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维度理论下中美残疾人问题的比较研究

2020-11-16 08:44李倩芸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李倩芸

摘要:残疾人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学科视角下的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出发,对中美残疾人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有利于揭示出中美残疾人文化的差异,为促进残疾人与非残疾人的跨文化交际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残疾人问题;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198-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34

一、引言

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殊乃至弱势群体,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可避免地有着或多或少的困境。因此,如何看待并对待残疾人成为文明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和了解,本文借助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对中美残疾人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研究,对比中美两国看待和对待残疾人的模式,挖掘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促进社会大众更多地关注残疾人面临的文化困境,为残疾人群体与非残疾人群体存在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寻求一定的启示。

二、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维度理论是由著名的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提出的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一个框架。霍夫斯泰德在其著作《文化之重》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维度理论。一开始霍夫斯泰德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取向分为四个基本维度,通过彭迈克对中国价值观的调查和研究,霍夫斯泰德也把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应用于研究跨文化,从中归结出他第五个维度。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指社会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淡薄的社会,人们只顾及自己及其直系家属。而集体主义社会就是人们一出生就在强大而紧密的为他们提供终生的保护的集团之中,而他们反过来也毫无疑问地忠诚于自己的集团。(霍夫斯泰德,1996)

2.权力距离,指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程度,指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权力大的人和权力小的人之间不平等的程度。“权力距离大”的文化里等级严格,权力分配集中。反之则等级不分明,更强调地位和机会的平等。

3.不确定性回避,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模棱两可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规避的大小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成員对未知所持有的态度及舒适程度。

4.刚性倾向和柔性倾向,指社会是否对“攻击性”、“武断”等男性特征的赞赏,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在具有“男性主义倾向”的文化中,人们敬佩成功的人,在具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文化中,成功并不值得炫耀。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它代表儒家思想的教育与影响,按其特殊的含义,这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长远观念抑或短期观念。

(司马云杰,1990)指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成员对于长远效果或短期收效的偏好程度。

三、中美残疾人问题对比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对“残疾”的定义如下: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受到限制或有所缺乏,而这种活动对一般人来说,是可用正常方式或在正常能力范围内做到的。(赵军,2012)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全球出现了不少的残障军民,中美两国作为主要的参战国,残疾人数量和比例也居世界前位,但中美对于残疾人看待和对待残疾人问题的态度却有所不同。

根据文化维度理论:

1.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维度上,美国文化属于典型的推崇个人价值至上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国文化则属于典型的社团价值至上的集体主义文化。在对待残疾人的问题上,由于文化维度的不同,在中国,就家庭内部而言,当家里有残疾人出现时,一方面会被视为家庭的耻辱或者出于对家庭成员的保护,另一方面,在家庭外部,也会有对残疾人过度保护的倾向,对残疾人的帮助往往是通过设立残疾人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来进行的,一定程度上是将残疾人过度保护起来的一个群体。而个人主义导向下的美国,每个人都必须独立,人们强调自我尊严和个体幸福。在家庭内部,人们乐观地把家庭中有人残疾看作是挑战,在家庭外部,50年代以后,美国废除了特殊学校制度,还采取各种方法鼓励残疾人出门学习和工作。

2.在权利距离的文化维度上,中国是高权力距离文化的代表,侧重权势关系;而美国是低权力距离文化的代表,侧重平等关系。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往往将残疾人群体归结于较低的社会等级,而美国文化背景下,权力距离较小,社会等级结构不明显,人们对于残疾人群体与非残疾人群体的并无特定区分,而是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看待。美国人相信人人生来平等,残疾人和非残疾人都是一样的,都享有一样的权利。(王丽皓,2014)

3.在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维度上看,我国属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的国家,而美国则属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低的文化。我国的文化价值观下,社会往往侧重于将群体与非残疾人群体分

离而鼓励残疾人的奋斗精神。而美国地区较低的不确定性规避,使得美国人更倾向于残疾人群体的社会参与,因此,美国的残疾人文化群体基本上融入了非残疾人这个主流文化群体。

4.在刚性倾向和柔性倾向的文化维度上,美国文化具有男性主义倾向价值观,一个依靠自己,尤其从底层奋斗成功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崇拜,再加上美国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个人英雄更是受到尊崇。虽然中国文化也具有男性主义倾向价值观,但是中国文化同时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残疾人群体,更多的不是期望其成为个人英雄,而推崇其成为幸福公民。

5.在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的文化维度上,中国文化属于长期取向,美国文化属于短期取向。中国文化倾向于做长期规划和投入,强调长期性的承诺,关注未来的最终成果。改革开放后,制定了对于残疾人事业的一系列“五年”规划纲要,目的是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但是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进程较为缓慢。而美国作为一个短期导向的国家,更加看重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即时利益。在世界无障碍运动的倡导下,从1968年起相继颁发《建筑物障碍法》、《康复法》、《航空运输无障碍法案》、《美国残疾人法》、《康复法修改法案》以及《老年人和残疾人选举无障碍法案》等多部法律,为美国无障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及时开展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保护残疾人的即时利益。

四、残疾人跨文化交际研究展望

中美的残疾人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管理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通过文化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于残疾人问题存在着一个过度保护的态度,对于残疾人的就业、教育、法律及生活保障方面更加侧重于从政府帮扶的角度进行解决,这一方面促进了残疾人保障事业另一方面削弱了残疾人的自尊和独立性。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下,其注重个人主义,自我奋斗的文化倾向,以及权力距离大,弱不确定性回避,刚性倾向以及短期导向,使得美国对于残疾人群体的态度存在着鼓励其平等参与社会分工,支持其独立发展的“自由式”政策,但同时也为其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制定一系列详尽的法律体系。其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值得学习借鉴,包括無障碍设计立法,无障碍设计科研与教育,无障碍建筑,城市无障碍系统。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其无障碍环境建设既有多层次的立法保障,又进入了科研教育领域;各种无障碍设施既有全方位的布局,又与建筑艺术协调统一,同时给残疾人、老年人带来了方便与安全,堪称世界一流水平。(张谊,2003)

对于解决我国的残疾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对于残疾人的文化价值倾向,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设施的基础上,切实地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度,把残疾人当成平等、独立的个体看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会他们在社会中生存的技巧,使他们能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其更加从容地投入与非残疾人的互动关系之中,帮助他们有效地与主流文化对接,减少“残疾人”这个名词带给他们的不安,提高他们的意识表达能力和自主性。

五、结语

针对世界普遍存在的残疾人问题,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文化维度的五个方面,发现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也是导致对待残疾人问题不同态度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方法对残疾人这个课题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对残疾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视角,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可以在对比的基础上对残疾人问题做出一定的交流借鉴,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群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减少其与非残疾人群体的文化隔阂,帮助残疾人群体更好地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Hofstede.Culture's Consequenc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0.

[2]霍夫斯泰德.跨越合作的障碍-多元文化与管理[M].尹毅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4]赵军.跨文化交际:认知差异与文化语言习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

[5]王丽皓.运用中美电影比较中美对待残疾人的态度[J].电影文学,2014,No.600(3):38-39.

[6]张谊.中美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比较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3,20(3):91-94.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因素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的体现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