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绿色疗法

2020-11-12 09:41史海霞
大众健康 2020年10期
关键词:食管炎括约肌反流

史海霞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我国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是指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后,出现烧心、胸痛、咳嗽等主要临床表现。最典型的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烧心)和反流; 非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咽喉异物感、哮喘、慢性咳嗽、上腹痛、胃胀气、嗳气、吞咽困难,甚至睡眠障碍等。

胃酸的反流可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出血而引发呕血和黑便。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反复发作,可导致食管因瘢痕而狭窄,出现进食梗塞、吞咽困难。如食管炎治疗不及时,则会进一步加重,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中医辨证分为五型

中医将胃食管反流病归为“ 吐酸”“吞酸”“嘈杂”“呕吐”“郁证”“反胃”等范畴,归结为脾胃虚弱、后天失养,兼杂气滞、郁热、痰浊、瘀血等病理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病。素体虚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烟酒无度等是其常见病因。临床以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寒热错杂证、中虚气逆证及瘀血阻络证等证候最为多见。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根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常用柴胡疏肝散、左金丸、丁香柿蒂散、旋覆代赭汤等方剂加减治疗。

外治首选穴位埋线

除了中药内服,针刺、穴位埋线、耳穴压豆等外治疗法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亦有疗效。尤其是穴位埋線近年来在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穴位埋线法是指在相应腧穴或特定部位,埋植羊肠线、胶原蛋白线或高分子聚合物线,于穴位中所进行的软化、分解、吸收过程。它可对穴位产生一种柔和而持久的刺激效应,经络将此效应信息和能量传入体内,从而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目的。羊肠线穴位埋线除了利用腧穴的功能,还有其本身的优势。初期刺激强,可以克服脏腑阴阳的偏亢部分;后期刺激弱,又可以弥补脏腑阴阳之不足。它是传统的针刺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有简单化、微创化、功能多、不良反应少等优势。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常选取中脘、足三里、胃腧、脾腧、肝腧、三焦腧、天突、膻中穴为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配穴。穴位埋线疗法主要通过协调平衡脏腑、疏通瘀阻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方式,达到“通经脉,调气血”“制其神,令其行”的效果,最终使脾气升,胃气降,恢复脾胃气机升降的正常运转。因此,在以上穴位行埋线治疗,可以显著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生活方式注意6点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1.注意衣着: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2.减轻体重: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

3.节制饮食:不宜吃得过饱,饭后不要立即卧床;避免食用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高脂食物、高糖食物、咖啡、浓茶、巧克力等。

4.戒烟酒: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5.睡姿有讲究:床头要抬高1 5 厘米~20厘米(多垫枕头无效,应将床头整体抬高),以增加食管的清除力。

6.避免不良情绪: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一些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刺激。

猜你喜欢
食管炎括约肌反流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胃食管反流易误诊
排便的奥秘
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