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壁画创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16 02:17熊瑛子
艺术大观 2020年23期
关键词:工艺创作材料

熊瑛子

摘 要:镶嵌壁画是一种兼具传统魅力和现代活力的公共艺术形式,在美化与装饰城市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鉴于其材料与工艺手法的特殊性,艺术家在进行镶嵌壁画创作时应该了解与尊重镶嵌材料的特性,灵活掌握料片的排列与拼贴方法,充分利用制作过程中一些即时的、偶发的灵感,不断地尝试、探索,提升镶嵌壁画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 镶嵌壁画;创作;材料;工艺;拼贴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3-00-02

壁画,是一种彰显城市文化形象最直观有效的公共艺术形式,一般被采用于建筑物的外部或半开放式的空间中。相对于绘制型壁画或其他材料壁画不适宜于日照时间长、雨季潮湿的户外,镶嵌壁画有其他类型壁画所不具备的防晒、耐湿、不易变色、保存持久的优势,较适宜应用于户外或半开放式的环境之中。镶嵌壁画独特的色彩与肌理,带给观众熠熠生辉的视觉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触觉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当代艺术门类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镶嵌壁画在制作上有着特殊性,艺术创作者不但要求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还需要熟悉并掌握镶嵌材料与镶嵌制作工艺。[1]

一、尊重材料自身的性格是镶嵌壁画创作的重要前提

(一)材料可以作为创作表现的主体

很多时候绘制型壁画的材料只是艺术创作的媒介或载体,而镶嵌壁画的材料则可以作为创作表现的主体而存在,其自身的物理特性与艺术语言承载着独立的审美,向大众展示着镶嵌材料的自身价值。镶嵌材料的特性与众不同,各种材料的物理属性也各有差异,有的透光、有的厚重、有的细腻光滑、有的保留了烧制中的纹理,这些质感丰富、色彩多样的材料经过艺术家的组合、拼贴,创作出的视觉美感和触觉效果是绘制型壁画或其他材料所不能及的。并且,多种材料的综合镶嵌通过不同料器的并置而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画面质感的丰富性、层次的多样性是绘制型壁画等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2]

(二)创作时应遵循材料的自然规律

藝术家在创作时首先应该遵循材料的自然规律,再进行分析、研究、安排以及加工改造。镶嵌材料自身的性格一部分来自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如大理石的天然纹理、陶瓷的光泽肌理、玻璃的半透光性,另一部分来自艺术创作者如何用自身对材料的理解与情感提升、塑造材料,将无生命的物体赋予性格与灵魂。充分了解各种材料自身的性格特征是镶嵌壁画创作的重要前提,艺术家在镶嵌创作中应该一直保持与材料的密切互动,清楚每一种材料都是无可取代的,发挥与提升各种材料的艺术语言,并且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地将不同材料相互结合、混合创作,拓展镶嵌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二、掌握料片的排列与拼贴是镶嵌壁画创作的基础

镶嵌壁画与绘制型壁画或其他材料壁画在制作工艺上也有较大的差异,油画、水彩、水粉等都是用明暗过度来表现体积与空间,用笔触来表达艺术风格。而镶嵌壁画是通过料片的深浅变化与组合排列方式来表现画面的形体、空间、色彩与质感。

(一)形体的表现

表现形体的画稿不能似是而非,整体要清晰完整、不容含糊,结构线和动向线明确,明暗过度的区域划分一目了然。每一块料片经过切割、磨制,都像一个坚实的笔触,料片与料片的衔接、拼贴,需要比绘制更加肯定。组合这些硬质的料片,自然不会像用画笔绘画那样顺手。艺术创作者需要对画面结构与造型有较好的理解能力,料片的排列与拼贴一定要考虑清楚具体的镶嵌走向,依据形体的轮廓线和结构线,用料片灵活、巧妙地组合、拼砌,做到既明确又生动,既统一又有变化。[3]

(二)空间的表现

和普通绘画不同,镶嵌壁画在写实空间的表现上有一定的难度。绘画中寥寥几笔就能表达的体积感与空间感,镶嵌壁画创作却需要付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主体形态的体积感与背景的空间感,都是由一块块或规整或不规整的料片用由浅到深的变化与组合排列方式来表现的。艺术创作者在拼贴之前先要筛选好明暗过渡自然的料片,再根据画面体积和空间的变化构思如何排列。镶嵌制作时,需要分析、研究料片群的深浅变化以及料片之间的形状吻合。特别要注意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明暗、疏密、大小相互衬托,发挥镶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处理好空间的关系。难以表达的体积与空间,还需要灵活地进行平面化处理。

(三)色彩的表现

镶嵌壁画的色彩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因素的视觉表达。每一块料片的固有色以及料片相互衔接、组合产生的画面整体色,还有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色感觉都决定着视觉停留时间的长短。艺术创作者在色块的排列、拼贴时,先要按照画稿的要求从主题色入手,在此基础上调整陪衬色与点缀色,使之与主题色相互协调又能形成对比,充分考虑料片之间的分布、衔接表达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色域之间的关系。拼贴每一块料片时都要考虑整个画面的整体色调关系,需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观察力。一块料片就如同一笔色彩,考虑好周边的变化,用不同颜色的料片相互组合完成色彩的调配。[4]

(四)质感的表现

镶嵌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就十分特别:不透光的、半透光的、细腻的、粗糙的、自然纹理的、烧制肌理的等等。除了充分利用材质的特性,镶嵌壁画中不同质感的表现还依赖于料片的形状、大小、排列与拼贴方式,不同形状、大小的料片会在视觉上呈现不同的感受。细腻柔软的画面质感不适合形状不规整或有尖锐边缘的料片组合排列,在布局时需要更加严谨,料片之间的缝隙不宜过大。大面积的、概括有力的料片适宜于表达画面的坚实感,所以硬朗、粗犷的画面质感可以考虑采用大块的、不规则的料片大刀阔斧地烘托出画面的气势。镶嵌壁画创作时也可以通过“点缀色”改变画面的质感,比如点缀光泽感强的玉石或贵重金属,使画面的质感得到充分的拓展。

三、充分利用偶然性是镶嵌壁画创作的点睛之笔

镶嵌壁画从最初的画稿到完成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取舍、加工的创作过程中,一些偶然的灵感会影响作品的最终效果。艺术创作者面对不同色块的组合、不同形态料片的排列、材质的平滑与凹凸、锋利与圆润、料片之间的缝隙等等,这些都充满了即时性。而这些即使性与偶然性也恰恰成为镶嵌壁画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

(一)理解材料的偶然性

镶嵌画稿与最终效果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很大程度上缘于镶嵌材料的偶然性。艺术创作者不应该轻视或逃避这些偶然性,而是应该将创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积极、灵活地面对。遵循镶嵌材料的自然规律,将材料中随机的自然肌理转化成为不可代替的艺术语言。材料偶然形成的裂纹、纹样、混色等等效果,正是镶嵌艺术区别于绘画语言的重要特征。如列宾美术学院贝斯特洛夫团队创作的镶嵌壁画作品中,可以看到由于镶嵌材料的偶然性所产生的与原画稿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镶嵌艺术的败笔,而是被深刻的理解、灵活的运用。在画稿到材料的转换中,将材料偶然性的质感与美感在画面里充分展现出来,艺术语言的再创造让作品产生绘制型壁画所难以达到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把握组合的偶然性

镶嵌艺术的视觉魅力既来自材质本身,也体现在料片的排列组合上。律动感的画面是由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料片布局、排列成运动的趋势。镶嵌制作时,面对料片的大小、高低、锋利与圆滑时,都充满着偶然性。把握好这些并不容易,要求艺术创作者能准确分析构图的主旋律与节奏,面对材料时能及时选择,面对布局能灵活把控,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和谐中有对比,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不同寻常的感受力和行动力。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高迪的镶嵌艺术充满着律动的美感与生命力,很多作品是依据材料的特性和偶然的灵感即时创作的。各种随机的材质将组合的偶然性发挥到了极致,或密集或稀疏,或凹凸或平滑,每一颗料片的排列方式都能傳达出创作者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趣味。

镶嵌壁画丰富多样的材料特性,绚丽夺目的色彩特点,变化多端的排列方式,凹凸有致的肌理质感,生动自然的缝隙纹路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都展现出无尽的魅力。决定镶嵌壁画水平高低的关键在于艺术创作者,其艺术素养不够,对镶嵌材料不熟悉,对镶嵌工艺的掌握不到位,则很难提升镶嵌壁画的艺术高度。高水平的镶嵌壁画应该既具备深刻的底蕴、内涵又兼有与之相匹配的外在艺术表现。艺术创作者应该充分尊重与利用材料自身的性格,不断探索镶嵌工艺的技巧,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拓展镶嵌壁画的无限可能性。同时抓住镶嵌艺术中偶然的契机,将创造的主动性尽可能地激发出来,一步步提升镶嵌壁画的表现力,推动镶嵌壁画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齐喆,高扬.从媒介转换到展现物性之美——关于镶嵌艺术的思考[J].美术学报,2018(02):122-127.

[2]丁晓.当代学院派镶嵌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11,27(S2):233-235.

[3]姜春雨.浅析彩色玻璃镶嵌艺术中的线[J].艺术科技,2016,29(05):254.

[4]艾茁.料之美 质之魅——论镶嵌画[J].大众文艺,2014(20):75-76.

猜你喜欢
工艺创作材料
Jazz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