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文化”的魅力

2020-11-16 08:44彭亚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激活规范培训

彭亚莉

摘要:农村演艺业起源于民间“草根文化”,由文化基础较好的乡镇、村庄孕育萌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区的“草根文化”由自发到自觉,由自娱自乐走向市场,逐步发展壮大,从自己的地界向周边广大农村辐射,并最终形成欣欣向荣的局面。

关键词:农村演艺市场;草根文化;激活;规范;培训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9.138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9-0206-02

一、激活农村演艺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扶持力度,搭建发展平台

“草根文化”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17年以来,鼎城区利用乡镇与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契机,进一步改善文化阵地建设,总投资达1.3亿元。目前,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均建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仅去年一年全区就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广场60.4万平方米,人均面积达3.25平方米,22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全面免费开放。

同时,强化政策支持。区里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区建设的意见》《鼎城区2011-2020文化发展纲要》《关于支持和打造文化品牌建设的决定》《公共文化示范项目创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公共文化设施的大跨步提升,为“草根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宽阔舞台。

(二)以繁荣为目标,倡导百花齐放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目前,从区到乡镇一级普遍成立了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分管,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处理日常事务。草坪、周家店、尧天平演艺团体较多的乡镇,在村一级也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由专人具体负责,出台措施,繁荣发展农村演艺业。

二是壮大演艺队伍。积极支持民间艺术能人办团组队,投身农村演艺市场。据统计,全区现有各类农村演艺团体有200多个,11300多名演员大多是当地农民,他们常年走乡串户,演出超过1.5万场。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民间演出团体刚兴起时,发展环境不是很好。从2008年起,区文化主管部门把优化演艺环境摆上了重要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环境的宽松,演艺业的潜力被激发,令人欣喜的变化开始出现。

(三)树立品牌形象,引导健康发展

针对农村演艺业初步繁荣后存在的节目单调、内容庸俗、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一是加强管理,确保导向。通过举办演艺团体培训班,加强对演艺人员的文化和法律知识教育,帮助提高艺术质量,引导健康发展。区里对每个民间艺术团体登记造册,在内建立了诚信档案,对外公布了监督电话,及时了解每个艺术团体、每名从业人员的现实表现,对不良从业人员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牢牢把好节目质量关。二是悉心指导,提升档次。区里制定了《鼎城区文化人才建设培养规划》、《鼎城区文艺贡献奖奖励办法》,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关心文艺人才的工作与生活状况,用事业留住人才的腿、用感情留住人才的心。

(四)给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发展活力

区花鼓戏剧团、电影公司、影剧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全部实行转企改制。各文艺院团通过实行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活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演艺团体纷纷下到农村谋求发展,更多的团体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尝试走向市场,实行职业化、产业化经营。

二、给农村演艺业带来的变化

(一)净化了农村文化市场

当前的农村演艺业总的来说,普遍具有内容比较健康、导向正确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看演出成为一种时尚,相应地留连、沉湎于落后文化活动的农民越来越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活动的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可以说,农村演艺业的发展增强了群众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扰的能力。前些年,我区草坪镇“地下六合彩”一度抬头,部分群众深陷其中,危害极大。镇党委、政府安排艺术联合会编排专题节目,宣传“地下六合彩”的危害,对审查后出演的节目,每个给予2000元奖励。许多群众看过节目后深受教育,自觉远离“地下六合彩”。

(二)传承了民间乡土文化

农村演艺团体的存在源自乡村民俗文化,又传承并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等。随农村演艺业的兴起,许多过去已经销声匿迹的文艺形式又开始复苏,并呈现繁荣的态势。

目前,我区的农村演艺业已经形成了周家店镇民间铜管乐、尧天坪镇舞龙舞狮、斗姆湖镇腰鼓、草坪镇歌舞等特色品牌,三棒鼓、渔鼓、地花鼓、围鼓、窗花剪纸、手工刺绣等百花齐放的局面。新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提高了农民致富能力

一些具有表演天赋的农民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当起了职业演员,出场费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全区就有多家演艺团体年收入达40万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团体占总团体数的65%。草坪镇60%以上的男女青年都有登台表演的一技之长,600多人从事专业演出。全镇通过引进项目和资金,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0多万元,仅文艺演出一项就使全镇人均增收120元。此外,许多节目的内容涉及农技知识和实用技能,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广大农民群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四)凝聚了家乡的发展合力

农村演艺团体带着浓浓的家乡情四处演出,把许多在外人士的心联在了一起,支持家乡建设的人越来越多。新政策的宣讲,新成就的展示,新举措的推行,能够很快地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拥护。一些演艺团体长期在外闯荡,但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只要有机会,逢年过节都要回来义务为乡亲们奉献一台精彩的歌舞表演,并积极组织献爱心活动。草坪镇于2007年启动草坪北路和北大桥建设,通过演艺平台,许多在外工作和创业的老乡了解到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后,纷纷给予支助,短短几天就收到捐资37万余元。在花叶港和兴隆街通村公路建设中,不仅当地村民積极筹资,在镇外发展的私营企业老板伍育刚和陈先玉,就分别捐资10万元支持家乡修路。

三、做大做强农村演艺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农村演艺业尚处于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培育。要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培植壮大农村演艺业。

一是要建立演出扶持专项资金,对艺术性、观赏性较强的高雅演出和地方传统戏、特色剧目实行场次补贴制度,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走向大众。

二是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对部分传统文化节目实行重点扶持。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演艺院团探索采用演出季度制、月票制、通票制和会员制等多种方式培育和扩大观众群体。

(二)抓住乡土特色,突出社会公益

农村演艺团体要经济效益,也要社会效益,要靠传播先进文化赢得市场。所以,要研究、制定切合农村演艺业发展实际的规定和办法,促進其发展和繁荣;帮助成立行业协会,维护行业权利,加强行业自律;研究开发乡村旅游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鼓励以历史文化遗产、现代文明风尚等为内涵和背景,创作、编演乡村旅游和生态观光之类的演艺节目,传承优秀的民间民族文化;多搭舞台,多给平台,引导其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演出,促进健康发展。特别要在挖掘、继承、创新民间文化上动脑筋、下气力,在节目中融入更多的民俗元素,使文艺表演变得清新活泼、雅俗共赏。要以乡镇文化站为基地,以普遍性、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促成农村演艺业提升规模和档次。

(三)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准入机制

由于现在农村演艺业的进入门槛低,有的地方甚至没有任何门槛,三五个人一吆喝就可以组成一个草台班子。再加上从艺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庸俗低俗节目充斥市场,给演艺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克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市场,促进演出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节目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对进入演艺业的人员设置门槛。推行专业资质考核认证,艺人实行持证上岗,从而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和思想素质;

再次,是对民间演艺业进行合理布局,一村一品,突出地域特色,形成独特魅力,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

(四)组建演艺集团,加快产业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经营人员缺乏的局面,可以引导演艺团体联合起来成立集团公司,重点扶持一批演艺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农村演艺集团。逐步形成由集团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跑市场,签合同,实行订单制,避免相互之间乱杀价,扰乱农村演艺市场。通过集团公司的龙头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行业竞争力,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激活规范培训
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
规范汉字书写
从创新探索到立法规范
规范汉字书写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