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族管弦乐团的音响平衡性整合

2020-11-14 07:45
剧影月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弦乐团打击乐音响

民族管弦乐团是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体进行合奏的演奏乐队,而现代民族管弦乐团的概念是指21 世纪至今,以拉弦、弹拨、吹管、打击乐为主体,拥有齐备的声部配置及平衡比率,能够完成绝大部分21世纪后创作或改编的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民族乐团。民族器乐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点,但当其作为乐团合奏的载体出现时,共性就成为最为关键的追求方向和目的,乐团整体的融合性及平衡性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管弦乐团的平衡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平衡性”既可指音响及音量上的平衡,也可指各声部之间数量上的平衡,或是作品当中的色彩性平衡等。本文中阐述的“平衡性”指民族管弦乐团音响上的“平衡性”,它是任何乐队能够发出良好声响的重要条件之一。乐队的音响平衡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方面是指作品织体中各个声部、各个层次、各个要素在音响、力度等方面的比例分配;而在纵向方面,主要指的是多声部结合时各个声部在同一时间内音响与力度的比例关系,这是乐队音响平衡的最主要方面。而在乐队音响中的“平衡”与“不平衡”也是相对的概念,其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拉弦组的整合

现代民族管弦乐团拉弦组由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或革胡)、低音提琴(或低音革胡)五声部组成,在乐队中是人数最为众多的乐组。通常,大型职业民族乐团为高胡6-8 位、二胡10-12 位、中胡6-8 位、大提琴6-8位、低音提琴4-6 位。拉弦组在乐器配置数量上是乐队中最多的,是乐队音响的基础。然而除低音弦乐外,胡琴类弦乐均为无指板皮革振动发音,因此音准的变化幅度较大,音量上不如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乐器制造质量上高胡、二胡、中胡通常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客观上带来音色音质的不稳定性,整合拉弦组应关注:

第一,拉弦组中高胡、二胡、中胡并不完全是西洋管弦乐队中一提、二提、中提的声部关系,前三者都是极富个性的独奏乐器,音色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高胡明亮,二胡浑厚,中胡苍劲浓郁。且高胡与二胡之间存在着四度的差距(高胡定弦为里弦g1外弦d2,二胡为里弦d1外弦a1),中胡比高胡低八度,三者在自然音域、弦的自然张力等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二胡与高胡不能绝对等同地演奏同一旋律织体。

第二,高胡、二胡、中胡除二胡由专职人员担当演奏外,高胡、中胡通常由二胡演奏者兼职,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对乐器性能的良好把握是这两声部通常存在的问题,因此应重点关注高胡、中胡的音质、音色训练,强调弦乐声音的整齐度。

第三,关注弦乐音区变化带来的音色音响上的变化。弦乐是在相同弓速、弓压下音区越高音量越弱,胡琴类是无指板动物皮革振动发声,因此较之西洋管弦乐队音量变化更为明显。音色上弦乐可通过调整弓速弓压来获得音色上的渐变,音量上应从民乐自身的音响出发,不盲目追求高音区的强大音量,否则易出现尖、扁、杂的音效。

第四,弦乐左手揉弦技术是中国音乐声腔化音韵在器乐上的特殊运用,弦乐良好的揉弦可以起到柔化音韵的良好效果,而在整个弦乐群的演奏中揉弦关乎音质音色的纯净度、音高的准确度,因此在整合拉弦组的音响中应根据音乐的内容、织体间的关系、和声等因素来确定揉弦的运用,合理选择运用滚揉、压揉等技术。

二、弹拨组的整合

弹拨组是现代民族管弦乐团最具特色的声部组,也是区别于西洋管弦乐团建制的显著标志之一。该声部组乐器种类多、音色丰富、音响各异、演奏技术繁多,且是“音点”式发音,因此这一乐组所构成的音响组合也是十分独特的。整合弹拨组应关注:

第一,不同座次排位中弹拨组各声部的音响平衡关系不同,有置于指挥右侧或是左侧的,也有置于乐队中央位置的,关注该组如柳琴、古筝、扬琴、大阮等声部间的距离关系,调整各自“出手”的力度,关乎到音响相融与平衡性的实现。

第二,密集“音点”的统一。弹拨乐是由“轮奏”技术延续或强调音值的,“音点”频率的统一关乎整组音效的纯净清晰,因此应根据不同的速度、力度、音值、情绪、不同的织体对比等来调整“音点”的频率。

第三,演奏法的协调。弹拨组在演奏震音(音值延长)时技法多样,如琵琶有轮指、夹弹、单指摇,阮、柳琴、三弦有滚奏,古筝有摇指、快速劈托,扬琴有滚奏、弹轮,这些技法在震音演奏中的协调配合关系到各声部音响的平衡融合。

第四,声部之间力度的调整。由于弹拨组具有各声部乐器配置比例不固定、音量音色存在差异、扬琴古筝等乐器余音较长等诸多因素,因此在排练中,需根据实际音效来调整各声部的力度比,不能盲目照搬作曲家在总谱中所标记的力度与表情记号。

三、吹管组的整合

在现代民族管弦乐团合奏训练中,对于吹管组的音响整合是重中之重。吹管组乐器通常由边棱性吹奏气鸣乐器(笛、萧、埙)、自由簧类吹奏乐器(高、中、低音笙)、双簧类吹奏乐器(高、中、次中、低音唢呐,高、中、低、倍低音管)三大声部组组成,由于发音原理各异、个性突出、音色丰富多样、力度及强弱控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唢呐、笛的高音强弱变化控制),因此容易出现不协和的音响,这三类乐器在传统民间音乐中通常以独奏或领奏形式出现,构成乐队声部配置后通常由于缺乏较系统严格的声部规范化训练,造成音响整合上的难点。

四、打击乐组的整合

打击乐是现代民族管弦乐四大乐组中乐器数量最多、音色音响最为多样、配置人员相对较少的一个乐组。中国民族打击乐种类繁多,仅鼓类、铜器类各种音色音量的就有数十种之多,在中国的戏曲艺术中、各地的乐种中民族打击乐有着丰富精湛的表现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民族管弦乐作品中不仅有本土打击乐的运用,还融入了很多国外打击乐品种,形成了更加丰富而多变的音响效果。

在现代民族管弦乐团排练中处理好打击乐声部和乐队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乐团取得良好音响、音质的关键之一。在民族管弦乐合奏中经常会出现打击乐与乐队之间相互对抗或是打击乐过于“先声夺人”、过犹不及的现象,使作品失去音响上的艺术魅力。因此,应在参考作曲家力度表情提示的基础上,根据作品中织体的关系和乐队实际音响进行调整,把握好打击乐与乐队之间音响的主次关系。指挥要通过仔细分析总谱,并用良好的内心听觉得出准确的判断,再确定力度比安排,而非不加实际分析机械地照搬运用。

结语

音响平衡与融合是现代民族管弦乐合奏艺术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对现代民族管弦乐团音响平衡关系进行研究阐述,对民族管弦乐团中拉线、弹拨、吹管、打击乐四大乐器组的音响平衡分别进行分析并尝试整合解决。乐团的音响审美在于共性为主个性为辅,现代民族管弦乐团是由诸多富有个性色彩的民族乐器组成的乐队合奏形式,个性的先天性使其无需刻意而为即可存在彰显,而乐团合奏如何求得共性融合则是需要运用更多智慧的力量予以判断整合的。

猜你喜欢
管弦乐团打击乐音响
打击乐在京剧中的作用研究
田野里的音响
小学生管弦乐团的构建与发展模式探究
陈少伦 中国打击乐擎旗者
浅谈贵州花灯打击乐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诚实音响
关于高校管弦乐团的建设分析
2014年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
打击乐国际“论剑”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