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020-11-16 06:55张青素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商业环境,企业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将企业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的上、中、下游作业成本进行联动管理,并与价值链上的上下游公司协同作战,最大限度上实现降本增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对目标成本法进行相关概述,分析了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如何运用目标成本法优化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企业成本管理;应用

一、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优化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成本管理,特别是目标成本法应用,从而使企业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进而使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 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目标成本法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制定产品定价和营销决策

目标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产品定价决策的过程。目标成本法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产品竞争市场的目标价格,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企业的目标营业收入和目标营业成本,进而有助于企业制定产品价格和营销决策。

(二)目标成本法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目标成本法是企业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以降低成本或提高经营绩效为目标,力图为企业谋求成本竞争优势,进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创造和提升企业价值。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企业具有主动优化成本管理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动机。目标成本法以成本效益为原则,适应企业的竞争需求,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目标成本法的应用能够贯穿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企业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规划成本管理,优化价值链和作业链,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三)目标成本法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开展绩效考核

目标成本法的应用涵盖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预算目标、成本目标、收入目标、利润目标等各项内容,为企业进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企业在基于目标成本法制定的具体目标下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为管理者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公平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激励管理者和经营者去实现企业目标。

三、 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制定目标成本

1. 目标成本制定流程

从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环节来说,需要构建把投资估算当作总体控制标准,同时将其当作后期设计限额,进而给设计环节中实现成本的科学把控。在项目设计环节中,需要对各个环节成本加以细化,形成项目目标成本,给后续开发、营销等活动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 目标成本的分解

从目标成本管理分解角度来说,一般划分为两种方式,一个是纵向分解,另一个是横向分解。目标成本在明确环节中,往往是实现目标成本的纵向分解。具体来说,也就是结合项目开发情况,根据成本核算科目相关要求,把开发成本加以细化和分配。这就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性和需求,建立一套融合各个客户的全程本书将其当作目标成本设定的基本依据。对各个科目树进行规范,可以将项目进度中具备的合同性以及非合同性进行体现,同时和合同分派体系相吻合,给后续各个项目工作的落实配备对应的成本目标。目标成本横向分解一般以目标成本职责分解为主。

(二)目标成本责任分解

1. 责任范围划分

把目标成本执行到位的根本在于“职责成本机制”,也就是把科目树中的相关项目全面实施。所以,从职责成本机制角度来说,应该做好职责范畴明确工作,和目标成本构建机制相融合。由于职责范畴集合一般源于成本科目树,从理论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将成本科目树中各个分支当作一个职责范畴,项目开发成本应该由开发部门负责、运营成本由运营部门负责等。

2. 制度流程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职责成本机制,可以确保各个部门以及职工均能将自身分配的目标成本进行落实。结合各个部门以及职工落实状况,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体系,实现对各个部门以及职工行为的约制。其中涉及了招投标管理体系、合同变更及时、核查管理机制等。从机制流程入手,保证目标成本工作顺利执行。

(三)执行跟踪——动态成本管理

动态成本管理作为目标成本法中成本目标确定、职责权责划分之后的第三个主要流程。其中实时性作为动态成本的主体,需要企业在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各个时期,均能对项目成本应用情况有所了解,同时利用动态成本管理方式,将真实情况和目标成本之间偏差情况进行体现,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对应的对策,将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目标成本的科学把控。动态管理往往注重动态成本、实际产生成本以及实际支付成本的把控。其中动态成本可以将项目第一阶段综合成本以及结构分配情况进行体现;实际产生成本主要指项目已经核算出的产值和动态成本进行比较,能够明确项目实际进度;实际支付成本主要指,实际已经支付的项目成本情况和实际产生成本进行比较,能够突显出成本支付进度,其中涉及了应该支付但是没有支付的成本状况。

四、 結语

目标成本法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其顺利开展对企业成本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意义重大。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系统完整性,需要在观念上开始革新,优化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制度,带动全员参与,形成良好的管理环节,才能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改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及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云英.目标成本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40.

[2]魏立宝.浅析目标成本法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8(2):165.

[3]郭春亮.论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措施[J].中国商论,2019(36):112-113.

[4]赵丽芹.浅谈目标利润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3):270-273.

作者简介:

张青素,北京三聚绿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企业成本管理应用
建筑装饰企业成本控制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资源消耗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