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巴赫《三部创意曲》No.1“C 大调三部创意曲”分析

2020-11-16 02:17王嘉阳
艺术大观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巴赫

王嘉阳

摘 要:巴赫《三部创意曲》在钢琴教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教学价值之高无法估量,本文针对《三部创意曲》中的“C大调三部创意曲”进行了详细的音乐创作分析,让众多读者在本文中可以了解到“C大调三部创意曲”的基础内涵及其审美意蕴,为未来更好地学习钢琴演奏、更好地学习《三部创意曲》打下坚实的审美基础。

关键词:巴赫;三部创意曲;C大调三部创意曲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3-00-02

一、作曲家及作品简述

(一)作曲家简介

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1750年)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1723年,赴莱比锡。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是巴洛克音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他的音乐不仅对巴洛克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除歌剧外,巴赫的创作涉及了巴洛克时期的大多数音乐体裁,他最初的创作都是符合他的具体立场的,他的作品可以分为:在阿恩斯塔特、米尔豪森和魏玛,他是一个管风琴演奏者,因此他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作品。在克莱顿,他没有创作教会音乐,而是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和器乐合奏作品,以及教学、家庭或宫廷娱乐音乐。在莱比锡早期,他的大合唱和其他教会音乐是最多产的时期,他重要而成熟的管风琴作品《古钢琴》也来自这一时期。由于他的宗教信仰,他的作品主要由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组成,具有严谨的观念、内在的情感和哲学逻辑的特点。他以路德新教圣歌和教堂风琴为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世俗情怀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因此,他的作品集主题与复调、和谐与对位、宗教与世俗、完美与创新于一体。此外,由于他不懈的努力,他借鉴他人的长处,融合了德、法、意等国的音乐元素。例如,德国音乐有着丰富的音乐思维和对位艺术。意大利弦乐,特别是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主题简洁,布局清晰和谐,节奏一致,法式大键琴质感生动,法国歌剧序曲色彩鲜明,对位节奏装饰,形成了一种既有个性又有国际特色的音乐风格。[1]

(二)作品簡介

《三部创意曲集》是 J.S.巴赫为后人学习复调键盘音乐而创作的作品,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巴赫音乐的魅力,而且可以提高后人的演奏技巧,提高后人对钢琴演奏中触键触音方式的理解,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在巴赫的复调作品中,无论是模仿、对位还是衬托,每个部分的重要性都是不同的。在注意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其他部分,《三部创意曲集》中声部各异的发展变化使得每个声部的力度和色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应该注意它是如何进来的,它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同时,在完成巴赫创意曲作品的学习后,就将进入体现巴赫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即对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学习。巴赫共创作了十五首三部创意曲,本文主要以《三部创意曲集》中的 C 大调创意曲为例,分析其所运用的复调作曲技法,从而深化对复调的学习。[2]

二、“C 大调三部创意曲”分析

(一)装饰音(参考版本为威拉德·阿·帕尔默编写的《J.S.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

颤音(Trillo)必须要从其上方音开始,可以由演奏者自由地加以诠释,可以在主音符时值内休止或在整个音符地时值范围内延续。任何颤音地最少有四个音。

颤音分为短颤音与长颤音。短颤音可细分为短时值的短颤音和长时值的短颤音两种。音的颤动的次数由颤音时值的长短决定。一般短时值颤两组,长时值则颤三组。而长颤音一般颤三组,节奏快慢在前后位置的选择由演奏者决定。在较长音符上的颤音可能占用音符的整个时值,或者在任何节拍的任一时段停止在主音上。除了此上两种颤音外,《J.S.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中还出现了带上行前缀的颤音(有时也称“上行颤音”)、带下行前缀的颤音(有时也称“下行颤音”)和预备颤音。[3]

带上行前缀的颤音前缀由两个音符组成,通常用在长音符上。在实际演奏中常常被演奏为“带上行前缀的下波音”。带下行前缀的颤音由四个音符组成,与回音有些相似。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被“带下行前缀的下波音”所替代。巴赫为预备颤音取名为“倚音和颤音(带下行倚音的颤音)”,在实际演奏中,倚音作为颤音的加长起始音符处理。

在C大调三部创意曲中共使用了8处颤音(Trillo)。分别在第5、6、7、9、10、14、15、19小节。其中,6 处为短时值的短颤音;2 处为长时值的短颤音。未出现长颤音。

(二)和声分析与调性布局

由C大调(1—8小节)转至G 大调(8—13小节)由dm过渡转至C大调(14—17小节)转至 F 大调(17—18 小节)转至 C 大调(18—21 小节)。在模仿与互换中实现转调,也通过两个连续的离调和弦进行无须中介和弦的直接转调。(如谱例15)

(三)段落划分

根据调性的变化和织体的呼应,本文将《C 大调三部创意曲》大致划分为 A、B、A三个段落。

第一段 A:1——8 小节,C 大调,织体以运动的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少量附点为主;

第二段 B:8——15 小节,G 大调,织体仍有运动的十六分音符,并加入了四分音符;

第三段 A:15——21 小节,细分为 15——17、17——19、19——21 三个部分。是由 C 大调转至 F 大调,再转回 C 大调,织体中出现第一段织体的上方四度模仿。(如谱例1)

(四)核心材料的演变

主题材料由上行八度音阶、环绕音型与三度音程、连续下行的四音列构成。

如谱例 1:

(五)三度“历音”

填补在两个三度间的经过音叫作三度“历音”。

在作品中未填补的三度“历音”共 2 处,分别在第一小节高音声部与第五小节低音声部。

(六)作品结构类型结论

作品为非严格模仿型追逐结构与核心材料型衍展结构。

(七)总结

《三部创意曲》与《二部创意曲》最早包括在 1720 年 J.S.巴赫创作的《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而作的键盘小曲》中,原标题并非为“三部创意曲”,而是Symphonies(交响曲)。交响曲则是指三声部自由对位的短曲,现在以“三部创意曲”闻名,如果三个声部同时出现时,在同一主题中,我们并不作力度变化,只通过声部的层次对比来突出主题声部,其他两个主题的声部按照“低声部其次,中声部最弱”的声部原则规律进行演奏。为了能让《三部创意曲》在根据当时音律系统调整的乐器上演奏,巴赫将其所选基本调性限制在与平均音律系统兼容的基本调中。所以,《三部创意曲》以上行音阶排列,共有 C 大调,c 小调,D 大调,d 小调,降 E 大调,E 大调,e 小调,F 大调,f 小调,G 大调,g 小调,A 大调,a 小调,降 B 大调,b小调十五首。

三部创意曲的主题往往第一次在高音声部呈现后,在中声部或低声部进行下四度模仿。本曲的终止音标志是左、右手同时完成的全音符整和弦,三个音符需要同时整齐的标出,并将和音以波音形式进行调整,为整首曲子的结尾增添上几分柔缓舒适的氛围,或为巩固调性,作曲家会选择下五度模仿。在《C 大调三部创意曲》中,作曲家运用了无中介和弦转调、连续离调和弦、阻碍式离调进行等和声运动,体现出巴赫超前的和声思维与创作才华。J.S.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逻辑严谨, 层次清晰。主题材料多次变化发展, 贯穿全曲, 充分挖掘了主题的深刻内涵。[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有关于巴赫《三部创意曲》中的《C大调三部创意曲》中的详细内容,通过分析《C大调三部创意曲》的装饰音、和声分析与调性布局、段落划分、核心材料的演变、三度“历音”、作品结构类型结论等等内容对于该曲进行了专业化的分析,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对于音乐的浅薄研究来为我国音乐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冀瑶.浅析巴赫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J].黄河之声,2020(03):63.

[2]席熙.巴赫三部创意曲复调技法分析——以三部创意曲BWV789为例[J].北方音乐,2015,35(16):57.

[3]冷佳.浅谈巴赫三部创意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4):62-65.

[4]威拉德·阿·帕尔默.J.S.巴赫二部创意曲和三部创意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巴赫
等候第七名囚犯
让人闻风丧胆的巴赫
我是听巴赫的
一个也不能少
一个也不能少
一个也不能少
一生都在争工资的巴赫
巴赫的故事
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
莱比锡的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