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喜剧小品创演的三个主要环节

2020-11-16 23:42饶敏莉
艺术大观 2020年23期

饶敏莉

摘 要:喜剧小品作为一种群众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解析经典喜剧小品《芙蓉树下》其创演过程中对喜剧环境的处理、舞台调度中演员的动与不动、喜剧表演的节奏变化及适度夸张等几个环节的设计,肯定了该小品的艺术价值及社会影响,也为今后同类题材小品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喜剧环境;舞台调度;喜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3-00-02

喜剧小品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其中奥妙何在?在诸多艺术理论著作中,深入研究者并不多见,比较通俗的整体性评价多归纳为一言:观赏性强。但观赏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还需一一追根问底。为便于理解,今以喜剧小品《芙蓉树下》为例进行针对性分析。

喜剧小品《芙蓉树下》曾荣获首届CCTV电视小品比赛一等奖,堪称是小品王国艺术宝库里的经典之作,小品的男主演刘劲,日后也成了一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小品主要讲述的是一对正在热恋的农村男女青年,因男青年马上要离开老家去参军,青梅竹马的女青年在芙蓉树下恋恋不舍相送的故事。

关于小品的创作背景,编导冯继唐曾经在创作札记中写道:“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结晶。我爱我们的人民,更爱他们那热烈诚挚的情感,我想表现他们。”由此可见,对人民的热爱和深切的情感,是创作者创作该小品时最大的动力。而这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作阶段的喜剧环境处理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小品《芙蓉树下》的主创人员正是践行这一观念,在小品极其有限的篇幅里,采用单线发展的结构手法,非常凝练地从心理、行动和语言等各个方面突出了人物性格,并以此来编织情节、强化冲突、彰显细节,从而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以人物的真情牵动观众,引发共鸣。[1]

创作一个优秀的喜剧小品,首先必须造成喜剧环境。这里所谓的“环境”,并非专指作品的场景,而是说在为作品设置的规定情境中要有能构成喜剧条件的荒谬与反差,这是一部喜剧小品能否成立的关键。而所谓“构成喜剧条件”,就是在作品设置的规定情境中,要有一定的戏剧性,要存在合理的荒谬与反差。比如:人物的行动与所处环境的荒谬与反差,人物身份地位与人物行动的荒谬与反差,人物与人物之间性格的荒谬与反差。创作者要善于利用这种非常态的反差和荒谬之处制造出成功的喜剧环境。这样,当演员按照设置的规定情境,去认真积极的执行角色的行动时,就会给人带去可笑、有趣的观感,而且往往演员表演的越认真越积极,就越会让人乐不可支。这是处理喜剧环境的常见手法。[2]

小品《芙蓉树下》的喜剧环境,主要是由人物与人物的性格反差造成的。作品中,正在热恋的一对农村青年来到芙蓉树下。他应征入伍,穿着军装带着大红花,马上就要出发去部队报道;她则是前来送行,两人的心思各不相同。他担心自己当兵第一次报到迟到,因此非常着急赶路;而送行的她故意放慢步速,想着和他再多待一会。果然,他着急出发,慌乱中忘记了两人之间定情的芙蓉树,她则因此假装生气要惩罚他。热恋的情侣之间,情感行为即复杂又微妙。他们时而吵架斗嘴、吃醋道歉;时而深情合唱、娇嗔依偎;时而互诉衷肠、千叮万嘱。她聪明伶俐、刁钻活泼、多情却又多心;他忠厚老实、痴情、幽默,这种两人之间的性格反差引发的矛盾冲突,既准确地体现了人物关系,又增加了作品的情趣,而因这种反差导致的纠葛,都被演绎成生动的戏剧情节,营造了盎然有趣的喜剧环境。试想,如果小品中的人物性格没有反差,都是一种性格一个心思,那小品就如同一潭死水,单调乏味,让人厌倦。作为导演,一定要善于去挖掘喜剧环境,如果一个喜剧小品没能营造出适当的喜剧环境,就难以引发顺理成章的良性连锁反应。

二、舞台调度中演员的动与不动

小品《芙蓉树下》在人物的舞台调度设计上,中间有很长一段戏是男女青年坐在芙蓉树下的土坡上完成的。在排练中曾有人就此提出疑问,认为让演员这么长时间坐在土坡上表演,舞台调度太呆板了,应该再活一些。而导演对此疑问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情感上来说,小品中的这块土坡是剧中青年男女以前定情的地方,所以他们每次经过这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在这里多坐一会儿,一起回忆甜蜜地往事。因此,导演最终还是坚持保留了原有的舞台调度。

我非常认同导演的最终选择。其原因在于,演员的舞台调度一定要服务于作品的内容,舞台上演员地位的转换与移动,演员调度的动与不动,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怎样能够更准确地传递出创作初衷所要表达的艺术意蕴,哪个更准确哪个就是好的舞台调度,反之则不是。而演员调度的动与不动这两者之间,也是相对而言。具体到《芙蓉树下》中的这一段戏,舞台调度要求两位演员坐在原地表演,没有大幅度的走动,但是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演员之间体态组合的变化,比如情侣之间常有的亲昵小动作等等,这种看似没有大调度的小处理,却正好能够充分体现两个青年之间的情感关系,揭示男女恋人之间难分难舍的心理活动。通过演员之间精心设计的小互动,很容易就把观众引入到主创所意图营造的戏剧情绪氛围中。当观众看到小品中这段戏时,非但不会觉得呆板,反而会感到非常兴趣盎然。

戏剧小品的舞台调度,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舞台调度的着力点和目的应是帮助塑造人物、诠释小品内涵。在实际创作中,舞台调度容易被片面地理解为演员在舞台上走来走去;其实舞台上人物的所有行动,包括坐、站、跑、走、跪、卧等等最简单的形体动作,都属于舞台调度范畴。戏剧小品的舞台调度设计并不是随意的,一定是在结合了规定情境、人物关系、人物行动和行动目的等等要素的前提下产生的。

三、喜剧表演的节奏变化及适度的夸张

观众喜欢一个小品的原因,同演员精湛的表演密不可分。戏剧舞台上,演员是永远的核心,戏剧小品的艺术美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来体现。

在“喜剧小品”的表演创作中,演员的表演要特别注意两点:鲜明的节奏变化以及适度的夸张。鲜明的节奏变化,不是游离于情节和人物之外,而是來自于演员准确的内心体验后的反应,不能有刻意的痕迹使观众产生反感;适度的夸张,则是表演尺度的放大,但这个放大切不可失去分寸,依然要从人物的内心出发,从心理感受开始,内外一同放大,切忌为了盲目追求舞台效果,而脱离规定情境、人物及内心感受,仅仅从人物外部放大表演尺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芙蓉树下》里两位演员的表演,火候拿捏得就非常合适。尤其中间有一段,女青年要求男青年在芙蓉树下坐下休息,共同回忆定情的戏份。女青年撒娇、耍性子、使出杀手锏,不停地逼男青年讲曾经在芙蓉树下表白的细节;男青年挤牙膏般,一点一点害羞的被动回应。女青年一边假装委屈生气,一边看着男青年紧张地表白衷肠,暗暗享受他的真情流露。在这种极富情趣的冲突中,两位演员配合高度默契,双方准确细腻的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行动和形体(语言)行动,适度放大了表演,节奏变化极其鲜明,恰如其分地拿捏住了喜剧小品表演的分寸感,通过各种姿态、手势、眼神、小动作以及准确精练、风趣幽默的四川方言台词,将剧中乡村男青年的淳朴憨厚、女青年的真纯娇憨,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把两人之间醇厚逗趣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波又一波地引燃了观众的笑点。

综上所述,这部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喜剧环境、恰当的舞台调度,以及两个演员精湛的表演、笑料颇多的台词,给观众带来一个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喜剧小品,实乃情、意、趣俱佳的小品典范。时至今日,这部艺术作品魅力仍不减当年,多次被优秀的艺术家们重新搬上舞台翻演,且屡屡登上央视平台,并受到当下观众的诸多好评,让人不得不赞叹经典的力量。而这部小品之所以经久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创作者对生活的高度尊重与精心提炼。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戏剧小品创作的源泉。这部小品充满生命力又非常接地气,是因为它本就脱胎自生活,它歌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丽的心灵,给予了观众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孙祖平.戏剧小品剧作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冯继唐.《芙蓉树下》创作札记[J].剧本,198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