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应用

2020-11-16 02:11瞿硕
数码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职

瞿硕

摘要:中職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传统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文章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阐述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概念,分析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的应用意义,并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的应用途径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岗融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中职生专业水平。而通过将课岗融合教学理念融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可以保证中职生学以致用,在具体工作岗位中实现“零距离上岗”。基于此,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概述

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教学、实践具有紧密的联系,“课岗融合”就是职业教育、岗位实践经验相融合的发展模式。通过课岗融合式的理论课程学习,可以保证中职生直接就业上岗。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将教学融入岗位,发展与合作企业互惠互利的活动,全方位了解企业需求及岗位要求,分模块、分项目设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内容,促使中职生全方位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岗位细节,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操作。

二、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应用意义

1.激发中职生学习动力

基于课岗融合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可以根据日常岗位中技术人员可能遇到的工作场景,进行体验式情境设置,激发中职生认同感,促使其真正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价值。并督促其将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了解自身知识探索方向,激发学习动力。

2.增强中职生就业自信

由于课岗融合理念下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内容制定、校本教材开发、教学手段应用均紧密围绕着职业技能发展变化,较为注重课程教育前瞻性、实用性,可以促使中职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同时掌握现今时代最前沿技术,增强中职生就业自信,为中职生适应多变的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3.拓展教育者实践视野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应用,可以让教育者了解到最前沿的行业需求、企业需求及计算机组装维修技术,拓展了教育者实践视野,为今后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让教师深入企业,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对应岗位真实需求,接触最新技术、产品,最大程度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为中职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三、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教学的应用途径

1.前期调研

考虑到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处于基础课程地位,为了确定课岗融合教学方向,教师可以在前期开展岗位调研。即与其他计算机教师、专业教师及合作企业沟通,对近两年计算机专业中职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岗位、本地人才市场近半年发布的邻近地区有关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类人才招聘信息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可知中职院校学生从事与《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相关的岗位主要有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办公室计算机操作岗位、计算机机房和微机室操作管理及维护岗位、软件编程岗位等。根据市场岗位调查情况,教师可以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课岗融合定位调整为培养从事计算机应用、管理维护及网站管理、多媒体程序开发能力的中等职业学历层次的技术人才。

2.中期实践

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已经成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涉及了计算机硬件设备性能指标、选购策略、性能指标及计算机系统设置、操作系统安装、组装步骤、系统优化、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及处理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对中职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岗位过程,进行课程目标、内容、手段的系统化设置。

首先,在基于课岗融合的课程目标设置时,教师可以要求中职生对计算机各部件具有感性认识并理性了解各部件功能、特点。同时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作业标准规范完成计算机相应部件检查、拆卸、诊断、常用工具软件安装、病毒查杀、备份文件恢复及任务记录反馈等项目。

其次,鉴于课岗融合教学特殊性质,教师可以面向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即将每一个岗位工作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培养中职生完整的岗位操作思维、独立问题解决能力。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材,结合《计算机(微机)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教师可以设计“硬件参数与性能检测”、“安装操作系统”、“DIY计算机硬件选购及组装”、“计算机安全防护”、“磁盘分区及备份数据”、“设备故障及维修”等几个岗位任务。以设备故障及维修为例,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主板故障及排除、声卡修复、显示故障修复、CPU故障修复等故障处理实践。

最后,以岗位内容为导向,以计算机各硬件识别、装机流程及各硬件安装方法、装机中存在故障检修为重难点,准备十字形螺丝刀、热导硅脂等工具及计算机维修手册、计算机组装教室、其他硬件配置,由教师带领中职生在识别教材中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前提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社会实践等方面,掌握计算机硬件安装及故障维修技能。

3.后期考核

在实践作业结束后,为了促使中职生了解自身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课岗融合教学优势,教师可以真实性评价观为依托,系统化构建课岗融合教学评价体系。即以促进中职生职业能力发展为目标,在考察中职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程度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中职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更加真实、全方位的评价学生。教师可以基于学习任务真实、评价标准真实、评价信息真实、评价环境真实、评价方式真实、评价内容真实方针,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三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及一定权重。其中自评涉及了技能层面(自主探究能力10分、创新能力10分、人际交往能力10分、动手实践能力10分)、知识获取(知识目标达成度20分)、学习态度(合作态度5分、学习准备态度5分、出勤5分、纪律5分)、学习成果(任务完成情况10分、作品展示10分)几个方面内容;小组评价涉及了合作情况(合作态度20分、交流15分、配合默契度15分)、作品质量(任务完成情况25分、作品创新性25分)几个方面内容;教师评价主要为教师主观性评价,分值为100分。在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后,教师可根据阶段教学情况,不断寻找与课岗融合教学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为中职生终身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服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二十一世纪,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技能型“蓝领”成为就业新宠,但在中职生高就业率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专业完全不对口、“跳槽”频繁等。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内容,切实应用课岗融合教学模式,将课程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中职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规避“教育性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海阳.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00(03):190-190.

[2]方杰.中职计算机维修实训课中的微课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158-159.

[3]王珂.课程项目化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8,000(021):229-229.

猜你喜欢
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
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中职升本”升学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中职与自考衔接问题谈中职会计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