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多糖对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0-11-11 04:55庞俊娣
中国食用菌 2020年9期
关键词:力竭牛肝菌药组

庞俊娣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炎症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炎症的发生与体内的炎症介质、促炎因子的激活密切相关,如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体内的过量表达,均能导致机体炎症的发生[1-2]。研究证明,反复力竭运动可导致机体炎症,进一步加重组织、器官的损伤,如何预防、控制运动导致的炎症,具有重要的意义[3-4]。

牛肝菌(Boletus.spp.)中富含多糖,在目前的研究中,牛肝菌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保肝[5]、抗氧化[6]、抗肿瘤等[7]。在运动领域的研究中,牛肝菌多糖的应用效果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建立反复力竭运动模型,观察服用牛肝菌多糖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一氧化氮(NO)、iNOS、IL-1、IL-6含量的影响,为牛肝菌多糖的抗炎作用提供相关试验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昆明雄性大鼠50只,8周龄,清洁级,健康。平均体重(190.33±9.27)g,大鼠分笼饲养,每笼6只。大鼠采用国家啮齿类饲料喂养,正常进食、饮水。动物饲养房温度25℃,湿度45%~55%,自然昼夜照明。

大鼠适应喂养3 d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组、低剂量运动给药组、中剂量运动给药组、高剂量运动给药组,每组10只。试验前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力竭游泳时间进行测定(力竭判定标准:大鼠头沉入水约8 s。捞出后鼠背放桌面,无法完成翻正反射)。结果显示5组大鼠的体质量、力竭游泳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的要求。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牛肝菌多糖,购自陕西慈缘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0%,粉末状,溶于水);NO试剂盒、iNOS试剂盒、IL-1试剂盒、IL-6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大鼠用泳池(自制,100 cm×60 cm×80 cm,池内有自动加温系统、小型水泵);FSH-2高速电动匀浆机、DL-46RC转速冷冻机均购自中科生物医学公司。

1.3 动物训练方案与给药方案

安静对照组:常规饮食,进水,不参加运动。

运动组:隔天进行1次力竭游泳,共20 d,每天上午9:00~11:00灌服等同运动给药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低剂量运动给药组、中剂量运动给药组、高剂量运动给药组:3组隔天进行1次力竭游泳,共20 d,每天上午9:00~11:00灌服牛肝菌多糖,低剂量运动给药组、中剂量运动给药组、高剂量运动给药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 15 mg·kg-1d-1、30 mg·kg-1d-1、45 mg·kg-1d-1。

1.4 动物取材和指标的测定

骨骼肌组织采集与匀浆:大鼠最后1次力竭运动后,断头处死,迅速去除股四头肌,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水分,4℃冰箱保存待测。称重5 g骨骼肌组织,匀浆(按1∶9加入生理盐水,4℃、6 000 r·min-1离心、20 min),提取上清液[8],待测。

指标测定: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9],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NOS[10],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6、IL-10[11]。

1.5 统计学处理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NO、iNOS含量测定

各组大鼠NO、iNOS含量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体NO、iNOS含量的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NO and iNOS content of rats in each group(±s)

表1 各组大鼠体NO、iNOS含量的比较(±s)Tab.1 Comparison of NO and iNOS content of rats in each group(±s)

注:*表示与安静组相比,P<0.05;#表示与运动组相比P<0.05,@表示与高剂量给药组相比,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quiet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exercise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high dose group,P<0.05.

含量NO/(μmol·L-1)iNOS/(U·mL-1)安静对照组 10 0.19±0.01 0.174±0.03组别 数量/只运动组 100.43±0.05* 0.57±0.05*低剂量运动给药组 10中剂量运动给药组 10 0.24±0.01*#@ 0.37±0.01*#@高剂量运动给药组 10 0.20±0.02*# 0.31±0.02*#0.26±0.07*#@ 0.39±0.03*#@

由表1可知,运动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NO、iNOS含量均大幅度高于安静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NO、iNOS均小于运动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NO、iNOS含量均高于高剂量给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能抑制力竭运动造成的NO、iNOS含量增加,以高剂量给药组效果最佳。

2.2 IL-1、IL-6含量测定

各组大鼠IL-1、IL-6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大鼠IL-1、IL-6含量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IL-1 and IL-6 content in each group of rats(±s)

表2 各组大鼠IL-1、IL-6含量比较(±s)Tab.2 Comparison of IL-1 and IL-6 content in each group of rats(±s)

注:*表示与安静组相比,P<0.05;#表示与运动组相比P<0.05;@表示与高剂量给药组相比,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quiet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exercise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high dose group,P<0.05.

含量IL-1β/(pg·mL-1)IL-6/(pg·mL-1)安静对照组 10 28.62±4.86 49.88±5.91组别 数量/只运动组 1046.32±5.09* 97.76±9.02*低剂量运动给药组 10中剂量运动给药组 10 36.33±3.31*#@86.31±6.04*#@高剂量运动给药组 10 33.21±4.21*# 81.26±6.07*#37.21±3.22*#@86.26±7.11*#@

由表2可知,运动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IL-1、IL-6均大幅度高于安静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IL-1、IL-6均小于运动组,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IL-1、IL-6均大于运动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均能降低力竭运动引起的炎性因子升高,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3 讨论

炎症的产生受炎症介质调控,NO、iNOS是较典型的炎症介质。NO是强大的血管扩张物质,同时具备较强的毒性。NO是以L-精氨酸为底物,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生成。叶邵凡等[12]的研究表明,大鼠在大强度运动、反复力竭运动时,肝组织中iNOS活性大量增加,导致NO生成过多。叶素英等[13]研究表明,小鼠在过度训练中,脑组织iNOS含量增加,NO的毒性代谢产物也相应增加。本研究中,大鼠在反复力竭运动后,牛肝菌多糖能抑制骨骼肌组织中iNOS、NO增加,表明牛肝菌多糖能正向调控炎症介质的产生,对力竭运动导致的骨骼肌炎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IL-1、IL-6是典型的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介导免疫细胞增值、活化的作用。IL-1、IL-6是较典型的促炎因子,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细胞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张富婷等[14]研究证实,大强度或者力竭运动时,机体炎症动态平衡被打破,促炎因子活性增加,从而引起炎症反应。本研究中,大鼠力竭运动中IL-1、IL-6大幅度增加,而牛肝菌多糖能抑制上述现象。结果表明,牛肝菌多糖能正向调整机体的炎症状态,抑制机体促炎因子活性的增加。可能是牛肝菌多糖能抑制iNOS的活性,减少NO毒性物质的产生,从而抑制促炎因子的活性,抑制炎症的产生。

4 结论

反复力竭运动导致机体骨骼肌iNOS、NO含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机体促炎因子IL-1、IL-6活性增加,引发骨骼肌炎症反应。牛肝菌多糖能抑制上述状况的发生,效果以高剂量给药组为佳,与牛肝菌多糖正向调控炎症介质,从而导致促炎因子活性降低有关。

猜你喜欢
力竭牛肝菌药组
右美托咪定滴鼻和静脉给药对腹腔镜斜疝手术患儿的作用比较
牛肝菌菜谱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几种野生牛肝菌的红外光谱及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一次性力竭运动后12h内大鼠肝脏NO含量的变化
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百合对耐力训练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肝脏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心多大才好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
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