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从收藏到研究,认识当代影像的分类

2020-11-09 03:24余一
收藏·拍卖 2020年11期
关键词:拍摄者纪实观念

余一

就像当代艺术一样,当代影像也是一个包容与限制性概念,一方面它可以将自主创作的摄影放在当代摄影里面,另一方面,它又指向表达特定观念的艺术性创作,从而区别于新闻摄影、档案摄影、风情摄影,但后者又并非截然地不能归于当代影像,这要看具体的表现和观念意图。狭义地讲,当代影像是以艺术创作为目标、以摄影为媒介手段来表达创作者主观思想意图的作品,表象上看起来是摄影媒介,但实质上是非摄影,如摆拍、数字处理等手法。

在影像艺术品出现几十年间,摄影艺术的展示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采用艺术家提供的数据打印后用于展示的照片,展览后一般需要销毁。当代影像艺术品的原作应该包含有以下三个重要信息:艺术家的签名;日期(拍摄日期和制作的日期);限量。不过,艺术家去世后由授权代理人签名认证和摄影收藏规则健全之前出现的作品例外。此外,还存在由授权代理机构或权益人签名的作品,如创造了摄影的“区域曝光”法则的安塞·亚当斯(Ansel Adams),其作品就有本人签名、儿子签名和基金会印章三个不同的级别。

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当代艺术中,以摄影为媒介表达的作品非常显赫。从参与的艺术家人数到采取的摄影方式、摄影题材,粗略概述,可分为下列类型:

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创作一直在社会历史潮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纪实摄影具有深刻的力量,从字义的分析,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又分为:人文摄影和新闻摄影等。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换句话说,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所以,纪实摄影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的独一无二的资格。一般来说,纪实摄影的特性价值包括真实表现与传播信息、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历史存证与经典留藏、艺术创造与审美启迪等。真实性是纪实摄影永远的第一原则。把镜头对准当下的、周围的和自身的真实,对准民间的、日常的和多样的生活细节,是当代纪实摄影的大趋势。比如陈荣辉、侯登科、刘香成、李楠、沙飞、史阳琨等将镜头对准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融入了他们观察现实变迁的独特视角。

在新媒体语境下,人们的视野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探寻和思考得到了不断的拓展,纪实摄影也开始向着带有观念的多元风格方向转变,这是社会进步和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多元化的纪实摄影并没有偏离纪实摄影的本质特征,仍然依附于纪实摄影的主流文化之中,并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

观念摄影

中国当代观念摄影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并在21世纪之初受到了国外的关注,从此开始登上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舞台。观念摄影超出了或打破了摄影诞生以来所追求的那种美学原则,即真实性和现场性。而观念摄影则恰恰是利用了这种真实性来表达真实性之外的含义和观点,从而对摄影的日常经验产生冲突和矛盾。很多人不理解观念摄影,原因也就是出在这里,但是对于进行观念创作的艺术家而言,他们力图超出摄影的直观捕捉世界的记录动机,而让摄影的动作以及被摄影的对象变成是他们的一种观点表达,所以,这类摄影就看起来不像摄影,它们在摄影的常规逻辑之外来表现对象。如宋永红&宋永平的《父母》,它们看起来荒诞,甚至不人道,但它们表达了一种历史的间隔、生命的亲情、生与死的揪心、社会政治话语的潜台词等。在应用摄影媒介进行观念表现方面,有一大批艺术家,如耿建翌、张培力、杨福东、王庆松、邵译农、张大力等,他们都采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拍摄,他们所表达的观念和意图涉及城市现代化、全球化影响、消费社会、景观社会、身份、文化转型与焦虑、政治性、女性主义、性别等,这些主旨的表现借助于摄影媒介就显现得与传统摄影完全不同。

中国当代观念摄影的处境比较尴尬,它的收藏群体大部分在国外,这可能和摄影本身不长的历史有关,也跟摄影相关的各种技术特质有关,这些都需要给国人时间去了解这门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行为摄影

当时一批青年艺术家居住在北京的靠近三环边的“东村”,他们将自己做的行为艺术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结果成了中国第一批的当代行为摄影先驱。这批行为艺术家的行为表演都以摄影的方式传播和展示,如张洹、马六明、朱冥、苍鑫等。他们在居住的院子里,或周边的厕所、池塘等空间里进行行为表演,加以拍摄,在当时令外界惊怵,迄今也时有非议,但这些年轻艺术家表达了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个体经验,他们经由个体延及社会语境的阐释与关联。如张洹的《12平米》是他浑身涂抹了蜂蜜,坐在只有12平方米的厕所内,忍受扑面而来的苍蝇的侵袭,象征了个体与社会外部的紧张对立。这个行为拍成的摄影成为极具意味的个体身份象征;另一件展现这个群体的艺术表达的行为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这些艺术家在北京西边的大山上做了现场表演,进行了拍摄,完成了一次经典的行为表现。也因此,这幅摄影作品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次符号化努力。

行为摄影的前提首先是行为艺术,它是20世纪以来非常特殊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身体为创作媒介,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和现场性,在现场进行表演,以现场体验与互动为主。当表演结束,行为艺术本身即告完成。最初的行为艺术多数都用摄影进行记录,成为行为的文献。此后,艺术家将行为表演进行有意识的现场拍摄,使之成为行为摄影作品,从而实现二次创作。不过由于中国的行为艺术还没有被社会充分肯定,对它的误读、曲解或否定还依然很普遍,也因此造成对中国当代摄影中的行为摄影的漠视或误读。但从学术和历史的长度看,这是非常值得重视、关注与推动的一项艺术类型及艺术实践。

私摄影

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了更多的个人价值体现,或某种个人私密的心理表现,它们不在日常经验的范围内,也不在日常观看的范围内。它们有的属于社会禁忌,有的属于个人内心独白,有的属于个性夸张表现等,但它们确实以图像的摄影方式展示了这些场景与表现的存在。私摄影不是常规摄影,属于另类、特例的摄影,但它们的价值是真实,在自然状态下那种无以名状的真实。私摄影的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情感互动是非常強烈的,他们的自我表达和个性语言是一种直观性的体现,被拍摄者不会刻意躲避镜头隐藏情绪,所以,这种风格避免了普通纪实摄影的沉闷感,使得画面内容更加丰富,观者也更加容易地从画面中读到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思想情绪。私摄影的私密性因其具有自我拥有的绝对真实,有时不为常规所接受。但它们的出现又反映了中国的真实,理应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摄影的一部分,以开放的心态去肯定它的存在意义和未来。从事这一类摄影的艺术家有任航、戴建勇、张海儿、陈文俊&江演媚、九口、高山等。

数字摄影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图像的处理手段被应用到了摄影的创作中。要么直接用数字技术创作数字图像,要么在摄影的后期处理上,采用数字技术进行加工、修改。这样的图像呈现突破了传统摄影的成像原则,使艺术家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工具来自由创作图像,从而更加自如地实现艺术构想和观念化表现。数字摄影带来虚拟图像的自由创作,它的美学意味变得更加广泛和多变,同时也补充了传统摄影成像的局限。

数字摄影不能用真实性来观看,它也不是具体的现实反映,但它们对现实的驾驭和观念表现更加自由和充分,其难点也在于如何呈现某种观念,其图像如何被数字技术有效地创造,而不能成为单纯的炫技,或是单纯的图像表现。这方面对艺术家的挑战和要求非常巨大,如何将数字摄影作为艺术来创作还有待艺术家的更大的探索和尝试。数字摄影方面卓有表现的艺术家有李小镜、马刚、王川、姚璐、杨泳梁、傅文俊、马良、迟鹏、刘韧、米玉明、周宏斌等。

猜你喜欢
拍摄者纪实观念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街头被偷拍传上网,未告知就是侵权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无巧不成图
郑州擂台赛纪实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