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学生体育社团构建的理论思考与路径研究

2020-11-12 12:28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团中学生体育

刘 毅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发布,根据文件精神,为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体育类活动,普及体育知识和技能,形成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学校体育社团的构想普遍出现在了中学的视野,通过十年的实践与研究,体育社团在促进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优异的效果,促进了青少年的主体性意识,增强了中学生的自理能力与自强信念,同时集体生活的能力和自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体育社团具有均衡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也增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达到发展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1 当前中学体育社团开展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中学生在校期间,体育社团的参与率还是比较高的,并且男女生对体育社团的热衷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同时体育社团的参与以初一初二为主,参与度随着年级的升高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在中学生群体中,初中生参加体育社团和人数和高中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人数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以看出,高中以后学业压力和学习任务的骤增,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课余时间。同时通过研究,我们也发现各地的学校体育社团都面临着开展形式单一、时间弹性小等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

图1 每月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

图2 青少年学生每次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平均时长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的中学生每个月参加体育社团的次数以1-2次或3-4次为主,由此我们的可得出,大部分的体育社团基本上是每周开展一次,并且这类体育社团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学校体育社团开展的时间基本上是以周一到周五的在校时间为主,或者安排在不放假的周末,然后每周抽取一节或两节的时间,由指导老师或者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组织,分批次进行社团活动。同时可以看出参与次数以每次30-60分钟为主,这也正符合1-2节课的时长。

2 我国学校体育社团开展面临的问题

2.1 社团种类少,形式单一,忽略了男女生的个体差异

目前,很多学校,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开展的体育类社团项目种类较少,普遍都以篮、排、足或者羽毛球、乒乓球这类的社会主流项目为主,这类项目活动场地方便,便于大规模的组织,但其他项目的体育社团也不可或缺,比如攀岩、围棋、游泳这类的冷门项目,其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一样的作用,这类项目的体育社团开展比较少。同时,单一的社团类型也限制了人不同性别人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并且指导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缺乏新颖的竞赛与训练方式,多以技术训练、组织比赛为主,造成了一些超量的运动负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

表1 中学生参加不同体育社团类型统计表

通过上表得出,男生参与的集体竞技类和个人竞技类项目较多,可见男生对于有身体对抗,比分竞争,分攻守派的项目比较热衷,而女生则在健身类的项目中参与较多,比如舞蹈、健美操、轮滑等,这类项目男生参与就很少,可见男女生在体育社团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比较大的变化,这也顺应了性别是运动项目选择上的重要因素这一理论。

2.2 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

目前学校体育社团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当前很多的技术指导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各项需求。学校体育社团中,指导教师是开展体育社团的主要力量,占核心地位,主要多由本校的体育教师担任此角色,但体育教师本身有着自己的课时量,同时有着自己在学校的各项其他工作,把体育社团开展的压力全部放到体育教师的身上是不现实的,并且体育老师的数量本就不多,。而社团管理人员又多由学校领导担任,学校领导又由于行政工作往往不能兼顾左右,并且缺乏社团管理的积极性。

2.3 体育社团的物质条件差

我国各个中小学多开展在市中心地段,学校能够容纳体育锻炼的场地稀缺,然而参加社团的人数又比较多,就显得各个场地较拥挤,限制了体育社团的发展,比如热爱篮、排、足的学生较多,场地又有限,很多水平较低的学生就只能是充当看客,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也起不到参加社团应有的效果。同时社团经费有限,也限制了很多体育社团的优质发展。

2.4 体育社团组织机构不完善

当前学校体育社团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通常是有什么样的条件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每一年开展的项目不固定,组织随意性也比较大,并且没有固定的组织章程,社团宗旨也不明确,内部人员分工不明确,学生要达到的效果也不明确,造成了开展的无组织、无纪律,起不到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组织混乱,也造成了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了学校领导对社团的热情和关注。

图3 影响中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

3 当代学校体育社团开展的对策研究

3.1 多样化开展体育社团的活动方式和分组方式

中学生是参与社团活动的主体,不同的交流方式与参与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活动内容的不同也关乎学生之间交流方式和对象的不同,集体竞技类交流比较严肃,集体健身类就比较放松,这种不同的交流方式影响着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并且社团内的分组方式也具有明显差异,目前中学生社团活动时,主要有两种分组方式,一种是学生主导的自主分组,一种是由教师主导的固定分组方式,而教师主导的分组方式似乎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学生在自主分组时,局限于自身性格和水平的相似性,以及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这反而限制了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学习和交流,而教师主导的分组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劣互补,促进了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针对不同体育社团的活动方式,我们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开展体育社团时,应多以集体类的项目为主,尤其是集体竞技类和集体健身类的项目,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规则意识的养成,同时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挫折耐受以及自我意识方面有明显的提高。(2)尽量减少个人活动, 以2-5人自由搭配、多人分小组以及老师带领分小组的方式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出现“放羊式”的活动。(3)经常组织社团之间的活动,多组织不同社团的比赛或学习,培养学生活动积极性,也利用不同体育社团交流的群体性和交叉性,促进青少年学生在不同环境与不同对象之间的交流。(4)扩大社团成员的来源范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交际范围和交流机会,加强青少年学生与陌生对象的交流和竞争以培养其人际关系和挫折耐受力。

3.2 控制体育社团规模、合理配置资源

体育社团的规模对中学生参与程度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体育社团的人数、指导教师的数量等,关注不同功能体育社团的人数的以及对指导教师的配备。

一个正常规模的体育社团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基本相当于一个班级的人数,这正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小班额的班级授课制度,研究表明,当社团人数超过80人时,开始对参与者起到一个消极的分散作用。同时在教师人员的配备上,由2-3人为最佳,但教师人员配置增多对我们很多学校目前有一定困难,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具有体育技能的老师状况,合理的配备最好可以控制在1:20的比例当中,同时对教师应建立健全指导教师培训机制,加大针对体育社团的指导老师的专业化培训,增加体育社团指

导老师数量,做到每个体育社团乃至每个成员都能受到老师专业和正确的指导。

3.3 重视体育社团发展政策,出台鼓励措施

我国目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政策扶持引导,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都异常艰难,未来体育社团的建设也将步履维艰。(1)当地教育部门应向学校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鼓励加大体育社团老师的人员配备,同时开展教师培训,丰富指导教师的组织方式,必要时提供物质支持,比如游泳、攀岩这类场地要求比较高的项目,教体局联络当地有条件的机构,每周选取固定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参加此列社团,配合体育社团开展活动做需要的场地及器材,保证社团活动顺利开展。(2)设置专门管理各项社团活动的负责人,社团管理者是一个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核心,也是各项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的润滑剂,对社团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管理部门应对管理干部及活动骨干进行定期汇报及培训。(3)重视各项体育社团的发展,在教师主导的社团活动之外,应重视学生自发性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利用起本校的体育特长生、老社团成员的个人特长,但由于学生管理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足以及技能水平有限的情况,应配置管理老师,负责管理和指导,并给予社团成员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帮助,学校在场地、时间、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开展多种样式的社团活动。(4)每个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与管理,社团教师一般都是本校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团活动,因此应出台一系列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措施,比如评奖评优、绩效考核的倾斜,必要时提供物质上的奖励。(5)建立社团开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章程、审批制度和考核措施等,完善学校体育社团开展活动时的纪律、组织要求,对学生安全成立应急防治机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

3.4 科学安排体育社团活动时间与频度

当前我国中学生面临的体育社团活动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存在活动内容单一、组织方式混乱、活动时间不合理等问题,并且多以传统的项目和组织方式为主,时间进度比较随意,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身体负担,影响其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展对策:(1)在活动时长方面,每次社团活动应保持在60分钟左右,时长过短容易造成参与度不够以及学习效果欠佳,时长过长则会给学生造成过多的身体负荷。(2)在参与社团个数和种类方面,针对目前中学生的体质以及课业压力,以参加2-3种社团为最佳,也最能实现促进中学生各项能力的最优化效果,因此应鼓励学生同时尝试两种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3)在参与活动的频率方面,以每月能参加3-4次为最优化次数,以每月能参加5-6次效果最佳,因此应合理安排中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次数。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我国中学生现状,尽量参加两种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应保持在每周参加1次,每次60分钟左右为最佳。但由于学生身体状况不一样、以及不同活动类型的强度不一样,根据学习任务可随时进行调整,避免由于社团活动而影响学习的情况出现。

3.5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组织体系

研究表明,有指导教师参与的体育社团对中学生起到的影响远远大于没有指导老师的社团,同时,由社会组织的体育社团对中学生起到的影响也优于学校教师组织的体育社团,主要原因是社会组织的体育社团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同时也有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安排,因此学校的体育社团应充分利用其优势:(1)体育社团应保留几名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社团固定成员,利用社团组织规则和章程,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提高开展活动的效率,也是对社团成员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家长的技能资源,统计学生家长是否具备某项体育技能,在学校开展体育社团活动时,可邀请家长朋友来校指导,扩大指导教师队伍,增加学生参加的积极性。(3)建立多层次的管理制度,社团内建立由高年级学生管理、中年级学生组织,教师指导的层级制度,社团外也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团管理人员→指导教师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制度。

4 结论

我国青少年体育社团建设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在落后阶段,并且当前我国中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参与率与活跃度较低,并且多数集中在低年级,同时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也需要一个标准,并不是越多越好,关于如何系统的掌握这个度,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研究方向。

我国面向中学生的体育社团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就目前形势下,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环境,各地市和各学校应该重视起来,加快中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好当前优良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社团中学生体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们的“体育梦”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