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营商环境收紧

2020-11-13 09:44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营商成员国

刘馨蔚

近来,欧盟及部分成员国收紧外资审查、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在5G等领域歧视外资、过度规制干扰企业经营,令一些非欧盟企业对欧盟的营商环境增添疑虑。

欧盟营商环境退步

“中国和欧盟都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中欧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始终将欧洲视为重要合作伙伴和外交优先方向之一。”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

2019年,中欧关系继续走稳走实,按期完成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签署两份航空合作协定,“一带一路”与欧亚互联互通对接也在顺利推进。同时,双边贸易额达4.86万亿元,同比增长8%。

然而近年来,欧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立场动摇。2019年,欧委会发布《欧中战略前景》文件,将中国视为“经济竞争对手”及“制度性竞争对手”,并提出10项对华措施以寻求对华关系“再平衡”。

“总体上,欧盟政策制定和执行不确定性增加,導致营商环境退步和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信心下降。”赵萍称。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在2018年大幅提升32位的基础上,2019年再次提升15位至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而大部分欧盟成员国排在30名之后,特别是在开办企业这一指标上,欧盟各成员国表现不理想,德国、波兰等国甚至排在100位之后。

今年年初,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欧盟商会在《2020年春季欧盟营商环境调查》(下称调查)中指出,全球不断蔓延的疫情、欧盟及其成员国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与地缘因素正在影响欧盟的营商环境。

“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和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将大概率进一步走低。与此同时,也可能为海外并购带来机遇。”调查称。

日前,欧盟中国商会与罗兰贝格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建议报告《迅捷行动,共创未来》显示,与2019年相比,中资企业对欧盟营商环境总体评价略有下降,但仍将欧盟视为全球重要市场。

对于中国企业对欧盟的投资会否大幅减少,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维南德表示认为,如果不考虑疫情因素的话,这不一定会发生。

“重要的是双方都按照规则行事,遵守公平竞争和贸易原则,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实现以上这些,中欧合作甚至可能变得更加紧密,相互投资也变得更多。”维南德说。

多项“保护”措施将外资企业挡在门外

近年,欧盟和部分成员国加强外资审查的举措提高外资企业进入欧盟门槛,增加投资成本,打击外资企业对欧盟投资信心。在不久前由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19/2020》(下称报告)显示,在经历过欧盟外资审查的受访企业当中,48.8%遭受过歧视性待遇,78.8%认为外资审查给企业带来损害。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然而中国也是欧盟发起贸易救济措施的最大对象国。WTO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8年,欧盟累计向中国发起99起反倾销调查和12起反补贴调查,是对华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量第三多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印度。

“滥用贸易救济惩罚措施增加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报告称。

同时,欧盟产品标准更新频繁,打乱企业研发、生产、经营节奏。受访企业反映,在还未根据既有标准完成产品测试与更新的情况下,欧盟又推出新标准,极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上市效率,构成事实上进入壁垒。

近年来,欧盟出台多项法律法规,涉及数据保护、数字经济、标准制定、外资准入、竞争等多个领域,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多方面规制。报告指出:“诸多规定超过政府对于市场干预的合理界限,破坏市场正常运行秩序,削弱企业经营自主性,极大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欧盟虽一直坚持自由化发展理念,却在日常实践中存在“隐性歧视”的错误做法。报告显示,歧视性执法是中资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32.1%的受访企业在欧盟遭遇过歧视性执法,30.1%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政府对外资的执法较不公平。

高效的政府服务是外资企业在开展投资、经营的行政保障。但受访企业普遍反映部分欧盟成员国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对企业在欧正常经营造成障碍。调查显示,73.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较低,43.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在行政审批、监管等过程中存在程序上的拖延。

“严苛的法律规制和歧视性监管,增加外资企业进入市场难度,甚至将其挡在市场大门之外,不确定的营商环境直接导致企业投资信心下滑。”报告总结道。

欧盟应消除歧视,确保无差别待遇

调查向欧盟机构和欧盟成员国提出五项政策建议。

首先,积极抗疫减负,尽快提供务实支持,确保中企可以无差别地享受欧盟和成员国的支持性措施。

调查认为,疫情的暴发及其在全欧洲的蔓延导致部分企业直接的经济损失及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欧盟及成员国已经出台对各类企业进行补助和减税扶持等支持性措施,中企应无差别地受惠于这些措施。

其次,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消除不公平待遇,支持中企成为迎难而上的中坚力量。

调查表示:“欧盟应在WTO的框架内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清除市场准入壁垒,施行无差别政策,给予外资企业平等待遇。同时,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优化外资企业获得信贷及融资流程,放宽跨境贸易政策。”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地缘政治环境波动、难民问题、罢工等因素对企业经营产生的消极影响。

调查建议,欧盟新领导团队在实施新政的同时需注意政策连续性,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与相关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提供多方支持。同时,帮助企业准确理解政策法规,更新符合政策的公司战略,并在经营活动中践行相关政策规定。

同时,增强有效沟通,促进中企增加在欧投资,尤其是在绿色和数字化等优先领域的投资。

“欧盟新领导团队需进一步增强与中企的对话,可运用多种方式就绿色和数字化新政进行灵活有效沟通,促进中企在相关有优先领域的投资和经营。”调查称。

另外,在危机中寻找突破,抓住危机可能带来的机遇。

调查指出,回顾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历程,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3年正是海外并购真正形成规模的关键期,此次疫情或将带来新一轮并购机遇。目前,部分中国企业资本较为充足,投资需求旺盛,对欧投资意愿仍然较为强烈。

“2020年是中国欧盟建交45周年,也是欧盟新一届领导履新元年,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扩大贸易投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欧盟高度重视企业诉求,取消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门槛,避免过度规制限制市场经济发展,坚决杜绝各种歧视行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在欧投资和经营信心。”赵萍表示。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营商成员国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新时期浙江省外资企业转型升级探究
什么是IMF份额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我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
所得税内外资企业有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