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中之星”评选活动助推综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2020-11-16 06:04李后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2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管理课程改革

李后鹏

【摘要】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家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重要举措。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经过五年的精心设计和实践论证,终于创建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具有本地区和学校发展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这套体系中,课程改革是支撑,诚信建设是保障,计分评价是核心,过程管理是基础,星级评价是动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主要从这五个方面介绍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诚信建设;计分评价;过程管理;星级评价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家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重要举措。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自2015年9月以来,坚持和完善“润泽·知行”特色课程建设,打造符合地区和学校实际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东中之星”评选活动,助推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至今已有五年,取得显著成效。

一、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五育并举

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一整套既能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要求,又能体现地区和学校发展特色,既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能促使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形成自身个性特长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支撑。学校经过五十多年的倾力打造,特别是近五年来结合国家新课改精神进行重塑加工,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润泽·知行”课程体系,力求通过“水乡文化,润泽教育”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目的。该体系分为五个板块,一是“润心·立德”课程,主要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团校、党校、学生干部培训、团队建设、公益服务、纪律教育、文化传承与交流、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校本课程;二是“润知·博学”课程,既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也包括了阅读节、外语节、人文类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生涯规划等校本课程;三是“润身·健体”课程,既包括体育、广播操、眼保健操等国家课程,也包括体育节、阳光体育、体育类社团活动、体育技能培养与认定、心理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校外安全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四是“润艺·尚美”课程,既包括音乐、美术等国家课程,也包括艺术节、微电影节、书法、艺术类社团活动、艺术体验活动、艺术特长培养与认定、校外艺术实践等校本课程;五是“润行·求实”课程,既包括通用、信息、综合实践等国家课程,也包括研学旅行、校外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社会调研、劳动实践、水乡新韵、学科特色活动、科普教育、信息技术实践探究、科技创新实践探究、创客活动等校本课程。

二、加强诚信建设,确保公正有序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也是将思想品德摆在第一位。在一个人的德行中,诚信又是最为珍贵的品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以诚信为前提,要求提供的佐证材料真实可信,没有任何弄虚作假行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只有人人信守承诺,才能换来彼此信任,社会才会因为诚信无欺而和谐美好;只有每所学校重视诚信教育,每个学生坚持诚信填报,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对于升学考试才有实际意义,社会才能源源不断获得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为此,学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诚信建设,以此作为“真评价”的保障:一是成立综合素质评价监督检查委员会,建立诚信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依规对弄虚作假者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加强诚信教育,通过校会、级会、班会、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等阵地进行宣传,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故事会、演讲比赛、团队辅导等活动,使学生将诚信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与全体师生签订诚信填报承诺书,要求教师承诺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价,严格以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现有證据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每个学生,决不弄虚作假;要求学生承诺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要求进行材料的上报与填写,保证上报的材料与填写的内容均为本人真实获得或经历,在材料的准备与经历过程中不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在为他人作证明的时候,保证材料证明信息的真实性。四是建立公示制度,将综合素质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规章制度以及相关人员等予以公示,增强评价工作的透明度。还将不涉及学生隐私的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和评价结论予以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确保材料及结论的真实可信度。

三、分级分类计分,兼顾全面个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新时代人才,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将千差万别的各种学生培养成适应这种需求的人才,就是要培养既全面发展,又有一定个性特长的学生,而这也就是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学校打造适合的课程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而且需要学校打造适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激发学生既追求全面发展,又追求个性特长的内在动力。为此,学校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设定为“基础项”,侧重广度,用以激励学生追求全面发展;同时又根据地区的水乡文化和学校的师资条件设定了“拓展项”,侧重深度,用以激励学生追求个性特长。“基础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5个大项,每个大项又分为5个小项,共有25个小项。每个小项的满分值都是4分,每个大项的满分值都是20分,“基础项”五个大项满分值100分。“基础项”每学期末评价一次,每个小项评4分、2分或0分,不能评作其他分数。“拓展项”是“基础项”的深化或延申,与其25个小项进行对应,对应的项目有多有少,1-5个不等。每个“拓展项”的评分与“基础项”不同,最低评0分,最高分没有限制,上不封顶,以此体现个性特长培养永无止境的本意。以“思想品德”第5项评价标准为例:“基础项”规定,学生“参与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讲座、活动,或与境外友好学校交流2次及以上。”可评4分;参加1次,可评2分;从未参加,评0分。而对应的“拓展项”有两项,第一项规定,学生“参与学习弘扬传统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讲座、活动,或与境外友好学校交流,有合格的参后感,每次加2分。如有参赛获奖,校级一、二、三等奖个人项目分别再加3、2、1分,集体项目分别再加1.5、1、0.5分,如不分等次,按二等奖加分,区级翻倍,以此类推。” 第二项规定,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熟练解说或掌握至少一项本地的传统技艺,如咸水歌、疍家传统小食制作、黄阁烧肉传统制作、麒麟舞、香云纱、广绣、九王庙的传说、梅郎与布娘传说等等。熟练解说每项1分,掌握每项2分。”

四、落实写实记录,强化过程管理

写实记录是指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记录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客观描述参加活动的具体事实。写实记录需要提供佐证材料,比如重要活动的过程记录、活动作品、研究报告、论文、照片、录音、录像、证书和奖状等等。写实记录能约束学生行为,督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学生对照评价标准扬长补短,不断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和学有所长。写实记录既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之一,也是后期对重要观测点进行计分评价的重要依据。为此,学校设计并印刷了《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方便学生随时记录。除此以外,学校还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督促和帮助学生在家里的电脑里建立了个人成长文件夹(U盘备份),文件夹里又根据评价标准细分为5个大项,25个小项。学生每参加一项相关的学习和活动,不仅在档案上予以记录,而且还将相关佐证材料储存在该文件夹里。当省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开放时,再指导学生将这些写实记录及其佐证材料录入平台。为了督促学生做好写实记录,学校指导各班级成立了“班级综评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组员则包括了2名任课老师、班级家委会正副主任和4名主要班干部。该小组平时负责定期审阅每个学生在纸质档案、电脑(或U盘)和信息平台上填写或保存的写实记录和佐证材料,学期末则督促学生整理档案和自我评分,然后对此进行审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评分,最后交由班主任进行认定,确定每个学生的计分评价,包括“基础项”和“拓展项”两类项目的每个小项分、大项分和总分。

五、开创星级评价,发挥榜样力量

学校开创的星级星类评价是一个体系,纵向分为3个星级,分别是“班级之星”“年级之星”和“东中之星”;横向分为18个星类,分属综合素质评价的五个方面。思想品德方面的星类有“爱国爱校星”“管理奉献星”“文明守纪星”“传承交流星”;学业水平方面的星类有“学业优胜星”“深学研习星”“博学明志星”;身心健康方面的星类有“体质健康星”“体育竞技星”“安全素养星”“阳光活力星”;艺术素养方面的星类有“艺术体验星”“才艺特长星”;社会实践方面的星类有“社会学习星”“劳动实践星”“实践学习星”“创新求实星”。以上17个星类都属于个性特长星,另外还设了一个含金量最高的“全面发展星”。每颗星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比如,“爱国爱校星”就要求学生“牢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积极参加学校升国旗等爱国主义仪式和法治教育、国防教育等活动,积极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有合格的参后感。关心学校、爱护学校,规范自身言行,珍惜学校荣誉,努力為学校争光。积极要求进步,参加少年团校或青年党校学习,顺利结业。”

星级星类评价是在计分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每学期末举办一届。评价程序如下:

1.评选“班级之星”。评选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基础项”满分值是100分,总分名列班级第一名者,直接评为该学期本班“全面发展星”,如第一名有多人并列,则在这些学生中选择“拓展项”总分最高者。如,仍有多人并列,可以组织演讲并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第二步,“基础项”总分名列班级第2-18名者获得参选本班各项“个性特长星”的资格,成为各项“个性特长星”候选人;如有重分,则根据“拓展项”总分予以确定,高分者得。第三步,班主任和“综评小组”根据“拓展项”的分项合计分及其班名在这些候选人中评出该学期本班各项“个性特长星”,也就是根据每个候选人的实际特长和表现进行评选,让选出的“个性特长星”真正实至名归。如重分较多,可以组织这些候选人根据其评分最高的项目自主选择心仪星类,参加班内竞选演讲,然后让全班学生投票决定。当选“班级之星”的学生如实填写《广州市南沙东涌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星级星类评审表》,并交给“班级综评小组”和班主任分别填写相关意见。最后,班主任将各“班级之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佐证材料和评审表交给级长。

2.评选“年级之星”。平时,级长领导“年级综评小组”指导、组织和督促各班按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落实各项工作,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及时上报给“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联合解决。学期末,级长组织“年级综评小组”对各班上交的“班级之星”材料进行评审,选出一定数额的“年级之星”候选人,召开全级师生大会,组织候选人演讲和师生投票,产生18名“年级之星”,每星各1人,在年级内部予以表彰宣传。最后,级长将各“年级之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佐证材料和评审表交给“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

3.评选“东中之星”。“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对各年级所交的“年级之星”的档案和佐证材料进行审查,选出一定数额的“东中之星”候选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和投票活动,最终评选产生18名“东中之星”,每星各1人,在学校各处宣传栏公示1周。学生和老师均可对“东中之星”拟定名单进行监督和提出反对意见,如名不副实,则取消其当选资格,补选他人。

“东中之星”是学校颁发给学生的最高荣誉。学校在每学期末对“东中之星”颁发奖杯或奖牌,并通过学校“星光大道”走廊、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网站、校报、广播站对他们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内容包括“颁奖词”“主要荣誉”和“我的故事”,最终汇编成书,永载学校史册。除此以外,学校还优先推荐“东中之星”参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组织的各类优秀学生评选活动。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东中之星”评选活动已经被学校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品牌,身为东中学子,无不以当选“东中之星”为目标,无不以当选“东中之星”为荣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东中学子发奋图强,努力追求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适应新时代新课改要求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学校目前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学校所建设的这项工程,课程改革是支撑,诚信建设是保障,计分评价是核心,过程管理是基础,星级评价是动力,缺一不可,自成体系。这项工程已然经过五年的实践检验,培育了一批更有自信、更有本领、更有担当、更接地气的新时代岭南学子。学校将一如既往在综合素质评价的道路上探索实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为国家和本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管理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