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16 02:11黄埕瀚
数码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应用

黄埕瀚

摘要:当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时,可以被用在盘点医疗资产、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定医疗设备报告等方面,以此发挥出诸多好处。本文以此为背景,针对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医疗设备管理;应用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致使医疗设备也在推陈出新,虽然这些设备在救治患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为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单设岗位,安排专人对这些设备加以管理。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步推广和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并且,其对于医院的整体管理工作而言,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此点,医院的管理人员需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借以达到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目的,从而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一、信息化系统应用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目的

当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中,应当做到下述几个方面:为了同医院信息安全的总体策略相符,安全防护等级需要高于实际业务的应用系统;为了避免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风险,要确保系统的运行始终处于安全状态;应当满足医院关于信息安全的相关标准;做到安全管理与安全保护措施同样重要;安全防护强度应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要求。

(一)移动监管实时数据的方法

针对信息会在内外网间流动的特性,需要使用“隔离装置”加以隔离;为了确保用户身份具备唯一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应严格认证用户登陆时所使用的终端和个人身份;从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将现有的信息系统分别划分成为终端、边界等不同层级,并做好各层级的安全设计工作。就系统的物理安全和数据安全来讲,需要满足的具体内容则要参照《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第三级防护要求予以实施。

(二)移动监管实时数据的具体原则

为了保证数据资源管理工具维持平稳运行状态,以及业务数据具备较好的安全性,相关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应当以避免应用系统被破坏、谨防信息网络出现瘫痪、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时的安全性等为原则。

二、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现状

当前,在国内医院中普遍运用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商品购置软件、合作开发软件、HIS系统中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块。

就HIS系统中的医疗设备管理模块而言,该模块属于一种静态资产管理模式,其主要的存在意义是: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及出入库加以管理,但无法满足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需求。并且,在现今市面上常见的医疗设备管理软件中,多数均难以符合医院的实际业务要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系统开发人员不了解医院的实际管理流程,在设计系统时,只注重功能的全面化,以此为使用者增添了许多无意義的工作压力。当下,医院内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张同信息技术服务商实行合作开发的模式,并且,该模式已经成为了信息化系统研发工作中的主流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充分借鉴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还结合了服务商在IT技术方面的相关优势,因此,这也是医院的医疗设备得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途径。不过,其中的弊端也十分明显,即服务商不会将所有的技术都教授给医院内部的相关人员,比如,系统的后续维护等工作内容仍需依靠服务商,这就导致该项工作的及时性与可靠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更为严重的一种情况是,后期,服务商可能会有转型或是解散的风险,从而使得核心技术人员不再受雇于该企业,进而为系统的长期使用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信息化系统实际应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表现

(一)盘点医疗资产

现如今,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内的医疗设备也需要经常进行更新,这就导致医院每年都会购入大量的医疗设备,以此增加了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盘点工作量。考虑到不同医疗设备在工作用处、操作办法等方面可能会存在着较高的相似度,因此,相关人员在过去,使用人工管理方法进行资产盘点时,只能逐个翻看每个设备的型号来区分设备,从而完成盘点工作。此举不仅会花费较多的人力和大量的时间,还会使得盘点工作缺乏规范性与精确性。倘若使用信息化系统完成盘点工作,则可以从系统中及时调出设备的采购、维护、淘汰记录,并通过该记录完成资产的比对与盘点。并且,在此过程之中,借由该系统的自动运算与汇总功能,除了可以显著降低发生错盘、复盘情况的概率,还能避免进行盲目盘查,以此提升了盘点工作的精准性,极大的节约了盘点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而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以往,就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而言,通常会采取人工录入信息的工作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在执行过程中却极易显现出较多弊端,例如,在工作的前期阶段,工作人员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录入,而后,用于核对的时间同样较长,并且,还可能发生错录、遗录的情况,从而导致医疗设备在后期的维护、盘点等需要运用到设备信息的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进而不利于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不过,假设相关人员可以使用信息化系统开展该项管理工作,那么便可为医院内的每台设备粘贴一张内容统一的设备卡,以期通过扫描设备卡的方式,完成设备档案的录入与后续的报表制作工作,继而避免出现档案录入失误的情况,最终达到显著提升档案录入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且,相关人员在后期进行医疗设备的管理时,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查看有关于设备的各项记录信息,以此不仅有利于节约翻阅记录的时间,还能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度。同时,为了便于后续维护、使用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将设备结构图、安装图等内容录入进动态档案库之中。

(三)制定医疗设备报告

医疗设备在进行日常的故障维修与保养时,均会留有相应的记录,这些记录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型号、使用时长等,以此便于后续形成一份医疗设备报告。不过,无论是维修工程师或是考核工程师,其在制定报告的实际过程中,多会觉得各项需要记录与查询的信息内容十分繁琐,因此,他们并未能按照报告的具体制定要求予以完成,这就导致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丧失了良好的时效性。不过,当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该项工作时,相关人员则可以直接从系统中查找到所需的设备信息,并使用系统对维修的次数与费用等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获得客观性的维修指数。除此之外,相关人员还能直接使用从系统中导出规范化的工作报告写作模板,借以帮助自身完成医疗设备管理报告的制定工作,并以此指导有关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四、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重点

虽然,当信息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时,可以明显提高该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此过程之中,有关人员也需要通过主动翻阅相关书籍、查找互联网资料等方法,树立起信息化意识,并积极提高信息化水平,从而做好系统的后续更新与维护工作。同时,从医院的角度出发,也应当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各类培训活动,借以有效提升其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水平。除外,为了保证信息化系统可以在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首先,相关人员要做好系统的及时更新工作,以此保证信息化系统能同现阶段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其次,各位维护人员需紧密观察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待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学会解决并加以总结,以期在确保信息化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同期,还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化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以期促使信息化系统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强,顾超.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06):72-116.

猜你喜欢
信息化系统应用
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安全防护
信息化下废旧物资的可靠性管理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