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寓意与手法分析

2020-11-16 06:08张浩泉孟晓燕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7期
关键词:讽刺傲慢与偏见改变

张浩泉 孟晓燕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奧斯丁的代表作,本文侧重于讲这本著作的大概内容,并就她的寓意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讽刺;傲慢;偏见;改变

引言

众所周知,《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讲述了四对恋人的婚姻爱情故事:伊斯林和卡洛蒂讲实惠、找归宿的结合,丽迪雅与威克汉姆轻佻与放荡的结合,简与彬格莱宁静与温和的结合,和最值得称赞的便是达西和伊丽沙白摆脱傲慢与偏见后的结合。

书中的所谓「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小姐伊丽莎白的精神弱点。一个眼光锐利,一个机智聪明,但却都难免于人性的弱点的纠缠。他们在一次的家庭舞会上初次见面,却因对彼此的印象不佳,一个态度傲慢,另一个心怀偏见。第一个印象先入为主,又加上女人们在旁闲言碎语,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另外,达西善良真诚的品性,所以对于他所认识的人的品性有很高的要求。他很少说话,说话时也总是带着评论家的语气,贝内特一家的几个姐妹在他眼中是没有高贵可言的,所以他的性格有一些偏激。非常自信的他在受到伊丽沙白的数落之后,逐渐明白了自己性格的弱点,所以后来也变很随和,而且说话做事彬彬有礼。他的性格的突变是爱的结果,是因为他对伊丽沙白的爱,爱的挫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从而实现了质的飞跃。伊丽莎白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因此她不受常人的束缚,她开始喜欢的并不是达西,而是风度翩翩、实际上却行为恶劣的威克汉姆产生了爱慕。然而她不断地成长,她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自己的理智中不断成熟。她曾对达西说过:”我们的性情非常相似,我们都不爱交际,沉默寡言,不愿开口,除非我们会说出话来语惊四座,像格言一样具有光彩,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这思想上的一致,才会在婚姻中受到阻碍,同时也是因为这才促成美满的婚姻。

这部小说中通过班耐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作品至今被閱读,仍使人们津津有味,它所反应的各种社会人物形象和风气耐人寻味,更是它所蕴含的高超的写作手法。下面说说他的出彩之处。

1.讽刺意味浓厚,运用了大量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展现人物性格

诸多西方小说语言充斥着幽默诙谐的内容,然而幽默不仅仅是为了引读者发笑,还是一种达到特定语言效果的作用,展现出作者的创作风格。而奥斯汀就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展现了这种高超的讽刺与幽默技巧。小说戏剧性构思与讽刺元素运用地恰到好处,例如班内特先生与自己的妻子在思想意识与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矛盾,作者没有直接在小说中描写了班内特先生的态度,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太太的矛盾冲突融入故事情节之中。“我看我没有那个必要了,你带着女儿们一起去就行了,要不然直接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也许会更好点,因为你的姿色根本不亚于她们其中任何一个,你一去,没准彬格莱先生会看中你呢!”

2.为增强小说语言视听感,大量使用白描、议论等手法

简·奥斯汀多数情况下运用白描的手法去展现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简单的人物对白尽管在多数时候显得稍显苍白无力,但是却可以真实地展现出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坐拥上万家财的阔太太和阔佬爷们的鲜明形象,而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小说增色不少,也成了小说一大特色。在《傲慢与偏见》中,班内特一家中的女主人班内特太太不仅智商不高且不学无术,很多时候还喜怒无常,经常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神经衰弱。刚开始,她急着想要认识彬格莱,并且希望摆脱朗格太太的介绍,然而最后彬格莱与简的婚事难以更改的时候,班内特太太又想赶紧与朗格太太坐下来好好谈谈,并且一直夸赞对方人品如此高尚,她的侄女们也是中规中矩的好女孩,作者在这里使用语言矛盾冲突生动地描写出班内特太太的人物性格,之前说她们容貌如此难堪,如今又违心地说自己如何喜欢她们,这些语言都能够展现出班内特太太虚伪的性格。

3.人物个性化的对话语言,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奧斯汀擅长运用人物之间的对话去突出性格之间的矛盾性,构成语言的张力,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并且也可以深化了思想情感,烘托了主题,也奠定了小说整体的讽刺意味。例如达西在舞会上对伊丽莎白说,“伊丽莎白小姐,今晚您是不是特别想跳一段苏格兰舞蹈啊?”“我压根就没有想去跳苏格兰舞蹈,你这样的语气分明是在挑衅我,蔑视我!”伊丽莎白听到达西傲慢的语气,毫不客气地予以还击。之后格莱小姐刚要提到苏格兰小调,听到苗头的达西赶紧补了一句,"我真没有那意思。”他傲慢的态度掩饰不了内心想要讨好伊丽莎白的内心,然而伊丽莎白听到之后,只是用简单的“低级趣味”和“藐视”两个词语来否定其献殷勤的行为。作者对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也进行了不同的语言对话的描写。例如,高贵上流社会的人物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修养,就会使用一些文雅的词语进行对话,语言中也不会充斥着尖酸刻薄的内容,侧面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地位与形象。

简·奥斯汀在对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塑造上可谓使用了最为精湛的语言,展现出了她对人性最为透彻而深入的理解,每个篇章都能够展现出她的智慧与幽默,让读者感到“光彩夺目”,回味无穷。作者让我们了解到真正的讽刺艺术,是让读者们在笑声中看到作者尖锐矛头的指向。“讽刺在人物形象刻画与情节推动方面都会起到关键性作用。”这种艺术创作一方面是对前面文学创作技法的继承,一方面又有奥斯汀的创新之处,凸显出自己文学创作特色。所以,我们称其为奥斯汀式创作也不为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讽刺,让《傲慢与偏见》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经典小说作品,至今屹立于文坛中,闪耀着绚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张浩泉(1999.12-),男,山东郯城人,汉族,建筑专业。

孟晓燕(1999.6-),女,山东沂南人,汉族,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讽刺傲慢与偏见改变
新世纪以来国产歌舞电影典型案例分析
华盛顿?欧文短篇小说中的艺术赏析
赛博批评视角下对英剧《黑镜3:白色圣诞节》的解读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浅析鲁迅《我的第一个师傅》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