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探讨

2020-11-10 11:20陈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陈奇

[摘要]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目的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帮助农村走向现代化,使农村成为更加宜居的地方,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生态的保护必不可少,在此背景下,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必须配合生态建设有所转型,过去被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的土地必须有所整治。

[關键词]乡村振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后涌现出了更多观点,不同的学者对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有不同看法,但大部分研究专家都持有土地整治需要重视生态治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生态中融人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观点。政府也发布多项政策推进土地的综合整治,关于如何整体治理土地也受到了研究者关注,这些研究完善了土地整治的相关理论,而本文将重点讨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开展土地的整治,并从多个学科视角深人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讨论土地整治的方法,希望为农村的复兴提供相关参考。

1乡村振兴与土地整治

1.1乡村振兴的内涵与外延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迎来了多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经过飞速发展之后,中国的经济正在由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乡村振兴致力于打造乡村产品产业链、提升乡村的宜居度、建设乡村精神文明、改善污染、提升人们生活,乡村振兴不仅在于搭建物质框架,如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更在于以丰富的精神文化建设充实乡村振兴的内核,相关学者普遍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连锁工作项目,需要做好多项工作。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性强,对土地的整治不能只追求经济,必须要考虑到能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好处。乡村的构成包括文化、生活、外部环境和各种资源等因素,振兴乡村要做好乡村文化的筛选和继承、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等等环节的建设。也有研究者认为,乡村振兴是一个对过去几十年的农业政策、农民生存状况进行复盘再促进乡村地区全面发展的策略,乡村振兴的内涵已经远远不止发展农业这一孤立的选项,而是变成了一个包含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社区治理规范化、促进资源开发科学化的综合项目。因此对农村的土地整治必须考虑融入生态学、环境学和美学理论,提高农村土地的全面社会经济价值,为农村土地增添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综合治理乡村的土地,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的升级和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2土地整治的历史演进

中国农村地区广阔,农民占据一大半人口,土地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土地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整治一直是中央重点关注的问题,自1997年开始,中央就多次下达文件要求丰富土地整治的内涵、设计多样化的利用模式,进入新世纪以后,土地整治措施有了显著的成果:耕地面积增多、农田产量稳定提高,乡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空间布局、宜居程度等都有了显著的提升,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相关意见要求乡村地区土地整治要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兼顾生态建设。最新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牺牲了农村的环境,因而现在农村有较严重的生态污染,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最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的本质、途径、目的和方向也有待更新和细化。

详细分析土地整治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最早期的土地整治以保证粮食充足为目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这一阶段的土地整洽受困于经济发展的现状,目的单纯,整治理念较为落后,在粮食问题不再是困境之后,土地整治的目的和措施也有了发展,耕地的质量被提到了和耕地面积同等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的设施也有了升级,土地的产能也得到了提高,在这之后,对土地的整治考虑到了生态和环境因素,多样性的治理手段被引人,农村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被耕地破坏的环境和消失的生物种类也慢慢得到了恢复,农村的景观也不再单调,最新的土地整治措施中,科学的理论和多样性的手段不仅帮助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更美化了农村的环境和乡村的外观。土地整治的目的和手段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紧密联系,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决定土地整治的措施,土地整治的目的和结果为经济发展服务,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土地整治看重耕地的面积而忽略耕地的质量和环境的保护,国家放缓经济发展,追求经济发展质量时,土地整治的方向和规划也更科学。土地整治的概念虽然越来越先进,考虑的因素也有了全面进步,但是没有一个系统的概念,能够同时将经济、生态等因素同时融人进去。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土地整治发展多年后,根据科学的行业理论指导而产生,能够丰富土地整治手段,促进农业用地高效利用的先进措施。

1.3土地整治的不足与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多年的土地整治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为之后的城乡发展带来了好的发展底子,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农业的基础,然而土地整洽包含的不仅是农业生产和土地种植,过去多年的土地整治策略都过于注重单方面的优化而忽略全局的部署,乡村振兴目的在于发展整个乡村,从经济方面的产业构建到文化方面的精神搭建,再到乡村管理的制度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整洽,着眼于提升土地的综合利用方式,搭建好的产业框架,促进乡村向更宜居的方向发展,因而规划会更立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利用方式要跳脱粮食种植和农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要综合利用土地,推动土地规划的立体发展,要让乡村居民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也能富裕。

2理论探讨

2.1提升生态功能和提高空间平衡性

生态的平衡离不开多种类型的生物和生态景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价值,土地整治的目的是恢复土地本身具有的景观和生态价值,而通过合理布局土地,提高土地的绿化程度,使景观具有完整性等方式能够有效达到相关目的。水是万物的根基,也是一个地区活力的源泉和生态功能最有优势的点,因此对于一块地区的土地整治必须着重于区域内水源的整治,如对河流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对水库的功能建设,区域内水源的保护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的自身恢复能力。土地整治首先可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如通过生物手段清除没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和人侵生物,通过化学手段和物理手段清理垃圾和对受损:土地进行修复,而水源的养护则能为区域内的生物提供动力,除此之外,可以肥沃耕地,使耕地能够有更高的粮食产量,也能建设乡村产业,如种植业、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休闲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立体的产业打造和空间利用能使乡村的生态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2.2提升宜居性

不同于城市中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农村地区景色丰富,景观多样,大自然近在咫尺,人与自然亲密无间,大自然为乡村地区的人们提供生存来源和美丽的景色,广大乡村地区是融入生态美学最好的场所,在乡村建设中融人生态美学是必然的选择。乡村振兴离不开对自然的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可以成为人们欣赏的景色也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如围绕乡村常见的湖泊,可以开展完善的产业链,在湖泊旁搭建房屋开设餐馆,在湖泊中养鱼,餐馆主打湖泊中的鲜鱼,也提供钓鱼活动,在这种利用生态环境搭建的产业链中,景色观赏、休闲娱乐和经济发展融为了一体,在这种模式中,要注意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前的土地整治已经进人到比较高级的阶段了,即重视农村景观的构建和精神文明的搭建,美学的融人还不够充分,在实际规划中很少被考虑到。在具有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乡村地区,对土地的整治可以融人进建筑美学和空间美学,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距离,从整体的角度布局乡村的建筑和产业的规划,乡村的景观能够得到美化,旅游业也会更好地发展。

2.3加强乡村社会的治理和文化的延续

乡村社会不同于城市,传统文化保留较好,风俗和规则比较多,相对于规范的管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多地是靠约定俗成的风俗和习惯,在乡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民风更为淳朴同时矛盾也更容易产生,中国是人情社会,这一点在乡村更能得到体现,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也需要单独思考。土地整治向来以外部物质为主,主要关注农村基础设施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的治理,近几年土地整治虽然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关注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村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主要受益人,对乡村振兴的目的和模式没有足够的了解,无法体会到一些改变能够带来的益处,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这会导致土地整治项目的进行受到阻碍,社会冲突也会因此发生。乡村社会中的风俗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中保存下来的,具有稳定性,外力带来的改变会引起乡村居民的抗拒,因此,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让乡村社会中的居民了解乡村振兴规划的意义及巨大益处,只有从根本了解到外界的改变是因为什么而发生,村民才能从心底接受改变并参与到改变中去。乡村社会具有自己的哲学和价值观,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步会导致这种哲学和价值观的消逝,引起村民内心的失落感,导致乡村的价值迷失,一些珍贵的传统更是会在发展中丢失,在土地整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乡村社会的独特性,保存每一座村落特色,注重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的保存和历史遗迹的保护,为乡村社会保留精神文化载体,不能让乡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一样沦为千篇一律。土地整治虽然是由政府主导,但是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农民应该被放在土地整治的主体位置,农民的利益应该得到充分的保障,农民应该被賦予话语权、监督权,这样能够提升土地整治的效率也利于乡村的治理。

3结束语

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治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土地整洽的目的不断在变化,需求也不断在涌现,本文探讨了土地整治的内涵,梳理了土地整治的历史,给出了关于提高土地整治效率的意见,土地整治已经发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如果继续专注于物质的建设将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土地整治要集中文化、生态、景观和社会治理予一体,在实际规划中保留乡村的特点,提升村民的乡村振兴建设的参与度,以更好地推动乡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次芳.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9(10):1718-1722.

[2]刘彦随.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9(06):777-782.

[3]冯应斌.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农业工程学报,2018(01):175-182.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