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魔笛》中帕帕基诺咏叹调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分析

2020-11-16 02:17洪振翔
艺术大观 2020年23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咏叹调

洪振翔

摘 要: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作品,该剧融合了正歌剧、喜歌剧等音乐元素,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被传唱至今。剧中男主角塔米诺身边的配角帕帕基诺是推进剧情的关键人物。本文将以帕帕基诺咏叹调《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为例,从音乐结构、歌词、旋律等角度进行音乐分析,探究莫扎特在音乐作品中运用的创作手法;结合笔者自身演唱经验,总结出演绎形体动作表演较为丰富的作品时需注意的要点:把控节奏和力度的变化,提升控制气息的能力。

关键词:咏叹调;演唱分析;《魔笛》;《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3-000-03

一、《魔笛》創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1756-1791),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魔笛》是他生命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1790年,莫扎特与一位剧院经理商议合作一部歌剧,这位剧院经理擅长用德语上演通俗的娱乐喜剧,他十分了解维也纳观众的口味。莫扎特与经理都是“共济会”的成员,他们希望这部歌剧可以宣扬共济会的价值观,在经理撰写的脚本上随处可见庄严的宣告--平民和贵族本质上完全相等。这种思想呼唤理性和博爱。[1]

《魔笛》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埃及,该剧叙述了男主人公塔米诺在寻找真爱的过程中如何代表光明战胜黑暗的一方的故事,而男主人公身边不可或缺的男配角,就是那个滑稽、忠实、喜欢吹牛的捕鸟人帕帕基诺。这位男配角展现了幽默、世俗的人物形象,其夸张的表演方式、轻松的民谣式咏叹调以及得到爱情后表达喜悦心情的唱段,给这部原本颇为严肃的歌剧作品中增添不少喜剧色彩,可谓是该剧的点睛之笔。

二、咏叹调《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音乐分析

《魔笛》第二幕第六场里的《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是一首德国民谣风格的咏叹调。在该曲中,帕帕基诺没有通过考核,他向祭司索要了一杯酒,微醺的他感叹道:“美极了!棒极了!还想再来点什么--”,紧接着,他唱起了《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这首咏叹调。该曲的结构为并列二部曲式,全曲由两部分组成(见图1),音乐重复演奏三遍,三段歌词的结构大致相同。

全曲分为A,B两部分,音乐进行了三次交替循环。A乐段是一个带补充的平行乐段,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2],调性是F大调,速度为行版,全曲没有转调。在乐段起始时,上行跳进的主题动机,十六分音符的附点节奏以及循序上行的音型,再结合钢琴伴奏织体,可以让人感受到灵动轻盈、略带点淘气的音乐性格。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的音乐素材基本相同,但相对而言第二乐句会显得更加欢快,伴奏织体也更为丰满流畅,正如句中的歌词“噢!如此温顺的小鸽子将会为我带来满足和幸福!”,该句表达了更为激昂的音乐情绪。随着剧情的推进,帕帕基诺渐渐沉醉于自己想象的氛围之中:他正与这姑娘愉悦地共舞。

B乐段是A乐段的对比段落,相较之下音乐材料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速度为快板。从旋律、节拍、速度等音乐要素来看,这两部分的音乐形象似乎相差很大,但从演绎方式来看,两部分音乐的内部联系依然是存在的,避免了因为两段音乐材料变化过大而出现前后脱离的情况。B乐段与A乐段的调性相同,都是F大调,而B段的节拍由2/4拍转为6/8拍,速度由行板转为小快板。两个乐段音乐形象的变化,使得该曲的音乐情绪越来越饱满,生动地描绘了帕帕基诺对爱情渴望的情感以及沉醉在爱情幻想中的如痴如醉、无法自拔的艺术情景。B乐段的第二乐句达到了全曲的最高音,也是全曲的高潮。在曲中,帕帕基诺这样唱道:“我好像生活在那极乐世界里,感到无比的幸福”。B段结束于帕帕基诺高唱两遍“在那极乐世界里”的尾音中,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的憧憬,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三、咏叹调《一个小姑娘或是小妇人》演绎要点

演唱者要演绎好一首作品,需要准确把握其音乐风格,才能恰当地表现出角色的音乐形象。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充满乐观积极、高贵典雅的情感色彩,这种色彩在这首帕帕基诺咏叹调中也有所展现。笔者对该曲的音乐风格特点进行了探究,发现其有维也纳小咏叹调的韵味,特征很鲜明:音乐形象不复杂,篇幅不长,速度单一。因为这种小咏叹调结构简单,风格纯朴,不同于意大利正歌剧咏叹调专注于追求细腻的母音或紧绷拘束的音色。因此,演唱者要注重声音的流畅度,在演唱时打开腔体,保持饱满的状态。同时,因为该曲音乐结构简单,所以歌词的准确表达尤为重要,演唱者应注重咬字吐字的清晰灵活,结合多样化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在乐句与乐句之间自然快速地呼吸,保持好紧拉慢唱的歌唱思维和自如从容的状态,同时注意换声区音色的统一,才能把小咏叹调唱出大咏叹调的精彩。除此之外,笔者将从以下两个要点分享该曲的演唱体会。

(一)把控节奏和力度的变化

乐曲的律动感对其情感表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演唱者能否把控好曲中节奏和力度的变化,是演绎好这首咏叹调的关键。A乐段中2/4节拍和音乐力度mp展现了帕帕基诺灵动淘气的性格气质[3],当他唱道“他只希望能得到一个小姑娘或者小妇人”时,歌声要连贯而有律动感,音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圆润温暖的音色,无须过度夸张,以抒发帕帕基诺内心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在下一乐句中,乐音以级进的方式上行到小字二组d2,再下行到小字一组f1,音乐力度也发生了变化:从mp到mf,在c2(taub)音上力度达到f(见谱例1),在最高音处力度停留在mp,回到c2 音时力度又从mf转回mp,音乐力度随着音高上行逐渐增强,随着旋律下行逐渐减弱,这种情感与力度的变化能更好地表现出帕帕基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B乐段的节拍为6/8拍,速度为小快板,帕帕基诺的情感在此段中得到进一步的抒发。B乐段的音乐动机根据A乐段的材料进行展开,速度与节拍的改变使两段形成了鲜明对比。B段起始时力度为mf,随着旋律级进式上行,内在动力让音乐情绪持续高涨,不断加强的力度把音乐推向高潮,乐句结束在高音d2上。在演唱时,音乐力度的变化基本按照mf-f-ff-f-mf-mp循进,但在以下几处可做不同的演唱处理。第一处有三段歌词,帕帕基诺唱道:“啊!难道我不能赢得女孩子的芳心?假如有位美丽女子吻了下我,我将再次展示出我的热情。”演唱者可以尝试改变此句的逻辑重音(见谱例2),演唱时从强音(f)突然转到弱音(p)营造落差感,并且在弱音上延长(见谱例3),更为鲜明的强弱对比可以更好地表达出高潮乐句中的感情色彩。此外,全曲可以终止于mp力度之中,留给听众意犹未尽的感觉。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咏叹调
高山流水 颂知音
简述施光南生平及歌剧《伤逝》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