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人间真爱期盼家庭和谐
——淮剧《打碗记》中几个道具的运用

2020-11-14 07:45
剧影月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饭碗老奶奶媳妇

淮剧《打碗记》是我所在的江苏省淮剧团的当家戏,可说是历经时间的沉淀,越来越体现其艺术的深厚魅力。这是一部呼唤人间真爱,期盼家庭和谐,鞭策不孝忤逆行为,讴歌新时代风范,倡导社会正能量的优秀剧作。作品由盐城市资深剧作家姜帮彦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江苏省淮剧团首演至今,已逾2000余场,可说是常演不衰,历久弥新。该作品在获得国家文化部优秀戏剧大奖后,由全国30多家剧团进行移植排练,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2018年我团将该剧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展中的重要剧目,再一次搬上舞台,观众依然反响热烈,在赴全市,100多个乡镇、社区演出中成为最爱观众喜爱的戏剧,仅去年我团就演出达60多场。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戏剧剧情、一波三折的故事载体、入木三分的人性话题,都再次彰显了这部优秀戏剧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作为多年饰演老旦一角的我,有幸在这部戏中扮演了陈奶奶,每一次的演出和艺术磨合,都让我对人物塑造有了深化思考,有所启迪,现结合舞台实践,就陈奶奶一角饰演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数着火柴过日子

《打碗记》的剧情如下:年迈的老妈妈陈奶奶,晚年因长期患病,自己无法独立生活,只能在两个儿子——大年、小寒家轮流过日子。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期,老人一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之人,由下代人赡养年老人,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么对上一辈赡养往往不存在问题,然而在多子女的家庭中,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问题。像剧中陈奶奶在失去劳动力后,让儿子赡养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陈奶奶是二个儿子的母亲,那么她的抚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让长房儿子抚养,或者是小儿子来抚养的问题,必须得处理十分公平,这就体现在轮流做庄,在哪家过的时候要精确到用数字来表达,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不让,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演活陈奶奶的人物心理和性格,我根据剧情提示,设计了一盒火柴盒,用一根一根数火柴来数着日子,这个道具既形象又深刻,它能一下子刻画出兄弟俩人的个性,反映出陈奶奶艰难度日的复杂心态。当剧中老大家的儿媳妇要进家门,为让自家欢欢喜喜迎接新媳妇上门,大年的媳妇则催着陈奶奶赶快去老二家,并说出了:“奶奶,天要下雪了,你多待一天是待,早走一天也是待,赶快趁早去二爷家吧”,就这样连哄带赶地要老奶奶离家。此时的老奶奶则数着火柴头说:“还在两根,我不好现在就走!”可见,在陈奶奶的心中也十分清楚,老二家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早去两天老二家能接受吗?由此可见,剧中的火柴盒的意象使用十分巧妙,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既深刻地鞭挞了两个儿子、儿媳,又把陈奶奶复杂的心态与生活中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也为剧情的深化与发展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留下一只猫饭碗

《打碗记》中整个戏剧的剧情在于一只猫饭碗,这是一个神来之笔,也是该剧的灵魂。大儿媳的不孝体现在对两个母亲的两种态度上:当听说自己的母亲要来家时,她立即让大年打着雨伞去车站接亲娘,接到家后立即泡上香茶,再送上滚热的桂圆汤,吃饭时让自己母亲上坐,生怕自家母亲受一点委屈,真是极尽孝道之极。而当见到被自己赶出去又回来的婆婆时,她无奈又不悦,纵然顾着面子为其盛饭,也指名要用特定的饭碗,而在亲家母的眼里,这就是一只专用的猫饭碗。如此明显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故事的巧合之处是陈奶奶在风雪之夜被大儿媳赶了出门,思前想后,只恨人情淡薄,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她欲投河自尽,了却残生,而就在这关键之时,遇上了去公婆大年家的新媳妇白灵。是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白灵挽救了老奶奶的性命,并用温暖的话语和行动让心灰意冷的陈奶奶看到生的希望。白灵带着陈奶奶回到大年家中,大年的媳妇对儿媳带回了自家奶奶也不好再什么了。一家人团聚吃饭时,白灵看到老奶奶的专用碗,得知实情后感慨万分,她愤而亲手打碎这只碗。此时舞台上的我是紧紧抓住碗不放,讲:“这就是我今后一辈子的饭碗!”一语惊醒梦中人,白灵表示,这个碗不能打,将来用它再来孝敬自己的婆婆,就如同婆婆对待上一辈一样,来个上行下效,从而达到嘲讽之效。

家和才能万事兴

淮剧《打碗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即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一个小家庭都和谐兴旺,整个国家社会才能团结进步、繁荣富强。就家庭来讲,首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光荣传承。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有老年时,试想在大年小寒年幼之时,家中生活面临极端困难,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正是靠着老母亲含辛茹苦的劳作,才能活了下来,母亲的慈爱比山高、比海深,子女永远是报不尽的。今天,当她们一天天的进入老年,尤其是陈奶奶在旧社会,因劳苦太重最终都瞎去了双眸,更是一位处于无助处境中的人,作为子女无论如何都要善待年迈之人,让她们安度晚年。那个时代没有社保,不像如今的老人,国家有社保,老年人有特殊待遇,下一代抚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而如今在进入老年社会时,我们更要提倡这种孝敬老人、尊敬老人的行为。

家庭和谐要体现在夫妻互相尊重上。剧中的大年的媳妇,就是个一意孤行的人,一切以自我为核心,打的是个人小算盘,算的是自己小九九,听不得任何人的意见,这怎么能实现和谐?人们总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对待老人,最终也是一面镜子,将来的下场若是媳妇也为她端上猫饭碗,则悔之晚矣。

剧中的大年,为人厚道,但缺乏正义之举,尤显懦弱。面对不孝的媳妇,自己不敢出声,明知自己的媳妇有错在先,还是一味迁就,不敢批评顶撞,助长了歪风邪气,这种无原则的求安宁是换不回家庭和谐的。剧中的小寒,作为一个单位负责人,不思回报母恩,与老大媳妇在自家母亲的抚养问题上推来推去,锱铢必争,让人所不耻。

让人欣慰的是作为下一代的代表——孙媳妇白灵,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善良之心,面对素不相识的老奶奶,毅然出手相救,好言规劝,让老人树立生活的勇气。这是充满阳光的下一代,也是我们伟大时代下可爱的新生代,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希望的阳光,这是社会的力量,让我们倍觉温馨。并且我们从中还看到为规劝自己的婆婆,她巧用一只猫饭碗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么的智慧,这一行为充分显示新时代年轻人的睿智。

演出《打碗记》,学习《打碗记》,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我们为弘扬社会正能量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饭碗老奶奶媳妇
成长与“饭碗 ”
“丢掉饭碗”的由来
老奶奶的汤匙
媳妇强大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不是这么算的
不一般的熊
两个字
喊狗
一直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