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同兴新路子

2020-11-13 06:09巩和平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全盟草畜沙地

文 | 巩和平

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多伦湖周边绿树成荫 多伦县委宣传部/供图

锡林郭勒草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总面积19.2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可利用草场的26.5%。全盟林地总面积5860 万亩,湿地总面积1892 万亩,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7 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决定了锡林郭勒草原在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上世纪末草原生态急剧退化恶化,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首都乃至华北地区。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锡林郭勒盟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实施一系列保护治理措施,探索草原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生态环境持续恢复改善。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盟委、行署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先后制定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草原保护利用建设促进全盟草原生态持续好转的实施意见》《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办法》《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90 多个制度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探索实行《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旗县市(区)党委书记抓生态建设述职制度》以及约谈问责制度,编制完成草原、森林等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全区率先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任期考核制度,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推动林草生态保护建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以生态功能区、敏感区、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为重点,将盟域面积的62.35%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促进草原牧场休养生息

认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将全盟2.7 亿亩草场纳入政策范围,提升草畜平衡奖励力度。加强监管,按照禁牧区“零放牧”、平衡区不超载的原则,实行政策落实与补奖资金发放挂钩机制。配套推进农区禁牧、沙地禁羊及“减羊增牛”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克服财政压力,从2018 年开始每年投入1.68 亿元,在草畜平衡区全面推行春季牧草返青期休牧措施,促进草原休养生息。目前,全盟草原植被盖度较20 年前提高了16 个百分点,平均盖度为46.78%,草群结构趋于优化,草地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草原沙化退化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趋势。同时,农牧民收入也持续稳定增加,实现了减畜不减收、增绿不增负。此外,强化打草场保护管理,全面推行轮刈、留茬、留籽带等各项保护措施,有效遏制了商业化掠夺式打草;建立草牧场流转服务平台,规范草牧场流转;推进“全盟大数据森林草原生态监测监控平台”项目建设,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强执法监管,通过处罚、约谈、追责、移送司法机关和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手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和组合拳式综合执法,使破坏草原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 左鸿飞/摄

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

坚持自然修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点治理重度退化草原区,提前干预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原区,以科学的手段修复治理退化沙化草原。2019 年,锡林郭勒盟投入资金1.27 亿元,启动实施了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治理国家试点及自治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80 万亩。2000 年以来,该盟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造林补贴等项目支撑,以“六个百万亩”工程为抓手,统筹推进退化草原、两大沙地、四个水系等重点区域修复治理,累计完成草原建设面积2200 万亩、林业建设面积2010 万亩。目前,全盟森林覆被率从上世纪末的10%左右提高到19.8%,基本形成沙地南缘长420 公里、宽1—10 公里、横跨5 个旗县的生态防护体系;流动、半流动沙地面积缩减到710 万亩,较2000年减少1058 万亩;最南缘的多伦县林草综合植被盖度由20 年前的30%提高到80%;浑善达克沙地累计治理1382 万亩,目前流动沙地面积仅占沙化土地面积的2%,恢复到上世纪60 年代比例。

同时,全面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2 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46.6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矿山24 家。

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根本大计

草原生态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锡林郭勒盟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保护草原生态的根本举措,大力推进“减羊增牛”,狠抓畜种改良、育肥育成、饲养管理等工作。根据2020 年牧业年度牲畜普查,全盟预计羊存栏比2015 年减少270万只,牛存栏增加33.9万头、达到172.9 万头,肉羊标准化核心群达1200 群以上。全盟天然草场载畜量连续3 年实现负增长,载畜量控制在合理承载范围内。同时,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培育、畜产品加工水平提档、育肥业发展、优势品牌打造、新业态销售网络建设、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等工作,推动传统粗放式畜牧业向绿色高质量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减轻对草原生态资源的索取利用。同时,大力培育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着力破解“四多四少”难题,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从根本上减轻日益趋紧的生态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全盟草畜沙地
锡林郭勒盟重点民生指标对比分析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2018年锡林郭勒盟草地生产力大幅提升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阿拉善盟天然牧草生长状况与气象条件分析
宁夏海原县草畜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