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代青瓷茶具的历史文化功绩与影响

2020-11-09 04:03雷国强
东方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茶碗茶具青瓷

雷国强

制器尚象,备物致用,是古人造器制物所遵从的基本原则。浙江是古代青瓷茶具生产、制作和使用、消费的大省,其历史不仅悠久,而且在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生产了大量精美实用的青瓷茶具。这些青瓷茶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为促进古代茶业与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器用物质的基础,也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领域留下深刻的烙印,而且在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浙江古代青瓷茶具印证了我国古代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为促进古代茶业与茶艺发展提供了扎实的茶具器用物质基础

茶是世界三大著名的饮料之一,它不仅是一款健康的饮料,而且还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标识。茶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与背景之中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从广义上而言,茶具包括种植、制作与饮用所需要的所有器具,它是中国传统茶文化发展过程之中所形成与积淀下来的茶文化形式之中的重要一环。古代茶文化以茶人(生产与消费者)为中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种植、制茶、销售、饮茶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圆环。古代茶叶的生产与茶文化发展过程之中相关的人、事、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互为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种茶之人与制茶以及饮茶之人寿命不过百年,有生必有死,所以由他们在茶业的发展与文化的积淀过程中产生的故事与发生的情境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却在古代文明的语境之下以两种形式与一种方式得以部分记录与保存。古代有关茶的文字与绘画作品记录了一部分,在古人所生产与使用的各种茶具之中保存与积淀了许多他们对茶与茶文化的理解以及个性与审美趣味的追求信息。考察茶叶的种植、制作、销售以及消费的复杂过程,只有与茶相关的生产工具以及饮茶的生活器具,因为其物质的属性而得以保存至今。所以古代遗存至今的茶具成为今天我们了解与研究古代茶业与茶文化发展弥足珍贵的重要实证之物。

浙江是青瓷茶具生产与制作以及消费的大省,德清窑、越窑、瓯窑、婺州窑以及龙泉窑在我国茶业发展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根据人们饮茶生活的习惯与需要生产制作了大量精美与实用的青瓷茶具。这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色的青瓷茶具不仅记录与印证了我国茶业与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勾勒出各个不同时期古代饮茶与茶艺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时浙江大量生产与制作的青瓷茶具也为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的茶文化发展提供了扎实的茶具器用方面的物质基础。

二、浙江古代青瓷茶具创造了灿若星河的古代茶具经典范式,丰富了我国茶文化历史文化内涵

我们对浙江古代青瓷茶具生产制作的发展历史过程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对各个茶文化历史发展时期由浙江古代青瓷代表性窑口烧制生产的经典性作品进行了鉴赏与研究。浙江古代青瓷茶具生产与制作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产品之量可谓浩如烟海。浙江所产的青瓷茶具,早在中国茶文化始兴的唐代就已闻名天下。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之中曾点评当时所产的名盏,位列前三甲的天下名盏浙江就占两位,即越窑与婺州窑所生产的青瓷茶碗(图1、2)。

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浙江青瓷茶具可谓精品佳作迭出,这些珍贵的青瓷茶具都已成为今天各大博物馆典藏的珍宝重器。近年来在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与拍卖平台之上,由浙江生产的古代青瓷茶具受到世界收藏大家的追捧,屡创拍卖成交的价格纪录新高。

在中国茶具文化发展史上,有一些浙江古代青瓷茶具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如浙江省湖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三国时期的青瓷四系“茶”字铭文茶垒,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苏州虎丘塔中的五代越窑秘色瓷刻划堆贴莲瓣纹盏与托,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鉴定五代时期越窑秘色瓷的标准器件之一(图3)。宁波博物馆珍藏的一件荷叶形越窑青瓷盏与托,也因其精美的造型与精湛的工艺以及确切的出土纪年时间与地点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该馆的镇馆重器(图4)。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海内外著名博物馆都珍藏有古代浙江青瓷经典茶具(图5、6)。

三、浙江古代青瓷茶具促进了自唐以来历代茶诗、词的创作与发展

自中唐“茶圣”陆羽著《茶经》始,茶这一神奇的饮品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考察自中唐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无不打上“茶”的烙印,茶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成为文人诗词歌赋吟咏的一项重要题材,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经典名篇佳作。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酒与茶对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酒的起源较早,大约与华夏民族的原始农耕文明同步,而茶的兴起则相对较晚。其始于汉,普及于唐,盛于两宋,历元、明、清发展于至今。茶是近世新兴的饮料,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自上古至中唐是酒的时代,表现为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精神的追求。他们的浪漫主义情怀与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都可以在他们咏唱的酒诗之中体现出来。自中唐之初的安史之乱后,中国的文化开始转型。上古时代的英雄浪漫主义伴随着安史之乱后的理想主义的幻灭而逐渐消退,文化关注的重心转向个人现世生活与内心的精神世界心路历程表达的现实主义。这种文化转型的转变,在饮食与器物方面的表达是由酒文化的消退与茶文化的兴起为标识的。酒、茶文化的这种时代角色的嬗变与转换,决非偶然,而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茶所具有的植物芳香与神奇灵性非常切合古代文化人的诗心与崇尚清静无为的雅趣。自西晋杜育的《荈赋》开始,茶就成为历代文人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传统题材。由上所述自中唐始,中国酒文化的消退,茶文化的興起,茶就成为文人的心头所好。他们不仅嗜茶,而且还喜欢以茶入诗以明心志、以抒胸怀。自唐以来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卢仝、白居易、苏东坡、黄庭坚、陆游等都写作了一定量的咏茶诗。中国古代文人所创作的咏茶诗之中,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地方名茶、采茶、制茶、煎茶、饮茶、名泉、茶具等。自唐至宋到元、明、清,中国文人所作的咏茶诗、词、歌、赋洋洋大观,可谓是一部诗化了的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

自中唐之后,文人墨客以吟咏品茗饮茶之中,吟咏把玩手中的茶具已成为了一种习尚(图7、8、9),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如唐代的皮日休与陆龟蒙的《茶中杂咏》唱和诗写了《茶灶》《茶焙》《茶鼎》等诗。在众多的茶诗之中以唐代诗人徐夤写的《贡余秘色茶盏》最具代表性,成为唐代诗人吟唱青瓷茶具的经典代表。秘色瓷是晚唐五代由越窑所创烧的一款贡瓷。秘色瓷茶盏是秘色瓷中的一种,作为皇家贡品十分珍贵(图10)。徐夤在诗中这样歌咏秘色青瓷茶盏: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我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汇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宋代茶诗和茶词也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如北宋初年的著名诗人王禹偁,中期的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后期的黄庭坚以及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与茶词。在众多的宋代茶诗之中,其中范仲淹所作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一诗中用这样具体形象的诗句描写当时所用的茶具:“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诗人所谓的“碧玉瓯”自然就是指宋代龙泉窑为适应宋代点茶新制而在传统执壶的基础上烧制的一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茶具(图11、12)。宋代点茶制度,先需于茶盏之中调膏,再用带长流的汤瓶将烧开的水注点茶汤,然后用茶筅击拂打茶激起茶沫,谓之点茶。

元、明、清各个时期,除了有传统的茶诗、茶词之外,还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即以茶为题材的茶曲,尤以元代盛行的元曲最具代表。元代茶诗之中以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最具有代表性,其中就有描写元代青瓷茶盏的诗句:“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以碧玉来形容青瓷茶具,由此足見诗人对产于浙江处州龙泉窑的青瓷茶瓯的喜爱程度之深、用情之切。

四、浙江青瓷茶具在海外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充当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发挥了积极的重要影响作用

中国的瓷器早在唐代就开始向海外输出,持续达千余年,由此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沟通了我国与亚洲、非洲的文化交流。浙江宁波,古称明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明州港自唐代始就是浙江越窑、婺州窑、长沙窑以及至宋元时期浙江龙泉窑产品的重要对外出口的港口。

明州港在唐时就与广州、扬州并称中国三大对外贸易口岸。它不但与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有交往,而且与东南亚直至非洲均有相当广度与深度的贸易交流关系。自唐代起,朝廷在明州设市舶使,五代设立博易务,北宋设立市舶司。在宋元时期,明州港既是两浙路最早设立市舶司之处,也是两浙路诸港中历宋元两代一直设有市舶对外贸易机构的唯一口岸。

明州对外贸易港口的北线与南线两条航线早在《新唐书》中就有明确清晰的记载。明州“虽非都会,乃海道辐凑之地,故南则闽广,东则倭人,北则高句丽,商舶往来,物货丰衍……万里之舶,五方之贾,南金大见,委积市肆,不可数知。”据海外考古发掘报告称,在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伊朗、伊拉克、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及等地都出土与发现了大量的成规模的自唐至宋元的浙江青瓷残片,证明了当年由明州港连接起来的海上陶瓷之路的繁荣景象。

在这些对外出口的浙江青瓷产品之中,以日用器具为主,其中青瓷茶具占据了大量的份额。浙江青瓷茶具在对外影响之中,其中以日本的影响最具代表性。自唐始日本即以中华为师,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与生活制度等多方面向中国学习。其中茶文化即是日本学习与移植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日本保留了大量的唐代越窑与宋元时期的龙泉窑青瓷茶具。日本文部省评定的国宝级瓷器,产自中国的有八件,其中三件均产自宋元时期的龙泉窑。体现出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的最知名的一款青瓷茶具与一件青瓷作品,就是珠光青瓷和著名的青瓷 “蚂蝗绊”茶瓯。

茶碗是日本茶道具中的灵魂标志式的重要核心物件。在日本茶道文化中,作为茶道具使用的茶碗与一般概念上的茶碗不同。首先,它要求具有一定的体积,必须具有可以让茶刷击发搅动的空间。其次,它必须具有艺术的观赏价值。再次,它必须具有独此一件的独特唯一性,不允许天下再有与它同样的茶碗。所以每一件日本茶道中使用的茶碗都是一件艺术珍宝。在日本茶道界,茶人对茶碗执著的爱可谓到令人惊叹的程度。一只好的茶碗可以成为茶人的终身伴侣和传家宝。近代日本茶人、著名作家佐佐木山味在其《茶碗》中这样介绍与描写他与他心爱茶碗的情感:“看上去只是一只茶碗,一块陶片。但是一次两次,五次十次,你用它点茶、喝茶,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对它产生爱慕之情。你对它的爱慕越是执著,就越能更多地分析它优良的天姿,美妙的神态。就这样,三年、五年、十年,你一直用这只茶碗喝茶的话,不仅对于茶碗的外表的形状、颜色了如指掌,甚至会听到隐藏在茶碗深处的茶碗之灵魂的窃窃私语。是否能听到茶碗的窃窃私语,这要看主人的感受能力……茶碗是有生命的。正因为它是活着的,所以它才有灵魂。”

村田珠光(1423—1502),日本室町晚期战国时代著名的茶人,首次将禅宗引入茶文化的精神世界,开创茶道艺术新天地,被后人尊称为茶道世祖。珠光喜好中国茶文化,特别喜欢使用一种中国茶盏。这种产自中国福建、浙江的青瓷茶盏,釉色呈黄绿枇杷之色,深腹、敛口、小圈足,口唇之下有一道茶线,其下内壁刻划简笔花草,并饰“之”字型篦纹,器外壁以刻划折扇纹为饰。人们将此种茶盏称为“珠光青瓷”。记录当时名家举办茶会的记事录《山上宗二记》,这种珠光茶盏价值千贯,是珍贵的茶道具大名物之一种(图13)。

南宋龙泉窑蚂蝗绊青瓷葵口碗,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该青瓷碗口径为15.4厘米,碗口六处凹进,成葵口状。该碗胎体细密洁白,釉汁纯净柔和,釉面光洁。其色如青玉,有苍翠欲滴之感。根据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伊藤东涯所著《蚂蝗绊茶瓯记》记载:1175年前后,平安时代末期平重盛向浙江阿育王寺布施黄金,佛照禅师以此碗作为回礼,将其置于一只漆器圆盒中,回赠给平重盛。到了室町时代(1392—1573)这个碗传到了当时掌权大将军足利义政之手。将军十分喜爱此青釉葵口青瓷碗。由于使用日长,此碗出现了冲线,义政将军托人到大明要求大明皇帝照原样再赐一个。可当时遍访名窑,已仿制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只好命工匠将冲用镐钉锔住,由其使者带回日本。因锔钉形状像大蚂蝗,日本茶道界称其为蚂蝗绊。南宋龙泉蚂蝗绊茶碗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图14)。

猜你喜欢
茶碗茶具青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品雅茶具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笛
老佛爷的茶碗
报错恩
冯可宾买茶具
忍耐富贵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忍耐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