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20-11-09 03:23刘少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内容信息

刘少杰

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手机早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网络视频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停课不停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都源自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为在信息社会中有效学习、高效工作和高品质生活的必备技能。那么,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微视频教学?这个问题应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包含声音、图像、操作过程等多种内容,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贴近生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動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开展微视频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和讲解,而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甚至重复讲解重难点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上课情绪、听讲态度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形成“教师重复讲解——学生消极听讲”的恶性循环,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微视频,教师可以将重点理论知识、关键操作步骤、操作对比效果等制作成演示视频,让学生能够便捷地反复观看学习,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师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课后反复巩固”,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开展微视频教学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微视频,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备课环节。备课前要做好课堂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制作好合适的微视频,微视频的内容既要包含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关键的实践和操作步骤,便于学生掌握。例如,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与生活》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微视频,内容包含学校小黑板上的通知、中国载人航天、网络购物、哥哥和同事通电话、微信聊天等与信息有关的内容,在视频的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信息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方面起到的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增强对信息技术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总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微视频教学是对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内容信息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