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洪水过后的猪胀气病

2020-11-16 08:33洞口县畜牧水产局422300肖和良
湖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魏氏梭腹围致死率

洞口县畜牧水产局(422300) 肖和良

洪涝过后,由于栏舍内的污泥不易清洗干净,加之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病毒容易孳生和传播,引发疾病。因此,养殖户要警惕洪水过后以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梭菌)为主要病原的暴发性猪胀气病。

1.症状急性的发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呼吸急促、卧地不起,并伴有体温升高等症状,发病快的不到2小时死亡,致死率达100%。慢性的发病猪表现为体温略微升高(0.5~1℃),在采食后0.5~3小时内突然出现不安、精神萎靡、腹围迅速膨大、呼吸急促,口鼻处流出白色液体或血液等症状,继而卧地不起,有时可见猪耳朵发绀、全身部分皮肤发红,致死率超过85%。

2.病理变化剖检时可见病猪肠道充气,胃扩张或扭转,胃底膜出血,肠系膜充血,小肠明显充气,有轻重不一的卡他性炎症,肝脏质地变脆,有淤血,脾移位、肿大,有时可见肛门处直肠突出。

3.发病原因猪胀气病的发病原因包括病原性因素和饲养管理不当。病原性因素主要是指魏氏梭菌感染。病毒在猪只胃肠道大量繁殖发酵,导致其产气过快,便秘排气不出,腹围膨大。饲养管理不当主要是夏季气候高温高湿,饲料易发生霉变,产生大量霉菌毒素,猪摄入后消化不良,产生胀气。其次是养殖户喂料过多,饲料滞留在猪只胃肠内,其消化道蠕动力量不足,引起肠道中魏氏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加之便秘排气不出,使得胃肠胀气,同时压迫内脏器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病猪因为脑部供血不足、缺氧而窒息死亡。

4.预防措施洪灾后需在猪舍及周围彻底清除污泥,并用清水冲洗污染猪舍、场地。冲洗干净1天后,用2%烧碱水或氯制剂进行消毒;饮水器、料槽用30%漂白粉水溶液消毒;栏舍用聚维酮碘消毒液,加500倍水喷洒消毒。饲喂猪只的青菜、南瓜、西瓜等要清洗干净,供给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保管好饲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

5.治疗方法①止酵消气法。具体做法如下:用石脂3~5克,加适量酒精,一次灌服;或用石蜡油200~300 毫升,或人工盐100~150克,或硫酸镁150克,加适量温水,一次灌服;静脉注射1000 毫升由10%葡萄糖加10 毫升维生素C组成的溶液;每吨饲料添加小苏打3千克,饲喂1周,防止酸中毒(适用轻微胀气)。②人工放气法。将胃导管插入胃中,缓慢放气,放气后灌入2500 毫升的0.1%高锰酸钾溶液,将猪置于前低后高体位,促进胃内容物排出。③针刺放气法。用长针头在猪倒数第二至第三肋骨间,与肩关节平行位置刺入放气,放气后在此部位根据猪只体重每千克静脉注射0.1毫升的10%盐酸林可霉素或10%丁胺卡那霉素;猪只严重胀气时,静脉注射盐酸甲硝唑25克+碳酸氢钠100克+5%生理盐水200 毫升,杀灭魏氏梭菌等产气菌,并防治酸中毒。

猜你喜欢
魏氏梭腹围致死率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低毒高效空仓烟雾杀虫技术应用探究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台湾致死率升至5.2%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月圆之夜车祸致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