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龄单身女性择偶研究

2020-11-16 05:51郭溢吕世辰
山东青年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龄城市

郭溢 吕世辰

摘 要:大龄单身女性群体在广义上是指27岁以上的未婚女性。为了了解该群体的择偶标准、择偶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别从调研情况、样本基本情况、择偶标准、择偶实现四个方面对回收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龄单身女性群体并不像人们刻板印象中均为“高收入、高学历”的典型代表;她们更多的是希望寻找到与自己在家庭背景、收入情况、学历水平、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匹配的伴侣。

关键词:城市;大龄;单身女性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目前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期,这也决定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会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新时代女性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在提高、参与社会劳动人数的比重在增加,经济收入水平提升,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人们的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数量庞大的大龄单身女性群体应运而生。研究该群体的择偶状况,能够了解到当下大龄单身女性的择偶标准,从而有的放矢地寻求解决大龄单身女性婚配困境的解决途径,同时,在新时代展开的相关研究能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符合社会发展现实的思路,丰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研究方法

利用网络平台,对全国的大龄单身女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9份,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回收率为98.62%。同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中寻找研究的突破口和创新点。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择偶标准

1. 27—30岁之间的单身女性对未来伴侣的外在形象要求高

将大龄单身女性的年龄作为自变量x,将对未来伴侣的外貌要求、身高要求、身材要求作为因变量y,探讨女性的年龄大小与其在择偶时对外在形象的要求高低之间存在的关系。从外貌层次看,超过半数的女性对于外貌的要求都处于中等标准,对于男性的外貌要求最高的女性是年龄在27-30岁之间的女性。详见表3-1。

2. 大龄单身女性更倾向经济情况与自己相当或优于自己的男性

将调查样本的月收入作为变量x,将对未来伴侣的月收入作为变量y做交叉分析可得:月收入在5000以下的单身女性更希望伴侣的月收入在自己之上,若在5000-8000是更为理想的选择;月收入在5000以上的单身女性更希望伴侣的月收入能与自己相当,对于伴侣的月收入高于自己并没有十分强烈、严格的要求和意愿。

3. 大龄单身女性对未来伴侣的家庭完整情况更为关注。

从调查资料来看,大龄单身女性对于未来伴侣的家庭经济水平要求并不高,水平一般即可;但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伴侣能处在一个完整家庭当中,占比达到59.96%。

4. 大龄单身女性更青睐年龄相当的伴侣

以样本的年龄为自变量x,以对未来伴侣的年龄期望为因变量y做交叉分析,发现任何年龄阶段的大龄单身女性都更青睐年龄相当的伴侣,而年龄较小的27-30岁的受调查对象对男性的年龄要求最低、也更能接受男性年龄偏大的情況。详见图3-1。

5. 大龄单身女性普遍介意未来伴侣有过婚史

以样本的年龄为自变量x,以是否介意您的未来伴侣有过婚史的问题为因变量y做交叉分析。从调查的五个年龄段来看,最介意未来伴侣有过婚史的人群为27-30岁的单身女性,其中表示非常介意的人数占比为36.99%,超过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最不介意未来伴侣有过婚史的人群为43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她们选择“不介意”选项的人数占比是最大的,达到了29.79%。

(二)择偶实现

1. 大龄单身女性的恋爱技能

将谈恋爱的次数作为自变量x,找到合适伴侣的难易程度作为因变量y做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没有谈过恋爱的调查样本反而认为找到合适伴侣的难度更大。

找到合适的伴侣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大龄单身女性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恋爱经历的大龄单身女性要开始一段自己比较满意的亲密关系会更加困难一些,而这种困难主要来自自己的主观意愿。那么,想要让大龄单身女性脱离当前的择偶困境,可以先从提升她们的恋爱技能开始。

2. 大龄单身女性在寻找伴侣时是否应主动出击

通过了解受调查对象没有找到合适伴侣的原因,认为是主观原因,也就是自己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有156人,占比31.08%;认为是客观原因的,包括男方条件的不尽如人意 、父母亲戚方面的各种原因、社会大环境的种种影响分别占比27.89%、15.54%、24.30;也有6个受调查对象给出了一个人挺好;学习为主;没想找;太宅,没时间交际,再加上有点怕和异性相处;心理准备不足;不相信任何人的答案。

受调查对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因素却无不反映出大龄单身女性在择偶方面的被动。要摆脱婚配困境,大龄单身女性要做的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寻求合适的伴侣。应该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变被动为主动,各种各样的困难都会有解决的办法。

3. 大龄单身女性应具备积极乐观的择偶态度

以本次调查对象的年龄为自变量x,以一直找不到符合标准的恋人会产生的行动为因变量y做交叉分析可知:年龄在27—30

岁之间的单身女性选择绝不将就的人数最多;30岁以上的女性更倾向于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结婚;43岁以上的单身女性选择一直单身放弃结婚的选项占比是最大的,可以看出她们认为自己寻找合适伴侣的机会已经不大。

综上所述,更多的大龄单身女性还是希望能有一段丰富美满的婚姻而不是选择孤身一人度过余生。尽管年轻的单身女性更受欢迎是残酷的现实常态,但大龄单身女性只要能够更加乐观的看待择偶问题,还是可以大大增加自己寻找到合适伴侣的可能。

三、 思考

大龄单身女性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与我国社会的转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促使有结婚意愿的大龄单身女性结婚成家。

1. 社会的宽容程度应该提高

伴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增加,结婚年龄较过去推迟也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更何况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职场的立足晋升等因素让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她们的生活压力、压缩了她们寻求伴侣的时间。我们应该对超出社会认同适婚年龄的单身女性多一些宽容的态度,不歧视、不嘲笑,支持每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

2. 婚恋市场应该更加规范

当前的婚恋市场鱼龙混杂,人与人之间的匿名性强,“红娘”的话语也并不完全可信,想要找到知根知底又符合心意的合适伴侣也并不容易。如果相关的规则制度能够建立明确,“红娘”这一职业的基本素质、工作职能能更加清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就能够提升,婚恋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3. 开设婚恋教育相关课程

在大学课堂开设婚恋教育的相关课程,能帮助青年群体系统的学习有关婚姻恋爱的种种知识,学会两性间彼此的迁就体谅,从而形成符合当代社会潮流的健康的恋爱观、婚姻观,单身女性群体就不会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显得被动,而是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自己掌握主动权,从而早日寻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伴侣。

[参考文献]

[1]迟舒文.浅谈中国当代女大学生择偶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04):51-52.

[2]贺晶,黄琳庆,刘列夫.“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浅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04):223-224.

[3]赵树勤,陈洁.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06):72-77.

[4]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7

[5]威廉·J·古德.《家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0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社会学与法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猜你喜欢
大龄城市
大龄女也该有春天
大龄单身女的囧途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