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创作核心解析
——论表演艺术鲜活、生动、典型的性格化创造

2020-11-14 09:04吴国华
剧影月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特质典型性格

■吴国华

一、表演艺术中的性格化

“性格化是一种假面。演员在隐蔽的假面之下,能把内心最深藏和有趣的细节暴露出来。”性格化作为一种假面或外在表现形式体现艺术人物特有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指演员扮演人的外部特质,即外部性格化;还指扮演人物的内心精神气质,即内部性格化。演员既要完成行动的独特性质,还要进行人的行为举止的独特性质体现,其以内部性格化为基础,发现并寻找外部性格化的独特体现形式。“表演艺术要解决的矛盾是经演员扮演角色、或演员化身为角色达到,这种方法称之为性格化。”所以,“性格化”中的“化”意指化身。它是演员通过内外部性格化手段使本体性格转化为剧中角色性格,达到人物性格再体现。

“演员作为形象的创造者,势必都应该进行性格化和再体现。”斯氏强调演员性格化与再体现主要针对他所处时期表演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演员在表演中“热爱自己胜过热爱角色中的自己”,他们表演时既不需要性格化,也不会再体现,扮演角色永远迁就自己。当下影视演员中表现出的表演退化,爱惜羽毛,敬业精神萎缩殆尽;表演任何角色都是一张面孔的现象经常出现。二是表演刻板化,抄袭或格式化性格在当下某些古装和戏说影视剧中滥用成灾,如小鲜肉与僵尸脸的格式化展览。性格化与再体现是要警醒那些表演公式化与程式化和不能创造并传达出人的精神生活的演员。性格化与再体现是斯氏表演创作经验的重要总结。

“性格化”作为演员创造人物的核心问题,包含两方面内涵延伸。其一,演员创造出的性格形象的独特性及角色体现的个性化。“那些与性格毫无关系的,都可以弃之不理,因为性格是神圣的,鲜明性格,是表现人物特征最应当着力的。”演员应体现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只有性格化才能使表演个性化,才会让剧中角色具有再体现的生命力。其二,典型的性格特征。它是指演员表演角色要具有社会生活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既不能脱离和违背日常,又要经日常标准判定。

没有性格的人物形象是不存在的,演员要以自身这个“活人”,性格的“化身”出另一个“活人”,这个过程使得表演艺术呈现出既复杂且又微妙的创作特点。

二、内外部性格化表演

表演创作中,作家或编剧描写的角色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性格形象,既包含独特的个性,如情感、意志、性格、气质;也包含特有的行为方式与相貌特点。表演艺术不仅包含着演员本体的性格特质,同时也包含着剧中人的个性魅力。斯坦尼撕拉夫斯基将性格化喻为“假面”,意思就是演员要以形象的“假面”,以最真实的感情和最动人的情感演绎角色。

演员依据剧中人性格,进行内外部性格化,创造鲜明、生动的角色性格,就必须掌握表演创作的规律性特征。

第一,演员从把握角色的行为逻辑入手,即人物的行动逻辑。生活中人总是通过个人行为划定行动范围,并以自我兴趣、喜好选择行动目标。角色体现也要以生活中人的行为为准则,合理再现角色特质。

第二,演员要认真的分析剧本,使剧中人的动作行为与特定生活背景、社会环境、及剧中规定情境相统一。角色性格势必伴随剧中情节逐渐展开,行动发展贯穿成线。演员一定要以剧中社会背景与时代特征,并以合情合理的逻辑顺序展开特定行动,表演才会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

第三,演员要掌握角色性格多层次与多侧面特质,通过分解刻画,综合掌握做到这一点。分解刻画突出角色核心性格特质,再以核心性格为主导联系其它综合创造。演员创造角色性格要建立在整体掌握角色性格的前提下,通过场面与场面的联系,重点结合角色身份、职业、习惯、气质、能力在主要场面中重点刻画,通过与其他场次建立合理因果关系进行行动,让角色体现更立体、生动。如《茶馆》中王利发的核心性格特质为进取型。他为在乱世中生活下去,不断的想出改良方法使茶馆能够红火,但面对权贵的欺压、地痞无赖的盘削又表现的懦弱、逆来顺受。

第四,演员要对角色性格进行内外部特质相统一,体现出角色形与神的和谐一致。角色形象的外部行为举止势必经由心理活动而导出,心理活动作用于外在表现,是基础和前提,而其外在行为举止势必要证明角色心理活动的内容。如心理活动若产生抗争或不屈服,外在语言或行为就要证明相应的心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在莎士比亚悲剧之一《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得知亲叔叔密谋害死老国王,他的亲生父亲,篡夺了王位,变身丹麦新国王,他的母亲一夜之间又投怀送抱于新国王,哈姆雷特以装疯的外部形式使新国王放松对自己猜忌,走上复仇的道路。

第五,演员要善于运用与对手间的差异,进行性格对照,使得角色性格相互映衬,产生良好的演出共鸣。性格的差异性让演员创作能建立互动关系,产生推动作用,并使角色的定位,性格体现显得更清晰和独特。

第六,演员要同观众共同创造。舞台表演的直观性,在剧场中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与交流自然建立。影视剧表演,演员以完成形式通过银幕或屏幕同观众交流,它虽属单方面,但现代传播媒介提供众多沟通平台,如电视访谈,网络平台等。演员与观众交流形成多渠道、多方式,观众给予演员评价无论好坏对演员表演都会起到推动作用。

三、典型形象与典型性格

“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高度统一体。好的典型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形象首先具有鲜明的性格;并还集中、凝练特定社会群体强烈的普遍性特征的人。例如话剧《狗爷儿涅磐》中的狗爷儿,著名表演艺术家林连昆扮演的狗爷儿是真正深刻理解了狗爷儿这一人物形象既具有典型性格中的复杂性,又准确把握角色行为态度,才使人物形象创造生动、丰满和鲜明。首先,狗爷儿勤劳、善良,热爱土地,但又热爱到想成为象地主祁永年那样占有土地的人,导致最后疯癫。狗爷儿的个性既凝练了中国普通农民思想的普遍性,又以典型的本体特质,反映出艺术形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二,联系传统中国农民的特质,狗爷儿的疯癫既具有者偶然性,又有其必然的劣根性特质。这一点又体现出人物性格命运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演员林连昆用性格化演技深刻并生动的再体现了狗爷儿这个典型形象和典型性格,不仅起到了演员表演创造艺术人物的认识与教育作用,还有着艺术典型性的审美功效。

表演艺术创作中的典型性格创造是一个演员创造角色成熟的标志。演员性格化创造究竟要怎么做?演员首先要渗透于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格中,包括自己的身体、面貌、声音,完全的将自我融入到角色形象中。其次要化身成角色。如何化身成角色,也就是在创造角色形象时势必要设法剔除演员自身的某些特征,最终进入或者成为所要扮演的角色性格中。所以,融入角色形象与化身角色性格是演员表演创造的内驱力关键。

四、性格演员的性格化表演

演员性格化身,是在本体性格基础上的化身。首先,演员要借鉴“假面”的隐蔽,即剧中角色,通过“假面”中人的名义,展开行动。此刻,演员要以“假面人”的视角,对社会、环境、人的关系进行感知、认识、判定并行动。在“假面”的隐蔽下,演员扮演的不论是好人或坏人,都应从活人角度出发,体现真实活人。

性格化是演员获取角色性格信息并以真实与信念交替,引发所感、所想、所做的信心,只有这样演员才能活在角色里;反之,角色也才能因演员成为活人,性格化身成为可能。

其次,性格化要求演员对角色内部性格做充分把握,也应对外部形式进行恰当设想。通常两种方式:一种是演员经过分析剧本获取角色性格特征,如开朗与阴郁、进取与保守等;理解角色为人处事的态度与意识、意志与情感、爱好与兴趣等反映、揭示角色内心生活性格化特点,进而设想角色行为逻辑、处事方式等外部特质。如开朗型身体与声音表现外露与洪亮,保守型拘谨与沉默等;另一种是演员依据剧本先对角色外部特质进行设想,如行为方式、身体姿态、步态特点,表情、眼神、语言表达方式等;通过感受角色外部特质进而获得创作感觉。演员性格化无论是由里及外或由外及里,都要以剧本角色为依据,发现、探求准确性格化身方式,让本体特质与角色融合,体现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

最后,性格化表演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向观众传达出人物形象应有的精神生活。期间,演员性格化的过程,是其内部与外部性格特点和谐一致的过程,它们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内部是外部的依据,失去内心依据的外部形式流于刻板、公式化,相反,只有内部却找不到恰当外部表现,性格就会失去生动与鲜明的特质,显得无活力。

总之,演员性格化是以角色内部性格探索为起点,并与外部性格构成整体划一的表现形式结束。这个过程是演员化身为角色的关键。

性格化不是简单的逻辑概念,它是演员的实践准则。性格化可以创造与演员性格相近的角色,也可以创造与本体性格不同的角色。它是演员突破自我,形成创作个性,拓宽戏路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特质典型性格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圆》典型易错题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40年,我们宣传推介的典型经验
你看见了什么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典型的悖论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