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

2020-11-13 09:38王凡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20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社区儿童

王凡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与效果。方法 择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社区卫生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4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研究儿童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与家属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调研,分析护理管理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0.83%)、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护理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预防接种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优化护理管理质量,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管理;预防接种;社区;儿童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7(b)-0018-03

Application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Vaccination

WANG Fan

Boping Town Health Center, Chiping District, Liaocheng, Shandong Province, 2521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vaccin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40 children who were vaccinated in ou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The two groups studied children's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vaccination, family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0.83%),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hildrens family members, and the quality of care manag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community vaccination,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was adopted. The progra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vaccination, improve family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Vaccination; Community; Children

在医药技术不断发展的状况下,部分疾病已经有了药物预防的可能。预防接种主要面向于儿童,年龄多在10岁以下,且多由社区医院或者卫生所进行[1-3]。由于其服务对象年龄的特殊性,在整个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的状况,使得预防接种过程受限,工作效益低下,且儿童家属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较低。在这种状况下,预防接种工作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对接种对象、接种单位以及家属均存在不利。近几年,在常规护理管理效果欠佳的状况下,提出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文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該社区卫生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24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常规护理管理与无缝隙护理管理,就护理干预的结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社区卫生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40名,按照盲选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120名儿童中,男67名,女53名;年龄在0~48个月,平均年龄(24.3±5.8)个月。观察组的120名儿童中,男68名,女52名;年龄在0~49个月,平均年龄(24.1±5.6)个月。纳入标准:所有儿童均符合预防接种的相关标准,且该次接种的疫苗包含乙肝,百白破,麻腮风和乙脑减毒活疫苗等[4];儿童家属对于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免疫功能缺损;对接种疫苗存在排斥反应;家属沟通能力较差或者不配合研究开展。对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等资料进行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①在产妇分娩后,对其进行复查,并且发放《预防接种告知通知书》,就其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产妇了解后,让其签字并且收回。②在接种疫苗前,指导家属对儿童的体位进行调整,以便于操作。③在社区接种区域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海报的张贴,同时,尽可能增加具有童趣的摆设,以吸引儿童注意力,使之在注射中排斥情绪得到缓解。④在接种后,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流血等状况,回收消毒棉棒。并且,告知儿童家属注意事项。⑤填写联系方式,确保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了解。

1.2.2 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  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如下护理管理。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护理内容的确定、实施和监督为主。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就社区预防接种机构的具体环境,制定对应的管理制度,详细规定护理方向与大致内容。另外,在护理落实后,还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其主要作用是监督护理的落实与质量改进措施。其具体干预措施:①在产妇分娩后,及时对其发放温馨提示卡片,对预防接种的目的、方式、疫苗信息、时间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②明确工作流程。一般来说,在社区预防接种中,其以资料核对、排队、接种、反馈4个内容为主。在传统干预中,很容易因为接种对象的不配合,而导致整个流程进度缓慢,工作效益低下。因此,在无缝隙管理中,必须要就整个流程加以明确,并且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资料核对后,引导家属进行排队,并且其在排队中给予注意事项讲解,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时间的空闲。同时,要对接种对象的情绪进行安抚,保证接种工作的开展,使得管理具有层次性,护理管理质量上升。③注意事项了解。在确定好预防接种时间后,护理人员需要就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例如,在接种计划7 d内存在发热、咳嗽等现象时,需要及时与护理人员和医生沟通,并且再次预约接种时间;在接种疫苗前半小时,不可空腹;对于第1次到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必须要就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并且创设对应的档案,了解其是否存在禁忌证等。告知家长需要接种后要对儿童体温进行监督,接种当天尽量不要洗澡,避免感染。对于首次接种的儿童,需要发放相关提示手册,包括注射部位卫生管理;注射部位热敷等,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④建立社区预防接种中心与家庭的联系平台,能够在平台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宣传新的政策等。保证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公开与透明,得到社区服务对象的监督,优化工作质量。

在落实护理措施后,对应的监督人员,必须要就儿童与家属服务满意度等进行观察,以评价护理管理质量,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无缝隙管理。

1.3  观察指标

在管理质量评价上,必须要从3个方面着手。接种对象的满意度;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管理工作引导下的质量状况。

①观察两组儿童在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其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3项。

②采取社区调研表,在接种完毕后,对儿童家长发放调研表,并且引导其进行填写。其中对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层次。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

③同时,在社区调研表中,需要就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文书填写、宣传专业度4个方面进行调研,每项评分25分,分值越高,状况越好。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儿童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儿童家属对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比较,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当前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强化,预防接种的普及度也在不断扩大。预防接种从本质上就是将疫苗注入机体之中,从而使得机体对疾病产生抗体,预防疾病的诱发可能。目前,其已经成为一项政策,广泛运用于医疗行业之中。尤其是婴幼儿,其免疫力较差,预防接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健康成长。根据相关的标准,预防接种对于接种单位以及接种人员、这种对象都有相对详细的规定[5]。其旨在预防以及控制传染病症的发生和流行[6]。且在既往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接种疫苗后,这种对象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反应,以体温低热(<38.5℃)持续1~2 d为主[7]。目前,预防接种主要针对儿童开展,这就使得社区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没有意识到这種对象的特殊性,且缺乏接种后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不良发生率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质量相对较差[8-11]。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针对既往的工作瑕疵进行护理内容调整,且以管理制度的方式进行明确,使得流程清晰,且落实状况相对较好[12-13]。当然,在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依赖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接种环境[14-15]。因此,可针对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来进行护理人员培训和环境优化。另外,在无缝隙护理管理落实时,可以创设对应的监督制度,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改善,从而达到优化护理管理质量的目的,使得接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6]。

从该次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运用的是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运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种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家属对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护理管理质量上,观察组自然也高于对照组(P<0.05)。该次研究结果与当前诸多权威文献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其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社区预防接种中,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家属对服务的满意度,优化护理管理质量,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小珍.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名医,2019(4):162.

[2]  向荣.产科接种点预防接种信息化风险管理与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07-208.

[3]  徐福玲.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1-2,5.

[4]  郑少清.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3):89-91.

[5]  王卫华.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99-100.

[6]  王华巧.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1):78.

[7]  李娜.小儿预防接种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2):131,145.

[8]  黄远霞,王顺香,李慧兰.无缝隙护理在社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1):59-61.

[9]  刘霞,马国珍,邓军妹,等.无缝隙管理对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5):536-540.

[10]  张凤霞.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233.

[11]  张莉.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62-163.

[12]  许珊.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131.

[14]  曹晓燕.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中运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20(8):229.

[15]  刘莉.预防接种狂犬疫苗者进行护理干预对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287-288.

[16]  Janet M Basinger,Steven E Fiester,James W Fulcher.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arotitis Leading to Mortality in an Adolescent Mal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2018,39(3):257-260.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社区儿童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留守儿童
影像社区
六一儿童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