这就造成两方有时候无法理解。比如台湾人普遍薪水很低,但活的很满足,这一点很多大陆人无法理解。而台湾的年轻人不像大陆年轻人,认为拼搏就有机会。我常常告诫台湾青年,来大陆工作、创业,要有心态上的调整和准备。”他鼓励两岸青年多接触沟通,增加对彼此的认识。“我们有相同的理念,那就是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苑举正总跟自己的学生讲,去大陆教书,是为了亲历人类文明发展中最大的奇观——中国的改革开放。他说:“我在大陆教书,不但是教,也是在学。21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中国的崛起,我很荣幸能够亲眼目睹这一切。”

苑举正,祖籍山东,1960年出生于台北,比利时鲁汶大学(荷语区)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专任教授,著有《哲学六讲 》等。2020年10月,他因在课堂上表示爱国而走红网络。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台北大陆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冰之大陆
台北
台北玩乐 散步地图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