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0-11-12 06:01周洪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困难因子心理健康

周洪媛

(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贵安新区 550025)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中的比例也迅速增加,为了保障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的经济问题,但是由于长期的经济拮据,加之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使这些学生也成为高校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近些年来,高校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贵州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707 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07 份,收回有效问卷698 份,有效率98.70%,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69 人(以进入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为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9人。 该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结合SCL-90 量表,自编问卷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编制而成,共22题,包含基本情况、心理状态自评、人际关系自评、压力来源、求助方式、自我概念。 测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录入、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家庭经济困难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态差异

(1)心理状态自评差异。

在被调查的369 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39 人表示“没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10.57%,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9 人中,69 人表示“没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占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20.97%,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比例高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压力,需要通过心理帮助维持良好状态”“有压力,不知道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所占比例分别为80.49%、6.50%、2.44%,均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73.56%、3.95%、1.5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接下来的心理测量结果一致。

(2)SCL90 测评差异。

进一步通过标准化心理测量量表进行测验,所得数据用独立样本t 检验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SCL90 总分及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比较[1],P 值分别为0.029、0.045、0.016、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略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表1 家庭经济困难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 的测量结果比较

可以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三因子上差异显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方面的心理问题[3]。 这与李艳红的调查结果一致。 也与调查的预期一致。

(3)压力来源的差异。

通过被调查学生自评压力来源,数据经过卡方检验得出结果(χ2=24.48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源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经济条件、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为压力源的比例分别为73.44%、75.07%、39.02%,明显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这3 项的选择比例48.02%、59.88%、26.14%。除直接的经济压力外,其余两个压力也与经济相关,就业与否关系到是否能解决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家庭举全力供养一名大学生,也是希望通过他能够改变家庭命运,改善家庭经济环境,整个家庭给予的期望,使学生背负重压。 由此可以看出,长期经济拮据确实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自我评价的差异。

在对自我形象满意评价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非常满意4.07%和基本满意65.31%略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选择比例,分别为6.99%和67.48%,选择不太满意27.73%和很不满意2.90%略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3.10%和2.43%,但差异不显著(P〉0.05)。 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我形象的满意程度不如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以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自卑,这可能是长期的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地不自信,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4]。

(5)社会支持体系的差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选择家人支持、榜样力量、自我意志、 社会帮助的比例稍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差异不显著,而选择教师同学的关爱比例稍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也不显著[5]。 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遇到问题时,愿意选择家人、榜样力量、自我意志和社会帮助,较少选择教师和同学的关爱,这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而家人对自身情况了解,榜样力量、自我意志和社会帮助都不涉及周围人的知晓,对自尊心是一种保护,而较少选择教师和同学的关爱,也可能是因为不愿意让周围的人知道自身经济困难,减少对自尊心的伤害。

2.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

(1)不同性别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 测试的总分和各因子分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见表2。男、 女生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 而在SCL-90 总分、其他因子得分上,女生稍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女生对自我要求较高,遇到问题更喜欢内省有关。也可能与社会对性别的期望有关,社会观念认为男生遇到问题都能积极解决,而女生更容易被认为是相对弱势,遇到问题时总认为不能解决,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表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同性别SCL-90 的测量结果比较

(2)生源地不同的差异。

对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 总分和各因子分上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见表3。 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两个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在SCL-90 总分,其他因子得分上,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得分稍高于来自城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差异不显著[6]。 来自农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来自城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敏感、自卑,这可能是因为农村的各方面资源不如城镇,学生原有的人际交往范围也相对较窄,接收的新观念和信息相对较少,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与原来的生活相比,差距较大,使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表现地更为自卑、敏感。

表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不同SCL-90 的测量结果比较

(3)不同年级的差异。

以年级作为自变量,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SCL-90 总分,各因子分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 不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偏执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3,P=0.019),进一步对5 个年级的偏执因子分进行LSD 多重比较,结果大三与大二(P=0.009)、大三与大四(P=0.029)、大三与大五(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偏执因子分大三高于大二、大四、大五。其余各年级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为医学专业学生,大三正是基础知识转向专业知识学习的时期,学习课程增多,也是一些专业面临见习的时期,学习压力较大,影响其心理状况的原因。

3 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出现心理问题。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条件、 就业压力和家庭压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女生更易表现出抑郁的心理问题;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易出现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问题; 各年级中大三的学生更易出现偏执的心理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易表现在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方面。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帮助不可忽视,而此项工作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此次调查研究,对今后工作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及帮助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猜你喜欢
困难因子心理健康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困难中遇见团队
心理健康
困难我不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选择困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