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立高中使命陈述中的21世纪技能目标

2020-11-16 02:13王书涵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陈述世纪框架

王书涵

摘   要:21世纪技能在美国学校中如何落实一直备受关注。文章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30所美国公立高中的使命陈述与《21世纪学习框架》关键词的重合度進行分析,从微观层面研究美国公立高中办学理念对《21世纪学习框架》目标实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约93%的学校在使命陈述中提及重合关键词。根据编码频次,在21世纪技能部分,学校关注学术与认知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核心科目与主题部分,关注数学和科学,以及关注公民素养与全球意识;在支持系统部分,关注学习环境。

关键词:21世纪技能 使命陈述 美国公立高中 文本分析

一、问题提出

(一)引言

21世纪初,《学校需要什么工作:美国2000年SCANS报告》(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 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指出,“尽管学校努力适应社会的新需要,但由于缺乏清晰、统一的指导,学校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方法,其所能满足的企业组织的需要与今日格格不入”[1]。该报告旨在督促学校进行变革,以培养能够满足未来职场需求的人。

美国21世纪学习合作组织指出,为了适应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学生需要掌握最关键的能力。2009年,该组织修订了《21世纪学习框架》(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以下简称《框架》),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框架》中出现的21世纪技能被认为是美国的“核心素养”。目前,该《框架》的目标被美国20个州的学校融入课程实践,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世纪技能在学校中的落实情况一直受到关注。然而,在课程教学之外,极少有研究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意识形态对21世纪技能即核心素养落实的关注。

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是学校顶层设计中对办学目的的正式表述,是研究学校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2]。陈建华认为,“对于我国中小学校长来说,使命陈述就是其办学理念的正式表述”[3]。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学校的使命陈述对应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中的办学理念。由于使命陈述是美国学校在进行认证时必须提交的材料,因此在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各要素中,使命陈述属于直观性强、普及度和认可度高的因素。

本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框架》中的关键词在美国公立高中的使命陈述中如何体现,来阐释美国学校的使命陈述如何践行对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研究意义

办学理念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则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指导,影响学校成员对教与学的态度。使命陈述不仅是学校办学目的的正式表述,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与学校对学生的素养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圣保罗中学(St. Pauls School)原校长迈克尔·赫斯切菲尔德(Michael Hirschfeld)阐述了学生素养要求与学校使命陈述之间的关系:一个好的使命陈述应该有明确的学生素养培养指向,包含5~8个可测量的素养目标[4]。这意味着在诸多有价值的素养中,学校会挑选办学理念最认可的一部分来编写使命陈述。因此,在使命陈述中出现的素养将是最受学校关注的。诺特丹大学教授戴维斯·詹姆斯(Davis James)对高校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比起没有相关使命陈述内容的学校,使命陈述中包含明确的道德和品质素养描述的学校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5]。由此可见,使命陈述对学生素养的要求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

之所以认为两类文本会有内容上的关联与重合,是由于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统一性。其一,目标群体重合。使命陈述面向的美国高中学生,归属于《框架》的目标群体。其二,设计目标相似。使命陈述普遍描述希望学生获得怎样的能力、素养,以在社会上立足;《框架》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为此对能力提出要求。其三,均表述了实现目标的方式。使命陈述会介绍学校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以达成目标;《框架》核心科目与支持系统是帮助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途径。例如,美国的缅因数理高中(The Maine Schoo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和理工磁石学校(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gnet School)的使命陈述包括“关注数学与科学”及“强调创新思维与领导力的培养”,与《框架》的核心科目及21世纪技能目标有所重合。又如,西格内彻中学(Signature School)和诺斯赛德大学预科高中(Northside Colleg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其使命表述关注全球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框架》中的21世纪技能目标重合。

因此,初步的观察也反应了两者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总体来看,对两者的重合度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美国高中的发展如何受到《框架》的影响,并分析美国公立高中在教学之外,是否有其他途径来落实《框架》的目标。在大量研究着眼于教学实践如何推动核心素养的实施的同时,关注意识形态层面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拓宽对《框架》目标落实渠道的认识。

二、两组对照文本——《框架》与使命陈述

(一)《框架》的具体内容

《框架》分为21世纪技能、核心科目与主题、支持系统三个部分。其中,21世纪技能涵盖三个方面: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性与自我指导、领导力与责任感、社会和跨文化能力、生产力与胜任力)、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信息通信技术、媒体素养、信息素养)。核心科目包括英语、艺术、经济、数学、科学、地理等11门课程;主题部分包括全球意识、公民素养、理财素养、环保素养和健康素养。支持系统包括标准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和教学、学习环境四个部分。

(二)使命陈述的内涵

使命陈述也称“使命宣言”,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随后在不同领域的组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教育领域的学者对其作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无用,因为大多数使命陈述措辞含糊不清、华而不实[6]。人们对高中学校使命陈述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被这类观点影响。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清晰的使命陈述能够展现组织活动的范围,有助于成员明确组织的活动目标;使命陈述还能对成员起到激励作用,并向非组织成员传递本组织的特点、价值,甚至历史。使命陈述的支持者表示,每一个组织都应当明确自己的使命,这样才能明确组织的目标与任务。这一行为的必要性随着组织规模和影响力的提高而提高。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参考《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美国公立高中排名数据,在排名前50的公立高中里选取了30所作为样本。该排名的依据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成绩、学术水平评估测试(SAT)成绩、大学预备课程数等指标。出于回避分歧的考量,样本高中的名次不纳入本文的关注范围。使命陈述的内容都从高中的官方网站上获取。由于排名前50的公立高中有部分学校并未将使命陈述展示在官网上,因此本研究所选取了30所比较明确地呈现了其使命陈述的学校。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有几种方式适合分析类似文本:使用软件分析关键词的词频,采取文本分析法对文本进行编码,构建分析指标以量化文本。由于两个文本含义复杂,且内容不完全对应,单纯统计词频意义不大,故笔者选择文本分析法。文本分析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试图以经验理论来界定分析单元,以人工编码将文献中的内容量化分析,得出有社会科学意义的研究结果”[7]。本文试图通过人工界定、编码的方式处理样本学校的使命宣言,并与《框架》进行对照,以探索两者隐藏的联系。

由于研究目的是了解《框架》中的目标在使命陈述中如何体现,笔者将《框架》中原有的主题——21世纪技能、核心科目与主题、支持系统作为一级编码。笔者在参考《框架》中具体指标的同时,基于自身理解对文本进行编码,从而生成二级编码,其中包含现有编码与新生成编码。在使命陈述中没有出现的指标不作考虑。

四、研究结果

(一)21世纪技能

一级编码“21世纪技能”占重合部分的 50%(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公立高中的使命陈述与《框架》重合的主要部分是21世纪技能。另外,由表2可以看出,每条使命陈述中包含的21世纪技能关键词数量集中在1~2次,共17所。仅有2所高中的使命陈述与核心素养没有重合之处。这从侧面论证了美国21世纪技能在公立高中的办学理念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也就是说,即使排除教学活动的影响,大多数高中的使命陈述本身就在促进21世纪技能的落实。例如,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在使命陈述中写道,“在以个性、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和创新为特征的文化中,每个学生都将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8]

如对“21世纪技能”下的二级编码进行细分,可将学习能力、创新素养、科技素养、批判性思维归入“学业与认知发展”一类;将领导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归入“人际交往”一类[9];将责任感归入“人格素养”部分。

1.关注学业与认知发展能力

通过编码统计可以看出,“学业与认知发展”领域的素养最受美国高中的重视,频次高达32,可见高中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关注。然而,象征具体知识的核心科目(使命陈述中仅出现数学、科学、艺术)在重合部分中占比仅为14.2%①,远低于代表能力的21世纪技能。这似乎体现了使命陈述与《框架》中对于知识的忽视——从培养人才的方面来说,是知识让位于能力的体现。当然,这不是在说知识不重要,而是因为教育不仅要为当下培养人才,还要为未来培养人才,为尚未出现的职业培养人才。于是在这个技术愈发容易过时的时代,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在“学业与认知发展”领域中,批判性思维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消化、运用知识的基础;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创新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将知识转化、输出的水平。事实上,《框架》的开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的21 世纪技能应当具有两个基本内涵:它是一种高级技能或“素养”,它是知识与技能应用于21 世纪工作和生活情境的产物[10]。从上述分析容易发现,美国公立高中对学生将21世纪技能进行创新应用有较高的期许。

2.相对忽视信息、媒体技能

样本学校的使命陈述中并未提及信息通信技术(ICT)技能,其中不排除文本容量有限,且ICT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被重视的缘故,但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培养ICT技能并非学校治学的主要目的。尽管在美国高中相对不受重视,但不可否认,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科技不断地革新与推进,如果被时代潮流抛下,就无法享受时代进步的福利。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学生需要认识到媒体对21世纪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并保持正确的使用态度,然后学会获取、分辨、评估信息,同时能够合理地使用获取的信息。这些要求正对应ICT的含义,因此《框架》将其列入21世纪技能范围。有新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学生就有新的技能需要掌握,保持学习的能力与热情是立于时代前沿的根本。

3.关注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

人际交往能力和責任感也在公立精英高中的特别关注之列。沟通与合作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我,有效地识别、接收外界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互通,并能够在团队中发挥正向作用,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职业环境中应当具备的非认知性素养[11]。同时,使命陈述中还强调领导力这一品质,此处的领导力不仅指领导他人的能力,也代表自我领导的能力。如格温内特数学科学和技术学校(Gwinnett School of Mathematics,Science,and Technology)让学生参与策划和推行优质学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12]。责任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素养,也被一部分学校所强调,如华盛顿国际学校(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School)将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视为使命之一。[13]

(二)核心科目与主题

1.关注数学和科学,忽视文科课程

核心科目包括11门科目,然而30所高中的使命陈述中仅有数学、科学、艺术出现,其中数学和科学占比高达90%。所有样本中没有提到人文学科。如托马斯·杰斐逊科学与技术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宣称他们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于数学、科学和技术的学习环境[14]。这其中不乏所选学校多以理科见长的原因,但排名前列的公立高中大部分侧重于理科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在各使命陈述重视理科的现状下,《框架》的核心学科却有过半属于人文学科,这样的差别或许正说明美国想要“重申”人文学科的价值。

近十年来,人文学科遭遇了世界范围的冷遇,它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差距有目共睹,人文专业录取人数逐年下滑。佛罗里达州时任州长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直言:“我想把钱花在STEM学科,让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人类学家。”高校和就业环境的大格局自然会对高中的教学侧重点有所影响,如迈克尔·德巴基健康职业高中(Michael E. DeBakey High School for Health Professions)的使命陈述表示:“我们通过提供卓越的科学、技术、工程课程,为学生在全球社会中的竞争、领导和成功做好准备。”[15]

但是,人文学科始终有其不变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它在《框架》中受到关注的原因。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人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它鼓励着人们解决生活中复杂的道德问题。

2.关注公民教育和全球意识

在帮助学生学习应对现实生活的5个主题中,公民素养和全球意识在使命陈述中频频出现。公民素养受到关注与美国的公民教育传统有密切的联系。自美国成立起,教育就被赋予了培养公民的使命:促进知情的、负责的、人道的公民的发展[16]。美国人有这样的共识:一个社会能否保持自由与幸福,和公民的品格息息相关。史蒂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在使命陈述中提到“实现他/她作为一个有爱心的世界公民的最大潜能”[17]。此外,全球意识的编码频次还要高于公民素养,这同样是公民教育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要求。美国的公民教育从此开始关注全球意识的塑造。如国际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向学生传播文化欣赏和全球公民意识[18]。全球意识的概念为在认识、分析社会问题时,能立足于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思维方式。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能既维护国家利益,又不被狭隘的民族观局限[19]。总之,公民应当做到“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

(三)支持系统

1.关注学习环境

从表1可看出,在五个支持系统中,样本高中对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最为重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诺斯赛德大学预科高中(Northside Colleg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关注“教师、行政人员和社区领导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0]。建构21世纪学习环境对高中来说是必要的,因为学生的需求和任务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学生是独立的思考者、合作学习者、多任务承担者与数字化学习者。他们对获取信息的速度抱有较高的期望[21]。另外,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也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适应特殊需求的学习环境。

2.相对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制定评价标准

尽管教师专业发展、制定标准、评价等支持体系没有在使命陈述中得到太多体现,但它们的重要性是得到广泛认同的。尽管随着教育思想的革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握者与灌输者,而且转变为学习的辅助者,“以学习者为中心”也逐渐成为教学的特点,但在影响学生学习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评价机制有助于学校监管、调整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为升学、就业、终身学习做好准备[22],因此,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为依据。新的教学评价理念还要求拓宽评价的范围:一方面,评价重点从学科知识转为思维、合作等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开始成为评价的主体。研究显示,自评得分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23]

注释:

①根据表1,使命陈述中仅出现数学、科学、艺术三门核心科目,其频次总和为20,且全部重合部分频次总和为141。两者相除可知核心科目在重合部分中占比为14.2%。

参考文献:

[1]U.S. Department of Labor, Secretary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 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 A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EB/OL]. (1991-06-01) [2020-01-08].https://files.eric.ed.gov/fulltext/ED332054.pdf.

[2]STEMLER S E, BEBELL D, SONNABEND L A. Using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s for reflection and research[J].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11, 47(2):383-420.

[3]陳建华.论学校教育哲学及其提炼策略[J].教育研究,2015(10):60.

[4][9]熊万曦. 美国英才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研究——基于使命陈述的文本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6(5):109-114.

[5]DAVIS J H, RUHE J A, LEE M, et al. Mission possible: Do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s work?[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 70(1):99-110.

[6][7]熊万曦. 美国公立学术性高中使命陈述的文本分析——基于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前100位高中的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16, 28(2): 111-117.

[8]Whitney High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9-06-28) [2020-01-08]. http://whs.rocklinusd.org/index.html.

[10]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

[11]王瑋. 中美学生核心素养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12]Gwinnett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4-06-28) [2020-01-08].http://gsmstptsa.com.

[13]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7-03-21) [2020-01-08]. https://www.wis.edu/about/mission.

[14]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sion Statement [EB/OL]. (2012-05-13) [2020-01 -08].https://tjhsst.fcps.edu/about.

[15]Michael E. DeBakey High School for Health Professions.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4-09-06)[2020-01-08].https://debakeyatqatar.org/about-us.

[16]高峰. 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 26(5): 55-60.

[17]Stuyvesant High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3-01-15) [2020-01-08]. https://stuy.enschool.org/apps/pages/index.jsp?uREC_ID=126631& type=d&pREC_ID=251661&hideMenu=1.

[18]International Academy. Mission Statement[EB/OL].(2015-04-07) [2020-01-08].https://www.iatoday.org/about-us/missionvision-statement.

[19]聂迎娉,傅安洲. 全球意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探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5): 176-180.

[20]Northside Colleg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9-05-25) [2020-01-08].https://www.northsideprep.org/pdf/Program_of_ Studies_2019-2020.pdf.

[21][22][23]邓莉,彭正梅.通向21世纪技能的学习环境设计——美国《21世纪学习环境路线图》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5):11-21.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陈述世纪框架
张山营镇:党建赋能建起“最美冬奥小镇”
框架
Which Is Important?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