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11-16 06:55张国茂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8期

张国茂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需要教师用心去培养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德育教学的理念,将激励性语言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优良品质。

关键词:激励性语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进度,缺少对学生的德育,没有将语文教育的作用扩大。由此,本文将针对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具体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教学情景,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缺乏鼓励学生的意识,师生间缺乏互动及沟通,课堂学习气氛较差,容易导致部分学生缺少学习热情。由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互动式教学模式,为开展激励教学提供空间,帮助小学生培养学习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教师可结合本文内容,巧设课堂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如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文章后,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父亲和母亲在评价巴迪的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若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便会明白,不同点在于父母的观点和意见,而相同点在于父母都很爱巴迪。教师可提醒学生“同学们,正如巴迪所说,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接受母亲鼓励的同时,还会得到父亲的批评。”“在大家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样如此,大家要能分辨父母及教师的爱及鼓励。”由此提醒学生鼓励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其明白在接受鼓励的过程中,不能骄傲,为鼓励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就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对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引用“精彩极了”来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而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则引用“糟糕透了”来激励学生,摆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教学秩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此类似的课文还有许多,教师可结合教学进度,定期结合教材,对学生开展激励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二、在课后習题批改及点评过程中,以激励教育为主

对小学语文教育而言,预留及批改课后作业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主要表现为包办式批改、象征性批改等不良批改方式,更有甚者,拒绝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很难从作业中获得激励与进步。人们常说“批改作业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应重视这一过程,在批改及点评过程中加入激励性语言。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学弈》一课时,本文属于经典的文言文内容,教师在预留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安排学生背诵全文或预留部分书面作业。教师可由这两种作业形式入手,对学生进行激励。首先在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的过程中,可安排学生依次上讲台进行背诵,做到检查范围全覆盖。在学生背诵过程中,若出现明显的紧张症状,即脸红、流汗等,教师应利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沟通,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如“开头部分背得非常棒,老师相信你已经完成了任务,只要你能克服紧张情绪一定可以流利地完成背诵的,期待你下一次的表现。”若学生在背诵过程中不存在紧张等负面情绪,却因粗心而导致背诵错误,教师可提醒学生“细节是决定一件事情成败的关键,学习与做人一样,一定要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对于书面作业,教师可在批改过程中标注错误点,并结合学生问题为其写下具体批注,批注内容主要以激励学生为主。由此,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既可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能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三、结合肢体动作,提高教师的亲和力,让激励教育更具实用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少会用肢体动作来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仅凭语言及文字很难形象地表达激励内容。由此教师应摆正观念,正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以便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我最好的老师》一课时,文章通过作者对怀特森先生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独特教学方式的肯定及对教师的感激之情。由此教师可为学生预留课堂讨论话题,即“大家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在学生讨论之后,由学生依次上台进行讲解说明,在其讲解完成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个鼓励性的拥抱,并结合语言鼓励学生“你的表现非常棒,一定要继续努力。”当然教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可用点头、微笑,及竖起大拇指等行为方式,对学生作出鼓励,帮助其提升信心。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的认可及关爱,有利于缓解师生间的关系,提升激励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激励性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实践中教师可用在课后习题批改及点评过程中,以激励教育为主,可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教学情景,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肢体动作,提高教师的亲和力,让激励教育更具实用性。

参考文献:

张红艳.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642(22):11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