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用教室内小学音乐教学新体验

2020-11-16 12:50常超男
艺术大观 2020年22期

常超男

摘 要:专用教室和非专用教室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状态也有很大差别。小学音乐学科在非专用教室教育教学中重组教材,整合内容、调整课堂评价,课内课外多元化评价,非专用教室进入常态化阶段,在音乐学科上建立以欣赏教学为抓手的音乐教学新课型、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组建团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非专用教室;音乐教学方式;新课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2-0-02

学生在上了小学后都是在专用教室上音乐课,却从未体验过非专用教室上课的乐趣,专用教室和非专用教室内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一些转变,当然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有了很大差别。

一、专用教室和非专用教室内教学活动、学生状态的不同之处

专用教室内音乐课是有教学任务的,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节奏感的训练,而节奏感是音乐的骨。非专用教室內儿童天性爱玩,热爱游戏,音乐游戏活动能够被绝大多数的孩子们所喜爱、理解与接受。但没有钢琴、没有足够空间,不能摘口罩、不能“干扰他人上课”,是目前音乐课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两个“没有”和两个“不能”,我可以借助学生的铅笔、尺子、桌面等教学道具来辅助律动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用心感受着这个世界,用心感受着音乐节奏之“美”,并形成了独特的节奏能力。[1]

专用教室和非专用教室内音乐课堂也发生了转变,我们从有钢琴的音乐教室搬进了只有课桌椅的普通教室,原本充满歌声的音乐课堂要求上课时尽量不开口唱歌,不合作。可是如此静寂沉默的音乐课堂如何能将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呢?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唱环节可以说得上是重头戏,我把精力都放在了孩子们的声音表达上。

二、小学音乐学科在非专用教室的教育教学的一些新举措

(一)重组教材,整合内容

新环境下的课堂要积极调整教学策略,重组教材,以欣赏、律动、创新为教学主体。在欣赏教学中,尽量杜绝学生身体的接触,在律动中保持安全距离。引进“奥尔夫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内心恒拍感,手脚并用的协调感。利用学生喜爱的新媒体“抖音”上的有趣素材,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

1.节奏对话,替代歌唱对话

我将音乐教学内容拆解开来,第一步节奏诵读,再用声势动作巩固该节奏,最后声势加节奏同时进行,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渗透节奏,还能在节奏训练中加入轮唱卡农的形式,学生一边模仿节奏,一边记住歌曲中的其他节奏,为两声部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执教在《钟表店里》这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用手臂旋转的方式分别表现时针、分针,感受不同的节奏,用揉、撕报纸的方式来为音乐伴奏。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并讨论声音的强弱、声部及和声的不同节奏练习,最后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来练习,最后将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形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了。就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多声部及和声的节奏练习,提高了自身的节奏感。声势训练是低年段学生都很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聆听、感受各种各样的音乐,学生参与了音乐表演的活动,展现出了学生的音乐潜力。比如在执教《春晓》一课中,我加上了自编的节奏诵读,学生觉得特别熟悉的内容发生了改变,觉得很新奇,会对新的事物感兴趣。当然进行节奏感培养时一定要具有音乐性,绝不能只让学生机械的打拍子,要帮助学生感受节奏内涵的美,感受每个节拍的强弱规律,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节拍的韵律特点,给学生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2]

2.体态律动,替代师生问答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是以激发学生以训练听音乐为主,用身体声势动作作为各种与生俱来的乐器,根据音乐的各类音乐要素等的变化,有控制地做出各种力度的动作表达听到的乐曲。不仅培养了节奏感,而且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表现能力。疫情期间,由于戴口罩,避免过多的讲解、回答、演唱。无疑,体态律动是最好的方式。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些动作来代替基本的问答方式。例如;正确我们可以用手臂画圈表示,邀请上台我们可以用手臂画弧线表示等等。

(二)调整课堂评价,课内课外多元化评价

以往的课堂评价我们都是立足于课堂,歌唱、欣赏、器乐等进行评价。现由于环境变化,我们结合课内课外学生的音乐学习来评定。制作教学课程微视频,上传到qq群之中,鼓励学生们在课前进行自主观看和预习,提升学生的音乐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体悟。鼓励孩子们通过互联网自主搜索的方式,了解音乐家故事,音乐作品背景等,提升读谱识谱的能力和素养。以此为契机,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三)将专用教室的社团活动转变为网上“云社团”兴趣部落

校园音乐教育中,丰富多元的社团活动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分享优势特点,我通过视频会议,帮助学生进行反复、合作交流和弦乐团、合唱的练习,学生们也结伴组成网上乐团合唱团练习“云社团”,在线开展系统合作的练习。通过与学习同伴之间的探讨和交流,加深对演奏、演唱的理解和认知。

又如:在学习乐谱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借助于互联网对乐谱进行划分练习。采用分声部、分乐句的方式进行各小组的分组练习,熟练之后再进行乐曲的整体练习,较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在线交流形成良好的“云端”互动效应。

三、对长期进入非专用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新想法

面对长期进入非专用教室的一个常态化的阶段,势必会对现有的教育教学发起挑战,在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更可操作的、更能灵活运用的,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的提升更有帮助的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基于以上的特殊背景,还有一些进入非专用教室在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