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0-11-16 02:20韩静叶剑春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技术

韩静 叶剑春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虚拟仿真软件在该课程中的优势和实践意义。课题组在精炼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了一种借助proteus软件进行虚拟仿真教学的模式,并引入到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proteus;模拟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 TN71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5-0051-02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排除故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很高,加上课程内容枯燥、晦涩难懂、不直观、公式复杂,导致学生初学时常常不知所措,因理解深度不够而无法灵活运用,更谈不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因此,学生都把这门课称为“魔电”。

另一方面,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一般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形式。理论教学基本上采用多媒体课件加教师讲授的形式,难以创设具体的学习环境,学生没有参与感,使得本就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更加枯燥乏味。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演示,再由学生操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由于实验电路都是现成的电路板,学生只能验证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所得到的认识还是浮于表面。

最后,学生在校学习时缺乏工程实践方面的培养,等到了工作单位自然不具备工程实践设计的能力,还得重新培训。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为适应当前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课题组对这门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操作,删掉了难以理解的深层理论,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一)精炼教学内容,采用项目驱动法

“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经过了重新整合,章节安排采用项目驱动法。每个项目都以一个设计性实验为统领,先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并让学生完成基础电路的仿真,即验证性实验;然后进入设计性实验的学习和操作,包括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仿真。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就构成了师生间的互动,相互启发,排除故障,最终完成设计题目。

(二)虚拟仿真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最好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常常无法实现。即使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由于学生操作所需时间太长,会影响整门课的进度。所以,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来仿真电路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折衷的、效果显著的办法。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说明proteus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教学演示功能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调节图1中的RV1,就能调节基极电流,进而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将RV1从最大值调节到最小值,放大电路依次工作在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通过示波器可以看到截止失真、正常放大、饱和失真的波形。

2.分析比较功能

若想比较不同放大电路的性能,还可以更换三极管的型号。假设图1电路的输入信号为us=5sinωtmV,RV1的取值为80kΩ,此时的ui和uo波形如图2所示。根据图示波形可以算出电压放大倍数约为Au===50。更换三极管型号后,输入信号还是us=5sinωtmV,RV1的取值还是80kΩ,此时的ui和uo波形如图3所示。根据图示波形可以算出电压放大倍数约为Au==≈47。

实践证明,相对于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言,学生的参与度和成就感大大提高。他们必须主动思考、讨论、尝试才能完成仿真任务,收获自然要大得多。学生普遍反映,仿真软件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他们不走神了,愿意钻研電路了。

3.系统建模与仿真功能

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自行设计有实用价值的电路,比如:模拟运算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等。在实训阶段,可视学生水平布置不同的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创新并做出电路板。

实用电路的设计需要经过“系统分析与建模”“模型仿真”“调试测试”三个步骤。这个过程虽然艰苦,但是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钻研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排除故障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补充说明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

1.学生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往学生想要做实验只能去实验室,而实验室是公用的,并且周末和下班时间都不可能对学生开放。有了仿真软件,学生就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时随地学习。

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操作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后,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刚开始的“照猫画虎”,到后来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步步深入到模拟电路中去,有反思、有比较、有改进。尝到成功喜悦的学生更有自信了。

2.引入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对于实现零安全事故、降低实验成本有极大好处。过去,学生由于对原理吃不透,担心引起安全事故,做实验时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尝试。现在,既不必为每个实验制作电路板,也不用担心损坏设备和元件,学生就敢大胆尝试更多的电路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仿真技术有这么多优势,但是并不代表用真实元器件进行操作的实验室实验被摒弃了。实验室实验才是最真实的实践环境,电路工作时出现的各种故障才是最真实的实践效果。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能让学生体会到实践和理论之间的距离,领悟到的经验和教训才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根本。

三、总结

在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将虚拟仿真技术适当地引入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非常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6):1-4.

[2]徐秀妮,赵丽.虚拟仿真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8,29(5):26-29.

[3]刘文斐.基于虚拟仿真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34(1):34-41.

猜你喜欢
模拟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探讨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应用研究
基于Xenserver的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建设
关于语音放大器的识图
基于VR技术和知识情景化的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模式研究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