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在社会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2020-11-15 10:21程赟徽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地图人文文献

程赟徽

(南京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18)

1 引言

经历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数字技术在当今文献资源的存储、检索、关联、呈现和传播等各个环节都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展览依托数字人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传统的文献资源通过整理和编辑转化成为线上展览,是图书馆实现其公共文化职能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一方面,数字展览的发展推动了公共图书馆对传统文献资源存藏、利用手段的革新。传统的纸质文献通过数字技术重见天日,不仅解决了其脆弱、不易保存的问题,更能让大量原本分散的文献资源能够被串联、重组和利用,便于用户从不同维度对馆藏文献进行分析,为那些从微观见宏观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进而开辟出与以往不同的研究方向。数字技术渗透传统资源的存储、呈现和传播等方方面面,其改变本身也催生出可视化技术等新的研究领域。因此数字展览本身,亦非纯粹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同时作为研究对象业已存在于数字人文的研究图谱之中。

另一方面,数字展览的发展丰富了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文化普及与传播和推动全民参与阅读等公共文化职能的表现形式。近代著名史学家、图书馆学家柳诒徵曾在编纂历史教科书时提倡要将历史和地理结合起来[1]。此外,传统纸质文献虽在知识载体的结构中占有绝对比重,但近年来,新出版物亦在经历走向数字出版和新媒体传播的变革[2]。数字出版物和新媒体资源的加入,不仅更符合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丰富了阅读的形式,也更有利于阅读推广、践行“精准”服务和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焕发出新的发展动力,亦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面对激增的公共文化需求与疫情防控需要必须减少公共场所活动的矛盾,几乎全球的公共图书馆都采取了关闭或限制图书馆日常业务,转而积极发展线上数字化服务。面对种种新的发展机遇,笔者试图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展览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建立一种以数字地图为基础的人文专题展览模型,探索数字展览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2 国内外人文专题数字展览的实践综述

2.1 国内外图书馆的数字展览实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自2020年1月23日起陆续实行闭馆,3月中旬后至7月1日,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采取预约入馆和部分恢复开放等措施。与冷清的图书场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字化服务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被读者重视和急需。疫情是一场大考,公共图书馆建设多年的数字资源成果能否满足读者需要,能否在特殊时期持续地向公众提供大量的数字化服务,都等待着读者和行业标准的检验。

数字展览作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滋养公众心灵的精神沃土。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都在积极地推动数字资源建设,各馆将历年来积累的数字展览通过线上展厅转化成为本馆常态化的公共教育类资源,这其中以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最具代表性。该项目在传统的手稿、信件、日记、照片和纪念物等载体的基础上,还通过搜集口述史料、影像史料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形成现当代中国社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等专题文献资源集合,通过线上展陈等多种服务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3]。

面对席卷全球的疫情,国外多家大型公共图书馆也采取了数字化服务的模式来替代被关闭的到馆服务。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都在其官方网站首页为数字展览设置了一个醒目、直观、独立于其他数字资源的入口。法国国家图书馆在除了按主题类别汇总数字资源外,还按“大众”“青少年和成人”“学者和学生”划分三类读者群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4]。

通过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展览进行比较发现: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图文结合式的展陈形式,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展览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展陈得以数字形式在网页端常态化的持续开展,还能大量融合视觉、听觉等新媒体资源,甚至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或者是视频网站、数字人文资源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2.2 国内外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合作的案例

数字人文和图书馆学、档案学的主要研究都包含了信息的管理、组织、存储和应用等领域,学科共性为此类跨学科实践奠定了合作的基础[5]。通过国际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网络centerNet,可以爬梳全球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数字人文项目,其中与数字展览有关的实践亦不在少数。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爆发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与乔治梅森大学共同发起了“9·11”数字档案馆项目,旨在利用数字媒体来收集和存储该事件及公众对事件反应的数字资料,并建立数字档案馆为该事件创建历史记忆。为确保对这些包括电子邮件、电子聊天记录、数字影像等多种形式的第一手数字资料能被长期保存,“9·11”数字档案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寻求合作。2003年9月,美国国会图书馆接受了“9·11”数字档案馆的副本纳入永久性馆藏,并举行了“为明天记录历史”的专题研讨会[6]。在这一案例中,尽管美国国会图书馆自2001年“9·11”事件后,就一直通过其公共服务部门收集该事件相关的各种资料,但最终仍是通过与“9·11”数字档案馆建立合作才入藏了大量的“9·11”事件的第一手资料。而本次收藏亦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历史上首次入藏如此大体量的数字资源,大大扩展了其原有“9·11”事件资料的范围和多样性[7]。

由此可见,推广平台同时也是资源采集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国会图书馆入藏“9·11”事件数字档案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都是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对新兴的文献档案资源类型有创新性认识,并在采集、保存文献、记录历史、传承民族记忆等方面进行的尝试和努力,是公共图书馆文献采集、整理、服务以及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职能的新拓展,更是图书馆创造性转化“馆藏”为“资源”,通过数字人文技术提升对原始文献的整理和揭示能力,为服务公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与线上数字展览相关的项目中,历史地理信息的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令数字展览在社会教育方面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所的“影谷”项目(The Valley of the Shadow)为例,该项目通过建立数字档案馆,选取美国南部州的奥古斯塔县和北部州的富兰克林县,将这两个县自1859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至1870年战后的日记、信件、报纸、演讲稿、地图等大量的原始文献和档案汇总在不同的版块中,通过对比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细节[8]。无独有偶,法国马赛大学的Christian Henriot教授团队自2005年起开展“虚拟上海”项目(Virtual Shanghai),建立了一个从19世纪中叶至今的上海历史的研究和资源平台,收集和整理了包含各种形式的论文、档案、照片、地图和定量数据等相关信息。而与“影谷”项目不同的是,“虚拟上海”将原始档案放入了上海的GIS模型中,除了提供原始文本外,它还开发了制图工具用于空间分析和实时地图绘制,令用户在参观中拥有浸入式体验[9]。

我国数字人文展览项目目前集中在文物保护和古籍修复方面。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与武汉大学、敦煌研究院合作的“数字敦煌”项目、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清明上河图”项目都利用测绘遥感、三维重建等技术,实现了文物的精确数字化和可视化,令用户在虚拟的数字场景中拥有身临其境的观感[10]。这些广受社会各界好评的数字人文展览项目将数字技术与历史、地理、考古等有机融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3 基于数字地图的人文专题展览

在全媒体时代中,本文所讨论的基于数字地图的人文专题展览是将具有关联性的多种媒体信息存储于数字地图中,通过对馆藏资源和互联网数字资源的重编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阐释,利用可视化工具转化成为线上展览,再经过移动端和网页端媒体平台的共享和传播,最终引导用户参与到数字展览的反馈和传播中来,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增值。而由此累积的各种主题类型的数字展览,经过内容沉淀后将被归纳入各个板块,并通过对用户的分级和细化,形成由用户自发创建专题展览、审稿和反馈的集“创作—编辑—审稿—反馈”为一体的社区,其数字成果均可纳入今后的图书馆公共数据库资源为全社区共享。

3.1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创建

以“南京保卫战”专题展览为例,笔者以上海至南京地区的卫星图为基础,同时叠加1937年南京地区数字地图,对关键地标添加说明。以“南京保卫战”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线为叙述逻辑线索创建事件发展列表。在说明项中可以添加本地数字化档案、馆藏、说明和其他资源的链接。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建立支线对特殊事件进行补充说明,以完善该展览。(如图1所示)

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总是遵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规律;遵循由直接到间接,由关联性较多到关联性较少,由关联很强逐渐过渡到关联很弱的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

图1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结构图

3.2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功能

数字地图的人文专题展览的实现离不开六项基本功能:①可以在地图上任意位置编辑,包括文本和图片进行补充说明;②可以通过添加链接,跳转到公共网络上的页面,包括但不限于网页、视频、音频和其他资源数据库地址;③可以直接在数字地图上编辑线条,进行路径标注;④可以叠加图层;⑤可以通过链接南京图书馆检索页面,指示馆藏参考文献的OPAC信息;⑥可以通过设置支线,对专题展览进行补充说明。

该项数字展览模型可以实现在网页端和移动端两种平台的展陈。该模型可以内嵌包含文本、图片和链接三种类型的说明,可以最大程度呈现数字档案和文献的原貌。而通过链接接入的公共资源,该形式能提供的功能还包含且不限于公共图书馆购买的其他数据库、直达该项的参考文献所在地址、公共网页提供的视频、音频或馆藏OPAC信息。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移动地图上的光标获取所有的关联信息。该类数字展览的特点是可以直观、迅速和精准地响应用户的需求,为他们带来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值得强调的是,该模型保证了作者编辑操作的便捷性,消除了用户参与创作的工具障碍。从文献资源利用的层面来看,也提升了阅读推广的覆盖面和可操作性。

3.3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线上展陈和维护

创作完成后的数字展览要实现线上展陈,首先要经过展览发布平台的管理后台,与网页端或移动端APP的地图进行关联。具体流程是将创作完成导出的kmz格式数据包转化成kml文件,对应平台地图的轨迹坐标点。若需要对关键性坐标点进行文本编辑或添加图片链接,都可以使用markdown语法来编辑。这一过程即是内容审核阶段。核对无误后,与地图关联完成,就标志着格式审核阶段完成,作者可以在后台预览数字展览。当最终数字展览定稿后,就可以提交网页端和移动端平台发布(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发布和维护流程

随着专题数量的累积,平台管理员对用户进行分级,让一部分具有审稿能力的用户获取相应权限,参与展览的创作、审稿或勘误等。其工作原理与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相关功能类似。

综上所述,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创作、线上展陈和维护的流程都可以由用户为主体来操作。馆员作为发布主体,开展平台维护和管理工作即可。这样,专题创作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都可以得到保证,更能提升读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4 发展规划

目前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模型测试和实践已经初步完成,在移动端平台的应用仍在进行小范围的社区用户测试。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数字展览的重点仍在内容品质方面,经过内容沉淀、板块划分和用户分级,构建一个具有参与性、共享性、交流性和社区性的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发布平台。所谓参与性和共享性,是指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鼓励用户创作、评论、反馈和分享。同时,专题内容的发布是双向互动的,实现在线反馈和修改保证了即时性和共享性,用户很快可以形成社区,对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交流。

4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的社会意义

4.1 深入挖掘档案和文献的价值

4.2 实现档案和文献的数据增值

通过数字地图呈现数字档案、数字文献和数字资源,是对数据库和新媒体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基于这个角度,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是对一次文献进行的提炼和编辑,形成不同层级的目录,并向读者提供档案、文献和其他参考数据的出处。它不仅可以对某一主题开展阅读推广,也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开展拓展性阅读。因此,无论是对历史文献资源利用本身还是对阅读推广而言,都实现了对一次文献的数据增值。

基于地图的数字人文专题展览有参考咨询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具备了三次文献的部分特征。在专题作者整理编辑一次文献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数字地图实现协助读者检索、提供数据、文献知识和概括归纳等服务。这其中可能涉及多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题,也经常会遇到同一个专题下多门交叉学科共同出现的情况,为了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专题内容,数字地图能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满足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需求,而且在跨学科研究中往往发挥出了其传统学科研究方法无法达到的研究能力和效果。

5 数字地图人文专题展览在社会教育中的实践及反馈

从2018年开始,笔者制作的“南京保卫战”专题展览陆续在成贤街小学、五老村小学等南京市区部分中小学校和南京图书馆举办的活动中进行阅读推广实验。在实践中让许多青少年认识了数字人文,对如何查找档案、利用文献有了基本的路径认知,客观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阅读兴趣,积极地推动了青少年开展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获得了全社会的好评和行业内的肯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青少年爱好者们,才让南京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公共空间的建设和数字人文专题的发展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1]。

2019年8月,南京图书馆以“让地图开口说话——以南京保卫战为例的数字专题”作为代表方案参加全国第二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推广活动,并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当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伴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基于数字地图的数字人文展览无疑将是数字阅读推广形式中最具发展潜力和突破性的尝试。

猜你喜欢
数字地图人文文献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数字地图在绿化市容行业中的应用分析
对车辆自定位特征的评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人文社科
一种用于辅助驾驶的传感器融合数字地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