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对策略

2020-11-14 18:41
声屏世界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广播电视广播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级宣传部门融合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成立融媒体中心,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新闻产品高效率、高质量地“一次采集、多元传播”。虽然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有一些相同的传播特性和采写要求,但基于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传播符号和采写业务的差异,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共性

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同属于电子传播时代的信息产物,相对报纸新闻而言,具有一定的传播共性和相同的采写要求。

传播共性。首先,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都具有传播对象广泛的特性,受众不受文化水平限制,可以任意选择收听、收看;其次,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具有线性传播的特性,受众都只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接收新闻信息;第三,与报纸新闻相比,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具有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的传播特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

采编共性。第一,在采访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驾驭新闻现场,要注意恰当运用采录设备,保证录制的声像清晰;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使采访对象能流畅陈述事实。第二,在写稿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注重通俗易懂、形象表达。第三,在谋篇布局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使报道线索单一、结构简单。第四,在文本建构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合理搭配解说和音响。

正是基于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这些传播共性和相同的采写要求,电视和广播采编播队伍才能实现实质性的合并。

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差异

虽然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有一些相同的传播特性和采写要求,但是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和采写业务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传播符号的差异。广播新闻唯一的传播符号就是声音(包括语言、音响、音乐),而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除了声音外,还有画面(包括图像、图示、文字等)。

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采写业务的差异。正是因为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传播符号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异,所以在采写业务上,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采访时需要捕捉的素材有区别。广播是依靠声音传播信息的媒体,广播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需要着重录制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而电视是视听一体的,除了声音外,更重要的就是画面。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需要着重录制的是新闻现场的画面,要通过远景、中景、特写等不同景别和不同角度去展现新闻现场的情景,而声音的采集往往是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制下来的。

2.写稿时需要表达的内容有区别。广播新闻是以听为主,写广播新闻就要为听而写。写广播新闻报道,记者需要发挥声音的叙事表意功能,所有的新闻要素、新闻细节、背景信息等都需要用声音表达出来。而电视是以看为主,写电视新闻就要为看而写。写电视新闻报道,记者需要发挥画面的叙事表意功能,在有画面呈现的情况下,就不用解说费力描写了,避免“看图说话”,而应交代更多画面以外的信息同时电视新闻记者写作要注意在脑中带着画面写作,防止“声音画面两张皮”。

3.过渡方式上,文稿连贯性有区别。广播新闻的文字稿(包括人物谈话音响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是连贯的,也讲究文章段落的起承转合;在起承转合的过渡上,可以用解说词或音响过渡,但都不影响整体阅读效果,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阅读。而电视新闻的段落过渡,大多应用的是画面转场(包括空镜头转场、特写转场),如果单独看电视新闻文稿,上下文可能是断裂的、不连贯的。

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遇到的问题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记者和电视记者转型成为融媒体记者,同时肩负着向广播、电视、网络等多个平台提供新闻素材的任务。然而,如此大力度地改变常年累月形成的信息采集、编辑制作方法,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广播记者不能完全胜任电视新闻采编任务。在媒体融合后,以前只需要使用采访机录制声音的广播记者,现在需要使用摄像机同时录制画面和声音。对于不少广播记者来说,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另外,融媒体中心的部分电视新闻是需要记者采编一体完成的,广播记者要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对电视新闻视频进行后期编辑,这也成为广播记者转型成为融媒体记者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所以广播记者在媒体融合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完全胜任采编任务。

电视记者做广播新闻的口播有困难。以前广播新闻是记者采编播一体完成的,广播记者不仅要采访写稿,还要剪辑音频、口播新闻,然后合成广播新闻成品。而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学会使用音频编辑软件剪辑音频还比较容易,但自己写的新闻稿,还要自己口播录制完成,就比较困难了。特别是对于年纪较大的电视新闻记者,突破过去的工作方式,显得就更加困难了。

广播编辑面临文稿不连贯、缺少细节和音响等问题。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采编播队伍合并后,基本上还是由原来广播电台的编辑负责编辑广播新闻。媒体融合后,虽然广播新闻的整体新闻价值和采集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广播编辑却面临很多问题。第一,电视记者写的稿件,因为有画面的配合,往往没有太多细节描写,如果直接编辑成广播稿件,就显得比较枯燥单调;第二,广播新闻的文稿相对是比较连贯的,但是电视记者写的稿件因为有画面的配合,上下文有时候是断裂的、不连贯的,如果直接编辑成广播稿件,受众可能就听不懂报道的意思;第三,电视记者录制音响往往是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制的,而记者使用摄像机拍摄画面时往往需要频繁开关取景,这就会造成采集到的音响比较零碎,不适合作为广播新闻的压混音响使用,这就会造成广播新闻压混音响的缺少。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广播编辑的工作难度,同时也削弱了广播新闻的依靠声音的特色。

电视编辑面临文稿细节过多、“声画两张皮”的问题。因为广播记者习惯运用一些细节进行形象描写,常常进行“看图说话”式地撰写解说,或在写稿时脑中没有画面,常常出现“声画两张皮”的问题。电视编辑在修改稿件时,就要删除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等文字表达,而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另外,电视编辑要注意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而单独存在,要使解说词来自画面,从画面中寻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展开解说,又回到画面中去,最终达到“声画一体”的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对遇到问题的策略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些问题,新闻从业人员只要不断探索总结,就一定能使融媒体朝良性方向不断发展。

转变观念,建立利于融媒体发展运营的新机制。面对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新闻单位负责人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媒体融合的积极性和彻底性。新闻单位负责人要建立利于融媒体发展运营的新机制,比如,可以建立绩效机制,对记者采制的电视新闻和广播新闻进行评分,奖惩分明,加强采编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鼓励记者积极投入媒体融合发展事业中来。绩效机制,对于记者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加强培训,帮助记者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要求。媒体融合意味着改变新闻从业人员常年累月形成的信息采集、编辑制作的方法。融媒体单位应加强培训,帮助记者克服“本领恐慌”,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要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组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编辑记者相互培训。电视台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可以给广播电台的记者讲授如何使用摄像机、视频编辑软件和电视新闻解说词撰写的要领,电台经验丰富的记者可以给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讲授如何录制广播新闻口播及广播新闻撰写、音频剪辑的要领。

打通壁垒,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交流。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曾经是不同的新闻单位,常年累月形成的报道风格都不同,那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改稿遇到困难也是难以避免的。面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修改稿件难的问题,融媒体单位要打通壁垒,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交流。第一,如果条件允许,融媒体可以设置大办公室,让广播电视记者编辑在一个办公室,在空间上使记者与编辑便于沟通交流,避免信息流通不畅、横向联系不强的问题;第二,经常组织业务交流会,营造浓厚的业务交流氛围,让广播电视编辑针对近期稿件编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记者充分沟通,促进新闻采编业务向良性方向不断发展。

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要实现“一次采集多元传播”,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会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面对问题,融媒体单位负责人需要转变观念,建立利于融媒体发展运营的新机制;记者编辑要树立“一岗多责”意识,不断学习新技能,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通过齐心协力,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下开创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广播电视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