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2020-11-16 01:49雷国强
东方收藏 2020年9期
关键词:法门寺越窑青釉

雷国强

(二)越窑秘色瓷茶碗

越窑青瓷在晚唐五代时被称为“秘色瓷”。“秘色”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为“秘色瓷”。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对此,赵麟《侯鲭录》、赵彦卫《云麓漫钞》、曾梃的《高斋漫录》以及嘉泰《会稽志》等书都提出异议,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关于“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以前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但具体为何物,除了唐人的诗词与后代文人的笔记之外一无所知,成为中国古陶瓷界的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在1987年,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遗址的重大考古发掘成为揭开秘色瓷之谜的重要转机。法门寺地宫不仅出土了13件越窑青瓷,同时出土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账》碑,明确表明这种越窑青瓷就是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答案。地宫还出土一件越窑青釉八棱净瓶,与衣物账碑记载的13件秘色瓷特征一致。因此,也被认为是秘色瓷。由此,秘色瓷有了可资参考的标准器。同时也為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史与茶具文化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研究参考资料。

图1越窑秘色瓷花口碗,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1.8、底径9.9、高9.2-9.4厘米。葵口五瓣,侈口,圆唇,深腹,腹壁斜收,圈足略高,微外撇。通体施秘色青釉,足底露胎,有支烧痕。胎色浅灰,质致密。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2越窑秘色瓷碗,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4.5、底径6.8、腹深6.2、底径11厘米。侈口,圆唇,平沿,斜腹,内底坦心,外底微凹。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外底有一圈斜向排列的支烧痕点。痕点呈糯米状,共18枚。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3越窑秘色瓷花口碗,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1.8、底径9.9、高9.2-9.4、腹深7、足高2.1厘米。葵口五瓣,侈口,圆唇,深腹,腹壁斜收,圈足略高,微外撇。通体施秘色青釉,足底露胎,有支烧痕。胎色浅灰,质致密。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4越窑秘色瓷碗,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4.5、底径6.8、腹深6、底径11厘米。侈口,圆唇,平沿,斜腹,内底坦心,外底微凹。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外底有一圈斜向排列的支烧痕点。痕点呈糯米状,共18枚。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5越窑秘色瓷碗,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4.5、腹深6、底径11、高7.2厘米。侈口,圆唇,平沿,斜腹,内底坦心,外底微凹。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外底有一圈斜向排列的支烧痕点。痕点呈糯米状,共18枚。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6越窑秘色瓷葵口盘,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侈口,五曲,每曲瓣尖呈内向户,腹壁斜收向下,浅凹底,宽底足。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宽底足有两周支烧痕,内圈12 枚,外圈14 枚,均呈糯米状。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7越窑秘色瓷葵口碟,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5.3、高4厘米。侈口,五曲,斜腹,凹底。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8越窑秘色瓷葵口碟,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0.6、腹深3.7、底径13.2厘米。五瓣外侈葵口,圆方唇,腹壁斜收向下,内底平坦,外底微凹。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凹底四周有双层糯米状支烧痕迹整齐排列,其中还有环形支垫痕迹。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9越窑秘色瓷葵口盘,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4、深4.8、凹底径11.4、通高6.2厘米。五瓣葵口,侈口,五曲斜腹,内底平坦,外底内凹。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凹底四周有斜行排列的糯米状支烧丁痕迹24枚。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图10越窑秘色瓷葵口盘,唐咸通十五年(874),法门寺博物馆藏。口径24、深5.6、凹底径8.2、通高7.2厘米。五瓣葵口,侈口,五曲斜腹,呈弧形内收并折下腹,小凹底。通体施秘色青釉,素面。在凹底四周有斜行排列的糯米状支烧丁痕迹11枚。1987年陕西省法门寺地宫出土。

(三)越窑青瓷盏托与盏台

盏托——置茶盏的托盘。托多呈圆形,中间有作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即托口。托口下陷,称盏托;托口凸起呈台状称盏台。茶盏的托盘始于东晋,唐代逐渐增多。据李匡义《资暇录》卷下记载:“始建中(780-783),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李匡义认为盏托最早出现于唐代,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喝茶时防止手指被烫而设计的。不过据考古材料证实盏托的出现应早于唐代,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的青瓷耳杯托盘。浙江是青瓷的故乡,大约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已在上虞小仙坛一带生产。耳杯系酒具之一,又称为羽觞,因椭圆形杯体两侧装饰有两横耳,后人称之为耳杯。从考古发掘材料来看,东汉既有带单耳杯的青瓷托盘,亦有带双耳杯的托盘,有的出土耳杯中还带有小勺,以备勺酒之用。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而盛行。宋辽以后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唐代盏托口一般较矮,有的口沿圈曲作荷叶状,颇为精美。宋辽时期盏托几乎成了茶盏固定的附件,托口较高,中间呈空心盏状。晚唐至五代,越窑为适应当时茶业之发展烧制了大量精美的越窑青瓷盏托与盏台。

1.越窑青瓷盏托

图11越窑青瓷盏托,五代天福四年(939),临安博物馆藏。口径7.6、底径6.9厘米。有托座、托盘、圈足三部分组成。托盘为浅盘形,圆唇内卷。托盘中心置一杯形托座,敞口,外壁旋纹痕迹明显。底高圈足外撇。内外施青灰釉,釉面温润。胎色灰,胎质细腻,外底有四处支烧痕。1996年临安玲珑街道祥里村五代天福四年(939)康陵墓出土。

图12越窑青瓷盏托,五代天福四年(939),临安博物馆藏。口径12.5、底径6.7、高2.6厘米。宽折沿,弧腹,圈足。折沿上饰二道凹弦纹。托心内凹,浅腹,圈足稍外撇。通体施釉,釉色青绿滋润。底部有六处支烧痕。器形简洁规整,造型别致。1996年临安玲珑街道祥里村五代天福四年(939)康陵墓出土。

图13越窑梅花扣茶托,五代,古越轩藏。通高4、口径14.5、底径6厘米。大口。圆唇上卷,唇面有五处等距离内凹,形成梅花口;浅腹,内腹下凹成平坦,并施有三圆圈为饰。圈足稍外撇,通体施橄榄色青釉。

2.越窯青瓷盏台

图14越窑秘色瓷盏台,五代,古越轩藏。通高3.2、口径5、圈足径9厘米。大口,宽折沿,沿面刻卷云纹;折腹,内腹中置表刻蕉叶,形如倒置的杯式之座为台。台面刻划团花为饰,外缘凸起一圆圈,是承托与固定茶盏的所在。外腹曲折内收,形成低矮规整的大圈足。胎质细腻,色呈灰白。通体施湖绿色薄釉,清澈透亮。

图15越窑青瓷莲纹盏台(一对),五代。左高3.9、外径13厘米,右高4.1、外径12.9厘米。敞口,宽平沿,外口沿六葵口,内底平,圈足;内底中间,有一扁平状圆形托,托直口微敛,内平,内底以莲蓬为饰。施青绿色釉,器形规整,做工精致。

(四)越窑青瓷执壶

执壶,唐以前称为“注子”“注壶”“偏提”。唐代执壶是在隋代鸡首壶的造型基础上演变而来,所以唐代初期执壶造型仍留有鸡首壶造型的特征痕迹。唐代早期的执壶的肩部有两系,随着造型的发展演变,系逐渐消失。鼓腹形执壶和筒形腹执壶为唐代产量较大的两种执壶产品。唐代早期执壶的造型以敞口、深腹、短直流、粗颈、颈部与肩部附宽边把手为主要特征,给人浑圆饱满的感觉。唐代后期执壶出现瓜棱腹,流部有所变长变弯。根据晚唐苏廙撰《十六汤品》记载, 晚唐之时用这种执壶作茶瓶(汤瓶)来煮水,在茶盏中放茶末,再持煮沸的汤瓶注水冲茶的“点茶法”。执壶在唐时多称为瓶,作为点茶注汤之用的茶具,故称汤瓶。

图16越窑青瓷执壶,唐元和五年(81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口径6.1、底径7.4、高14.2厘米。侈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腹下部内收,平底,矮圈足,足端较宽。颈部一侧接一柄,柄中间从里面两侧向内各压印一道凹弦纹。颈部一侧置多棱柱形流,流口径小于流根部直径。执壶通体施青釉,釉色偏青黄,釉层薄,玻璃质感强,器身满布细小开片。圈足端有五个泥点垫烧痕。该壶器形墩厚浑圆,线条自然流畅,釉色晶莹细腻。该壶1936年出土于浙江绍兴唐元和五年(810)墓,由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捐赠,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越窑标准器。

图17越窑青瓷“大中元年”铭款划划执壶,唐大中元年(847),上海博物馆藏。口径10.3、底径9.9、高27厘米。敞口,执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亮。釉下细刻花卉装饰。腹部刻三行文字:“会昌七年改为大中元年(847)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记之耳。”此执壶为鉴定唐代越青瓷的标准器。

图18越窑青瓷执壶,唐大中二年(848),宁波博物馆藏。口径9.8、底径8.2、高22.1厘米。喇叭口,长颈,溜肩,瓜棱腹,矮圈足,肩部对置十棱短流与扁带状把。施满釉,釉色青黄。出土时与唐“大中二年”云鹤纹碗同在。

图19越窑青瓷执壶,五代天福四年(939),临安博物馆藏。口径4.4、底径7.6、高12.8厘米。此壶由盖和壶组成。子母口,圆柱形盖钮,斜盖面饰两道凹弦纹,盖缘大于壶口。壶为直口,圆唇,直颈,弧肩,鼓腹。肩部对置斜直管形长流和双泥条粘合的扁状执手,执手高于壶口。矮圈足稍外撇。通体施釉,釉色青灰莹润,浅灰色胎,致密坚硬。盖口有六处支烧点,外底有八处支烧点。1996年临安玲珑街道祥里村五代天福四年(939)康陵墓出土。

注:

本文图片采集自浙江省博物馆编《青色流年——全国出土浙江纪年瓷图集》(文物出版社)、林华东主编《古越瓷晖——古越轩藏越窑青瓷》(文物出版社)、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编《越窑青瓷——精品五百件》(西泠印社出版社)。

猜你喜欢
法门寺越窑青釉
越窑青釉直颈瓶
浅谈宋瓷
游法门寺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浅谈毡包青釉
万金散尽为越窑
再走法门寺
有关越窑的几个问题(上)
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萃珍雅集(二)越窑瓷器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