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谷烧五彩观音立像赏析

2020-11-16 01:49杨双妃
东方收藏 2020年9期
关键词:款识博物院观音

杨双妃

本文在鉴赏华侨博物院馆藏九谷烧的基础上,对九谷烧的色彩、绘画题材、构图、款识以及对中国陶瓷九谷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20世纪50年代左右,陈嘉庚先生萌生了创办博物馆以服务于社会公众教育的想法。因其身为华侨的特殊性,他拟建立一座以华人华侨历史为主题,并涵盖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华侨博物院。所以在征集文物时,除了侨史类文物外,还征集了一批中国历史文物、动植物标本、化石标本、外国文物等。其中外国类文物目前在国内博物馆中比较少见,除了华侨博物院以外,仅有故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长春伪皇宫博物馆等博物馆有收藏。目前华侨博物院共收藏外国文物978件/套,种类丰富。其中日本九谷烧作为华侨博物院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珍藏有21件。

我们要鉴赏的这件文物就是来自华侨博物院珍藏的日本九谷烧五彩观音立像。高94.4、宽29.2、厚23厘米。观音为立姿,黑色发髻分梳两侧,自然垂于肩上。面容丰满、柳叶细眉、双目平视、小口微闭。双手抬于胸前,持经卷,戴璎珞项圈,胸部袒露,跣足,雍容华贵。此观音大量地使用绿、黄、紫等冷色釉,大胆地将绘画技法与几何图案细腻地结合起来。衣服采用堆花立粉技法。在纹饰上采用日本的五彩描金工艺——“金襕手”。以金、绿、红、紫、黑等诸多颜色彩饰花叶纹、卷云纹及圆形开光内的绿地龙纹,扇形开光内的黄地团菊纹,色彩斑斓,凸显出观音的精美与华丽。同时此观音还在构图上采用繁密边饰。除开光内纹饰外,全部采用层层相绕的花卉纹装饰,给人以重重叠叠,密不透风之感。器底单栏圈书“九谷”款。

一、九谷烧的历史沿革

在江户时代的明历年间,加贺的大圣寺藩藩主有田利治在其治下的九谷村附近发现了瓷矿,他以此为契机,派手下后藤才次郎前往有田学习制瓷技术。才次郎学成归来后,于1655年在九谷村开窑制瓷,九谷烧就此诞生。九谷烧以其造型的气势恢宏,彩绘纹饰的富丽,构图的别具一格,在日本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日本彩绘瓷器的代表。但后由于大圣寺藩发生灾荒,藩内财政恶化,有田利治、后藤才次郎相继去世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在17世纪末该窑就废绝了,仅存世四五十年。为了区分这个时期的九谷烧,我们通常称之为古九谷。

废窑百年后,在原址和附近地区,陶艺名匠青木木米在金泽春日山再度开窑,兴起了复兴九谷烧之风。青木木米在其《箕柳祠牌》文中写道:“以加贺开土试烧,结果与古制九谷仿佛。”这个时期的九谷烧有春日山窑、若衫窑、吉田屋窑、宫本屋窑、永乐窑等十多处著名窑口,其中以吉田屋窑和宫本屋窑为代表。与古九谷相比,再兴的九谷烧更多地吸收了来自我国和朝鲜制瓷技术的精华,更加成熟,创造出了新的彩釉技术。

二、中国陶瓷技术对九谷烧的影响

回顾日本陶瓷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的陶瓷文化主要是在学习中国陶瓷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元五世纪,通过引进中国轱辘成型和烧窑制陶技术,日本产生须惠器;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唐三彩”技术传入日本,日本宫廷烧制出了“奈良三彩”;公元12世纪,中国制瓷业大发展,出现了“官、哥、定、钧、汝”五大名窑,烧制出的瓷器精美绝伦,而日本则在仿制中国越窑的青瓷、德化窑和景德镇窑的白瓷的基础上,烧制出了濑户窑。同样到了江户时代的九谷烧也是深受中国陶瓷技艺的影响。

1.色彩

色彩的大量运用是九谷烧最鲜明的特点,无论是九谷烧的五彩手还是青手都非常重视色彩的配置,大面积地使用红、绿、紫、蓝为主要的施釉色彩,甚至以绿彩或黄彩为地,再在此基础上绘制主纹。这或许与九谷烧瓷胎粗糙,不够细致不无关系,并为弥补这种不足采取了地纹的涂绘方法。此方法最早是在景德镇开始使用的,后传入日本,对九谷烧中的青手影响最大。不过两者还是存在区别的,日本九谷烧的色彩深沉、厚重,展现其特有的粗犷,中国的五彩施色细腻,颜色较之更为丰富。

2.绘画题材

九谷烧的绘画题材有山水、花鸟、人物、宗教、诗词等,主要源自于17世纪中叶中国传入日本的由黄凤池监刻的《八种画谱》。这种木板画形式的画谱为九谷烧提供了大量的装饰素材。但他们不了解故事情节,只是对其中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复制粘贴,舍弃细微末节,更加簡洁。不过他们并不是完全的生搬硬套,而是以此为蓝本,采用日本狩野派、土佐派书绘院笔法,再加入日本元素,例如伊万里时期的图案纹饰双兔、松等,创造出具有日本风格的纹饰。

其中宗教题材在九谷烧中也占有很大部分,华侨博物院收藏的九谷烧就是以宗教题材为主。佛教自公元六世纪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后,迅速在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普及开来,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之一。陶瓷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宗教在其上亦有所体现。九谷烧作为日本的著名窑口之一,同样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九谷烧宗教题材中最为多见的就是中国的布袋和尚和观音。例如除了上述所提到的立像观音外,华侨博物院还珍藏有3件日本彩绘描金布袋和尚立像。笑容满面,肥耳垂肩,布袋耷于肩上,袒露的胸腹以褐彩施涂,袈裟以黄、蓝、绿、红诸多颜色饰菊花纹,流云纹等。

3.构图方式

九谷烧在构图方式上主要有注重边缘装饰和多开光装饰的特点。而这两种方式最早都是在中国陶瓷上出现的。第一,边饰是装饰画面用许多相似的纹饰以相近或对比的形式自由组合出现,表达出一种繁密的繁荣气象。有时甚至用几何纹、百花纹层层堆叠成的边饰将主题纹饰挤到中间很小的位置,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在中国清代的外销瓷广彩瓷中广为流行。第二,较多采用开光。开光式构图,又被称为开窗式构图或开光装饰,是我国传统陶瓷装饰上常见的一种构图方式。是指在陶瓷的主要部位用曲线勾画出圆形、方形、菱形、海棠形、扇面形、花瓣形等画出线框,并在该框内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开光式构图不但可以丰富作品本身内容,使主题突出,还为陶瓷器物装饰带来结构与形式感上的提升,而日本的九谷烧就较多地采用了这种构图方式。华侨博物院收藏有2件九谷款开光花鸟人物纹盖瓶。钵形盖,盖顶寿星钮,直口,溜肩,肩以下微敛,圈足外撇。款“九谷造”。该件瓷器以红彩勾画的云纹为地,饰圆形、扇形、菱形开光,开光内饰有花鸟、山水、人物等主题纹饰,构图严谨,色彩艳丽,为一件精品。

4.款识

九谷烧的款识多出现于器底、器身、口沿等位置,有采用吉祥字做款,如古九谷的“福”字款,还有采用中国汉字的纪年款识和陶艺家的名字或别号作款,如新九谷著名陶艺家青木木米的作品,常署“木米”款。同时款识一般都是使用中国六书中的楷书和篆书。例如上文提到的立像观音和布袋和尚在器底署篆书和楷书的“九谷”款。这些都是受中国款识的影响,甚至完全继承了中国陶瓷器款识的特点。

三、结束语

九谷烧开创了日本彩瓷的一个新时代,与柿右卫门和色锅岛一起并称为日本彩绘瓷器的最高艺术代表。虽然其起源与发展都深受中国制瓷业的影响,但在19世纪后随着日本国力的不断强盛、工业技术的发展、日本政府对陶瓷的重视、陶瓷文化的日渐浓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日本陶瓷业发展迅猛,在国际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九谷烧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陶艺工匠,如德田八十吉、北出不二雄等,九谷烧的内销与出口都在增加。而相反中国陶瓷业的发展在近现代却是远远滞后于日本,改革开发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陶瓷作为国之瑰宝,我们也要推陈出新,借鉴吸收世界各国陶瓷发展的经验,奋勇直追。

(作者工作于华侨博物院)

参考文献

1.郭富纯、孙传波著,日本古陶瓷研究,文物出版社;

2.詹嘉,中国文化对日本陶瓷绘画的影响;

3.刘莉,略谈日本九谷窑系瓷器;

4.孙传波,旅顺博物馆藏漳州五彩大盘——兼论漳州彩绘对日本彩瓷的影响。

猜你喜欢
款识博物院观音
山西博物院推出“鸟尊”雪糕
春意
观音送子图
视觉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雨中的人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