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校园网络新媒体构建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融合性研究

2020-11-16 13:16罗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融合

罗弦

摘要:随着移动手机日常刷屏、社交功能的凸显,高校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渠道,去认识、理解和沟通校园内外,富有朝气的高校官微以及学生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高校新媒体承载着信息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功能,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名片和宣传窗口,对于大学生的情感认同、道德培育、思想修养以及人生价值观起着重要的涵养作用。本文主要以广东高校校园网络新媒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校园新媒体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商业利益冲击价值观失衡、信息失真欠把关、内容同质缺深度挖掘、人才队伍难持续”等问题,进而提出校园新媒体构建如何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广东高校;校园新媒体;思想道德建设;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03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广东高校的校园吹响了网络新媒体的号角,思想活跃、表达欲强、富有创新力的大学生群体们,十分活跃地经营、打造各类新媒体,各大高校的官微、学生创设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等纷纷涌现。如“广州大学城”、“中大青年”、“暨大生活圈”、“深大通”、“吉珠了没”、“掌上北师”、“IN校拍”等校园微信公众号,满足了学生多元的信息需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品牌。同时,不少官微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传播、政治教育功能。早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已强调:“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习近平主席亦指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和价值观养成,更要注重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意见表达的方式,打造风气清朗、富有内涵的网络舆论平台。如何利用校园新媒体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时代命题。

一、高校校园新媒体构建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融合意义

大学不仅仅要培养专业知识能力强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也要培养有道德、有水平、有思想和有理想的大学生。高校新媒体作为大学生思政、德育建设不可或缺的传播载体,既是信息宣传窗口,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名片,对于大学生的情感认同、道德培育、思想修养以及人生价值观等起着重要的涵养作用,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主席曾强调:“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如今高校日趋开放,在媒体发达、信息繁荣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股股暗流。校园内屡屡出现读书无用论、商业化浪潮、拜金主义、价值观混乱、自我否定、空心病等思想问题,人文气息淡漠,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泛起,这无疑对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敲响了警钟。

二、高校校园新媒体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商业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价值观失衡

高校校园并非封闭的象牙塔,社会大环境会影响到校园环境。高校校园新媒体,既受到所处的校园氛围、学生兴趣、道德风尚等意识形态影响,也会受到社会商业化浪潮、经济利益的冲击。特别是以社团(个人)为代表的自媒体,多把“盈利目的”和“吸引眼球”作为生存发展的动机和土壤,一些重视商业利益的微信公众号,极易从“服务学生”的公众号变成“消费学生”的公众号。如XX小报、XX微生活、舌尖上的XX、纵梦XX等,多与社团、公司、餐饮旅游驾校美容等服务业合作,推出微信广告、软文,形成盈利性较强的商业模式。此类盈利目的性强的微信公众号,虽不失为一种校园自媒体创业的“商业文化”,但不宜过分倡导或者任由其肆意发展。一些举“商业文化”大旗的公众号,频频出现“广告推文过多、营销类软文泛滥、标题党横行”等现象,个别自媒体为了吸人眼球和赚足流量,甚至会发出不负责任、有违基本事实甚至道德底线的言论,通过对学生注意力资源的吸引,最终实现刺激消费。高校毕竟不是贸易市场,如果逐利意识过浓,轻视德育,则极易滋生拜金主义、只谈买卖不谈理想,只关心个人私利不问社会民生,导致校园利己主义横行,人文气息淡漠。北大教授钱理群曾发声警惕中国大学里所培养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至今发人深省。

(二)缺乏言论监控,导致信息失真

新媒体具有极强的即时性和广泛性,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声源,并且迅速扩散。喜欢“吐槽”、追求标新立异的大学生们,对于身边事件的态度或个人生活现状的不满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传播。自主心态、盲从心理、新奇观点很容易让大学生为错误的情绪和不良价值观推波助澜,从而造成负面影响。高校校园新媒体若缺乏言论监控,将造成一定程度的网络暴力和恶性循环。如广东某高校的自媒体公众号推送女生宿舍身亡事件,将朋友圈造谣的截图放进推文形成不良、不实的舆论导向,导致疯狂转发,造成负面舆论。在推送一则校内餐饮店食品出现异物的新闻时,有意把一只黑色虫子挂上蟑螂的名号,迷惑读者,出现信息失真,一度让该餐饮店“蒙冤”。始作俑者抱着求关注、盼点赞等心理捏造不实言论,或者仅仅为了打赏获利。

(三)停留于信息搬运,内容同质缺深度挖掘

目前高校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广泛,但有鲜明特色的不多,内容同质化严重。对信息资源的深入挖掘、深度整合缺乏。其作用更多是为学生传递日常校园信息,形式搬运感强,缺乏特色差异定位和深度整合的能力,亦没有很好地利用其传播力量去承载德育工作,融入德育理念。不少高校的新媒体是独立运营的,学校行政部门、二级学院、各级学生组织开设的新媒体分属于不同部门和人员管理。容易造成管理无序、各自为政、信息资源重复、分散学生阅读等情况。以广东珠海的高校为例,如“掌上北师”“WeChat北师珠”“创意北师”“北师新鲜事”等北师大珠海分校自媒体公众号众多,但定位差异感却不鲜明,多数停留于信息搬运。譬如这些公众号均提供校内学习成绩查询、教务系统查询等服务,功能交叉重复,难免造成信息的同质单一。再如“吉珠了没”“今日吉珠”“吉珠FM”等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内公众号,均向师生提供校内美食推荐、攻略,但彼此之间同质感强、差异感弱。“吉珠了没”“今日吉珠”更是有相同栏目内容“表白墙”,这些高度雷同的运营内容未能进行深度挖掘和差异性加工,既分散受众阅读,也容易造成注意力资源的浪费。

(四)缺乏新媒体运营人才和规范化的管理团队

高校新媒体运行需要优秀的人才和团队,但很多时候,高校新媒体工作得不到职能化、专业化的重视,也缺乏有效扶持和指导,学生流动性较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因为考研、实习、毕业等原因,在新媒体团队的工作时间并不长,往往一支运营队伍刚刚成熟起来,一个技能骨干人才刚刚培养起来,就即将要离开,人力财力青黄不接。这种流动性较强,缺乏稳定性和规范化管理团队的特点,影响了校园新媒体的正常运行和内容质量。不少校园公众号运行1-2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就因为运营团队的解散,或后继无人,或资金乏力,导致停更发布,沦为“僵尸号”。

三、高校新媒体构建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校园定位,注重隐性的德育方式

高校新媒体众多,要立足首先就要明确自身的校园定位,服务于学生群体。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出发,以特色化、个性化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需要。更要注重隐性的德育方式,不做“死”的媒体,要用“活”的方式,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正向的、主流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如高校“学在宁工”公众号的推文《考研倒计时|诚信考试,赛出风格》和《考研加油|夜以继日,形单影只,不变赤子之心》结合“考研”热点话题,鼓舞考生积极应考,弘扬诚信品质,将德育巧妙融入于网络文化。再如深圳大学校园公众号“深大通”的推文《学霸们怎么那么喜欢这样“折腾”自己》,利用“学霸”这一富有故事性、讲述性的話题,引入学校内“双修”的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让大学生及时了解校园双修学位等管理制度,为勤奋、进取的学子优秀品质热情点赞。

(二)加强团队工作室建设,打造有涵养的新媒体品牌

稳定优秀的团队是新媒体工作的必备硬件之一。高校校园新媒体往往面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松散局面,新媒体的发稿记者、内容编辑、技术人员多为兼职、业余不稳定,工作流动性大,时常出现人才断层、经验不足、最终停滞、停更的尴尬。应由学校全面统筹,各学院管理层支持,经验丰富的专职老师指导,形成教师规范引导、学生持续参与的团队运作模式。也可以让教师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自媒体运营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小组轮流协作制,成立新媒体工作室来保证信息源的持续发布和技术维护。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微信公众号“RUC新闻坊”,主打数据新闻和深度报道,将教师的理论教学、实训指导与学生的采写实践结合起来,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升了媒介技能,打造出了有营养、有内涵、有持续力的校园新媒体品牌。再如东莞理工学院校内公众号“理工广角镜”,专门由“媒体传播专业”的学生分会来运营,充分展现了学科的专业度和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保障了人员的持续接力和管理平台的规范,成为了东莞理工学院传媒专业学子对外展示的信息窗口和校园名片。

(三)明确责任意识,完善监管机制

新媒体虽是一个表达意见多元的传播管道,但若把关不当、舆论导向随意、用语主观偏激,就会影响信息的真实性、误导受众。无论是在哪一类新媒体,信息的真实客观性是第一位的。随着新媒体运用形态的多元化和建立便利化,高校校园媒体的自由程度加大、传播互动性和速度加快,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团队用人不当或发稿者发文不当、审核者审核不严等情况常有发生。尤其是一些通过自媒体渠道疯狂传播、转发的突发性事件,事实失真、扭曲变形,舆论导向再出现偏差、失控,极易引发非理性情绪的蔓延,产生校园“多米诺骨牌效应”。

因此,需要加强把关人的责任意识,有效完善监管机制。“把关人”角色不仅承担信息的审核监督,还应有基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准绳。放于高校校园媒体中,应是一套媒体运行的管理体系。可建立以校党(团)委、学工处等为领导核心,设置专门负责人,明确责任意识,构建梯度管理机制,保障新媒体内容的规范化和真实有效;同时对网络舆情进行有力度的监督,对突发事件信息实施有效核准,对舆论导向有效控制,避免负面言论不可控的情况发生。

(四)转变自上而下宣传观,强化创新表达理念

高校校园媒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官方媒体,一类是社团(个人)媒体。而高校官方媒体往往处于尴尬状态。由于官方“自上而下”的宣传属性,学生会与之产生距离。因此高校各部门在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传播、宣传教育时,应注意用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方式,打造即时开放、用语鲜活且注重交流互动性的平台。由过去单向的、政治语态生硬的宣传方式,转变为双向的、语态生动鲜活的传播形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潜移默化地输出思政教育理念、传播积极正向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新媒体管理者需要有创新、变革意识,在新媒体的运营设计中“润物细无声”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媒介“涵化培养”的方式,加强推进德育工作,传播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态度,树立校园官媒的新型榜样。汕头大学的共青团官微“汕大青年”,营造了富有生机和生趣的校园文化。汕头大学微信公众号“IN校拍”推出的文章《汕大校拍|素人改造,原来校园里这么多宝藏女孩?》一改生硬枯燥的说教文风,通过幽默有趣的文案,展示素人由内到外“改造”的全过程,表现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朝气,令人耳目一新,为之点赞。

如今,高校早已不再是独立的存在,媒介素养教育也不是孤立的封闭教育。各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应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有效沟通,相互激荡,相互融合。近几年广东高校的新媒体运营、组织管理者们成立了“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搭建了广东高校之间深度交流、共同合作的平台。今后还需多加强线上线下的研讨会交流、作品成果展示、运营经验借鉴,共同深度探索校园的新媒体构建之路,使其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融合、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寄语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430/c64094-31058510.html

[2]黄海.大众传播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6(06).

[3]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04):55-58.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建设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
初中政治教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探讨
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