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胸与反撇胸技术在合体女西服中的运用

2020-11-12 08:24汤瑞昌
纺织报告 2020年7期
关键词:纸样合体西服

汤瑞昌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服装以人体为载体,在女上装纸样结构设计中,要完成一件高品质的服装作品,必须准确把握人体的结构。在女体上身方面,胸部造型起伏大,要保证领面的服贴,难度更大。撇胸、反撇胸作为改变胸省的一种方法,其处理方式是在前中心线上的胸围线处作上增加、减少的量,这在处理胸部造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撇胸与反撇胸可以使衣身更好地满足人体胸部的造型,使之符合人体前中心、领口服帖及胸部饱满的形态,更好地满足服装结构造型设计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撇胸、反撇胸与服装造型的关系,能使服装更加贴合人体,提高服装整体平衡度,强化服装的装饰性,其处理技术也包含在胸部造型技术之内,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1-2]。

1 合体女西服造型特点

合体女西服给人以精明干练、富有权威的感觉,显得比较严肃。相对于男西服,其外观上要求灵巧、柔和及平服,翻驳线稍弯,领子要立挺,严谨中带有柔和的韵味。服装在解开纽扣敞开后与身体保持3.0 cm左右的余量,系好扣子后,驳领要靠在胸上保证不隆起[3]。

2 撇胸与反撇胸的定义

(1)撇胸又叫撇门、劈门,是指在服装的前中心线位置,自颈窝向胸部收起的省道,本质是解决人体前中胸坡度而收掉的省道。但在平面制版中,其形式是通过胸省转移到前中,使前中线往里偏,所以,撇胸也被认为是分散胸省的一种手段[4]。

(2)反撇胸也叫倒撇胸,本质是减少横开领、确保领口平服,平面操作可以通过收掉部分前中“乳间省”,缩短前中长度,如图1所示。

3 合体女西服样板的获取

本实验采用160/84A号型规格,成衣胸围92.0 cm、腰围77.0 cm,结构上采用公主线分割、一粒扣圆摆造型的女西服样板。通过服装立体裁剪手段,运用服装CAD将裁片扫描,并调整制作公主线上装基本型,纸样设计如图2所示。

4 撇胸、反撇胸在合体女西服装中的运用研究

4.1 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撇胸量与反撇胸量引起的前衣长、前领宽、胸省量的变化,研究其服装造型、纸样结构以及制作工艺的变化[5]。

4.2 实验对象

以公主线破缝合体一粒扣女西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作撇胸、0.5、1.0 cm的撇胸以及0.5、1.0 cm反撇胸5种不同形式进行实验,全面研究撇胸与反撇胸对合体女西服的影响。

4.3 实验准备

工具及材料包括坯布、无纺衬、缝纫针线、剪刀、平车、切割机、烫枕、笔、尺子及人台。

4.4 实验方法

4.4.1 省道旋转

本实验将上装基本型纸样的前片通过BP点,沿胸围线作5种不同方式的旋转,使之处于新的状态。如图1中a,b,c,d,e所示,前衣身分别做1.0 cm撇胸、0.5 cm撇胸、不做撇胸、0.5 cm反撇胸、1.0 cm反撇胸。

4.4.2 样衣的制作

为了减少操作误差,更好地研究撇胸与反撇胸技术对服装胸部及驳领造型的影响,5件样衣均采用200 g重的同一批次白胚布,样衣制作及整理由同一个有经验的工艺师单独完成,着装展示效果如图3所示。

5 评价与结果

5.1 外观比较与评价

对5件样衣在人台上穿着展示效果外观的比较与评价,并运用服装CAD对5件样衣的纸样进行平面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5.2 结果

(1)当合体女西装作1.0 cm撇胸量时,肩省胸角度较小,有利于衣身平服;但是驳领隆起开炸,外观差,增加了驳领工艺处理难度。在实际运用中,可在翻折线内侧加嵌条,通过工艺归拢处理,达到驳领服贴与胸部立体造型的目的。

表1 样衣的外观比较与评价结果统计

(2)当合体女西装作0.5 cm撇胸量时,肩省胸角度小,衣身相对平服;驳领隆起,外观稍好。在实际运用中,也可在翻折线内侧加嵌条,通过工艺归拢处理,达到驳领服贴与胸部立体造型的目的。

(3)当合体女西装胸省不作处理时,肩省胸角适中,衣身平服;驳领会微微隆起,外观适中。

(4)当合体女西装作0.5 cm反撇胸量时,肩省胸角度加大,衣身曲度大;驳领服贴,领型外观最好。在实际运用中,不用工艺归拢处理就能达到驳领服贴与胸部立体造型的目的。

(5)当合体女西装作1.0 cm反撇胸量时,肩省胸角度教大,衣身曲度更大;驳领紧凑,领型外观差。

6 结语

运用省道转移的实验方法,通过作不同量的撇胸与反撇胸的结构变化,得到新的纸样,并制作样衣。通过实验得到:撇胸处理能起到分散胸省的功能,要达到驳领服帖,需作工艺归拢处理,制作工艺难度大;反撇胸处理能使驳领服贴,制作工艺简单,但胸角度的处理难度大。

猜你喜欢
纸样合体西服
硬汉合体
可变形自收纳便携西服设计研究
校企无缝链接岗位能力培养下的男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男西装两片袖纸样放缩方法设计
高定西服在消费者视域下的色彩应用与发展趋势
聚散
卖西服
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再现效果的影响
悬崖勒马
“止”字变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