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汉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2020-11-16 02:07夏红娟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倡议一带一路

夏红娟

摘   要: 汉语言文化传播,可以增进我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广泛争取到认同与支持,创造出有合有同、差异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语言环境氛围。充分利用这一历史契机,加强东北亚地区的汉语言文化传播,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圈优势,推进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东北亚地区   汉语言文化传播

一、引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霍尔首次提出了“把文化看成一种交流”的观点,明确了文化的传播和语言的传播共性特征。《周礼》及《礼记》中提到“通译”是关于汉语言文化传播的最早记录,早期汉语言文化在东北亚地区传播,主要与贸易和技术交流有关。公元前十二世纪,汉语言文化传播到朝鲜地区,工匠、厨师、郎中、算命先生等人随之入住朝鲜半岛,这些人不仅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各行各业的技艺,而且带来了中国的汉语言文化。从此之后朝鲜半岛开启了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历史。公元二到三世纪,在朝鲜半岛成熟的中国的水稻技术和金属制造技术,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九州,汉语言文化随之传入日本。公元285年,朝鲜王朝的王仁向日本皇太子讲授《论语》和《千字文》,此后,汉语言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1237年—1240年间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就把汉语言文化带到了俄罗斯国家形成之前的罗斯诸公国,自此汉语言文化开始在俄罗斯偶然地、少量地传播。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后,中俄交往开始频繁,这一时期西维洛夫翻译了《道德经》,瓦西里耶夫翻译了《论语》等著作。俄国伟大的思想家、作家托尔斯泰为汉语言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①。近年来,东北亚各国的“汉语热”不断高涨,比如,韩国形成了全民学汉语言文的热潮。日本、俄罗斯、蒙古国、朝鲜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汉语言文化学习者以各种形式学习和传播着汉语言文化。

在中国知网上以“汉语言文化传播”为主题搜索到的文章只有155篇,其中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的有李静的《关于来华西医留学生汉语言文化传播在教育国际化中的战略地位及对策思考》,李冰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策略研究》等;周虹的《互联网+背景下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李云霞的《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策略》等从汉语言文化传播策略角度研究;许洪涛的《“一带一路”视阈下的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史研究》和李小萌的《试析“一带一路”对于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影响》是从“一带一路”倡议角度研究的。汪泉的《双语政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基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分析》,贾玮琼的《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州孔子课堂汉语言文化传播现状》等,是从孔子学院角度研究的。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汉语言文化传播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领域,研究的范畴比较单一。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亚汉语言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把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东北亚地区联系起来,研究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区域特色。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影响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发展的全局考虑做出的重大决策之一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的伟大理想,东北亚地区的陆路、海陆和空路交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东北亚地区通过陆路、海路和空路的联系,便捷地联通了地理位置邻近的,包括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朝鲜六个国家及疆域。所以,只有做到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交流先行,才能真正有力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因为汉语言文化虽然是一种软实力,同时是“一带一路”的助推器,语言文化的传播可以清除各国人民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语言文化交流的障碍。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传播汉语言文化。

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东北亚地区的各级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和决策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纲领性文件指导下,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切实把政府工作落到实处,为社会各界个人团体、组织机构开办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馆等活动,做好政策引导和协调的工作,使“一带一路”倡议整体规划、“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整合资源配置,形成发展合力。

(二)依托社会各界教育资源传播汉语言文化。

东北亚地区的周边国家,特别是韩国、朝鲜、蒙古等国的文化,与我国东北亚地区各个省市的文化恰好有着极近的“血缘文化”关系。在进行汉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播着中国优秀文化。所以,东北亚地区在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东北亚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

汉语言文化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对留学生来说,对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往往代表其文化适应程度。因此,学习并了解具体的汉语言文化,能帮助留学生缓解文化冲突,扫除一定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更快地融入所处的目的语地区。由于东北亚地区特殊的地缘优势,目前东北亚地区是我国留学生教育培养的重点区域,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汉语言文化教学。

(三)依托各个文化产业传播汉语言文化。

在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文化产业发挥着经济与文化的双核突出的作用。从地缘和群际接触来看,经济带的经济共性必然承载着文化的个性。东北亚经济带中的文化产业,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构成,也是中华文明扩散与传播的主要载体。在经济发展方面东北地区不占明显优势,但是东北地区文化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以草原文化著称的内蒙古、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哈尔滨、以长白山文化著称的吉林、以滿族文化著称的辽宁等。这些都是我们发展文化经济、开发文化产业的优势。这些文化产品上的汉字、图画、商标等,都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播。当使用者对产品或者产品所附加的文化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时,就能通过这些商品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实现汉语言文化的传播。

(四)依托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汉语言文化。

在东北亚地区广播、电视、书籍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在传播汉语言文化过程中长时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现阶段世界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性、工业性、信息性特征相对显著。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方式,如:数字化网络、音频系统等迅速发展,网络传播具有全方位、多面性特征,目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信息全球化传播的主流媒体形式,我们在充分使用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前提下,更应该发挥新媒体对汉语言文化传播方式的优化和推进作用。

(五)依托民间人文外交传播汉语言文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民间人文外交是推动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力量;要发挥华人华侨的作用,华人华侨是汉语言文化在东北亚地区传播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熟悉东北亚各国的语言、宗教、法律、习俗等,在传播汉语言文化时可以规避跨文化差异问题。

(六)依托旅游传播汉语言文化。

旅游文化是文化形式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旅游文化过程中消费文化、景点人文文化都需要旅游过程中的媒介,那就是语言和文化交流。只有依托语言才能实现对旅游文化信息的良好传递。我国东北亚地区要发展内蒙古草原风情、哈尔滨冰雪风情、吉林长白山风情、辽宁的满族风情旅游活动,吸引东北亚各国游客通过旅游活动传播汉语言文化。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东北亚地区民众的汉语言文化需求问题。

东北亚地区的汉语言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主观倾向性很强,总是强调“我想让你知道什么”“你应该知道什么”,没有充分认识到东北亚地区各国受众的愿望、意图和心理认同是接受漢语言文化的基础。目前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更多关注的是“主流文化”,忽视受众作为主体的真正汉语言文化需求,比如俄罗斯受众大多数人关心中国的传统节日语言文化,日韩受众由于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能更关注的是现代新型的汉语言文化,比如,微信文化、新词新语等,而不是与他们国家几乎同根同源的节日文化。所以,不同的受众对汉语言文化的需求不同,我们不能重复传播,特别是忽视受众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

(二)改进汉语言文化在东北亚各国的传播方式。

目前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的传播方式以传统传播方式为主,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为主要的汉语言文化传播方式和方法。但是,随着网络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涌现。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应该与时俱进,运用新的传播方式,传播汉语言文化。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汉语言文化传播,更应不断更新和探索新的方式。

(三)文化产业不够发达制约着汉语言文化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

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汉语言文化市场,所具备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应该积极投入该地区的汉语言文化市场建设中。所有跟汉语言文化传播有关系的一系列文化产业,都要大力提倡和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下汉语言文化在东北亚地区传播的策略

(一)加大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交往力度。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虽然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面临着一定的异域语言文化阻碍,但是,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异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要寻求各国异域语言文化的共同之处,使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能在各国语言文化交叉地带找到共同点、认同感。

(二)强化中国文化产业对东北亚地区事的影响力。

我国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在广播、电视、演出等方面涉足得比较广泛。但是,对于网络文化产业、动漫文化产业等新兴的、能够被年轻人驾驭的汉语言文化传播方式关注得比较少,今后要加强这一方面建设。

(三)创新汉语言文化立体的传播方式。

创新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同时,发挥自媒体传播汉语言文化的作用。在大数据下传播汉语言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时的汉语言文化传播方式。大数据下我们能够了解东北亚各国汉语言文化学习者的需求,快速加强汉语言文化的传播。

(四)创造来华留学教育的良好环境,推进东北亚各国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建设。

随着东北亚各国练习的加深及我国“汉语热”的逐渐升温,国外的汉语学习者人数逐渐增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日趋完善,更加注重汉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求外国汉语学习者掌握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同时,要加强汉语言文化教学。汉语言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甚至影响其汉语交际使用能力。

六、结语

探讨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在周边国家传播的路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问题,为保护和利用东北亚地区的汉语言文化传播资源,为促进跨国语言文化经济合作提供学术支持。在东北亚共同体的建构中,我们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与互动,基于语言文化认同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地缘认同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经济贸易往来,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我们要充分尊重东北亚各国人民特有的差异性和地域性语言文化特色,使汉语言文化的传播与东北亚各国人民的语言文化融合,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

注释:

①崔岚.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J].侨园,2005(3).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丁世良,等.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东北亚地区倡议一带一路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定位研究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空间研究*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地方议会交流之旅——关于参加第七届东北亚地区地方议会议长论坛并访问韩国忠清南道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