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

2020-11-16 12:20侯小鹏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管理方式电力系统

侯小鹏

摘要:电力企业为国内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近年来,国内电力企业在设备以及技术上积极更新和运用,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国内电力企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国内企业的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发展还比较滞后,其检修技术以及检修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对国内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技术以及管理方式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具有比较实在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管理方式

一、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目前国内的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主要由状态检修技术以及故障检修技术两大类构成,其中电力系统中变电设备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开关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中之重。设备状态的检修应该以经济效益、环境、安全性、可靠性等为目的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决定检修的决策;另外,还要分析设备状态检修的风险性和安全性,进而来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在确定了设备的使用状态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检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良好运行,最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1.1状态检修技术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的关键技术即为状态检修技术。其由于检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在线监测、离线检测以及定期解体点检测3种。

在线监测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变电数据进行在线监测,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变电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数据以及实时状况的了解和反馈,从而达到对变电设备实时监控的目的,以此保障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在线监测捕捉到的相关数据对于后期变电设备出现的状况的分析,起到积极的辅助和参考作用。

离线检测是对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设备借助油液分析仪器、超声波检测仪器、震动变声检测器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变电设备实施检测,并从检测工作中进行相關数据的提取。

定期解体点检测是在变电设备出现小修、大修,负荷较低或者是停止运转的情况下,遵照相关的标准和工艺,对电力设备实施解体检修工作,以了解变电设备的情况。

1.2故障检修技术

针对变电设备出现的故障而采取的检修措施即为故障检修,由综合检修技术和比较检修技术两大类组成。

综合检修技术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然后对原数据与运行数据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找出故障之所在。

比较检修技术借助一定的诊断技术,将诊断数据和过往数据进行比对,从中发现差异,从差异中找出故障所在。

二、变电检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检修效果不佳

不论是传统检修方式、定期检修模式,还是状态检修,都与现实需要不相符合。当前电网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电力负荷也越来越重,对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有的检修人员责任心不强,检修技术不到位,从而导致存在质量隐患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从而使这项隐患拖成大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2.2缺乏有关技术和设备支持

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肉眼是无法判断变电站刀闸合闸是否到位,同时,也没有合闸是否到位的检测装置。有的是因为对断路器实时状态缺乏科学精准的检测仪器,也就难以及时发现隐性缺陷。

三、变电运行的故障因素

3.1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这种变电运行故障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开关误动作跳闸、母线故障跳闸和越级跳闸(保护不动作和开关不动作),但是在运行中,排查哪种故障情况一般进行一次设备和二次侧检查就能够判断出来。如果主变低压侧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出现变电设备保护动作的时候,对动作保护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就能够分析检测出来。排查的时候,对主变和线路的动作保护情况要同时进行,主要是检查以下三种故障情况,一是开关已经跳闸但是没有保护掉牌,二是单纯的主变低压侧发生了超过额定电流的动作保护情况,三是主变低压侧和线路都发生了多电流的动作保护情况。

3.2线路故障跳闸

如果发生了线路故障跳闸情况,就要排查发生故障的线路和动作保护是哪种情况,要将线路CT到出口的位置全部仔细地检查清楚。如果不是线路的问题,要再排查自动跳闸装置,看看消弧线圈是否出现了异常,特别要检查三相拐臂和跳闸开关位置的指示器是否存在故障,而且如果跳闸开关是电磁性质的,就应当看看是不是开关动力保险没有很好地接触,如果跳闸开关是弹簧性质的,应当看看是不是弹簧储能设施出现了异常,如果是液压性质的跳闸开关,应当看看是不是压力值出现了异动,如果全部项目检查完以后,还是没有发现不正常的情况,才可以进行电能强送。

3.3主变三侧的开关失灵跳闸

这种开关失灵跳闸的情况主要有四种,一是主变设备的内部发生了异常,二是主变设备的差动区发生了异常,三是主变低压侧的母线由于出现异常那侧的主开关出现了不动作,或者即使超过额定电流但是保护器出现了不动作,导致母线出现了越级动作,四是连接主变低压侧母线的线路出现了问题,发生了保护设备不动作,或者发生了动作保护但是开关跳闸装置出现了不动作,导致母线出现了二级越级动作。

四、电力系统安全下变电检修技术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无论哪种检修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融合三种检修模式,综合应用变电检修技术,以此来提升检修成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4.1提升检修人员技术水平

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变电检修工作效果,电力机构应当积极培训检修技术人员,让检修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先进变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掌握先进的检修技术。此外,应当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激发变电检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其不断学习,充实自身,做好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力保障。同时,应当加强对检修人员的道德教育,提升其责任心,在检修的过程中要保证专心致志,不可马虎大意,做好责任落实工作,保证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保证维修的及时性。

4.2三种检修模式的综合应用

首先,应当做好事故检修工作。对于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来说,一旦其受到自然灾害等的破坏,则应当仔细分析故障根源,针对性的采取维护措施,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强监控,全面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工作人员操作状态,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第二,应当积极注重定期检修模式的应用。首先,应当采取先进的技术来评估设备运行状态,了解变电设备的家族性缺陷和历史故障记录等,并全面检测设备运行环境,从而提升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准确的找出故障根源,针对性的制定故障检修内容和检修周期,提升定期检修的实效性。

第三,应当加强状态检修。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测是状态检修的基础,首先,应当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监测设备,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的实效性,合理的判断设备健康状态,以此为基础针对性的制定检修策略,从而提升检修成效,例如变压器油检测仪、SF6气体在线监测装置等,应用先进的设备来保证准确的把握设备运行状态;其次,应当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系统性分析,加强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积极应用状态分析方法,及时发现处于亚健康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从而提升状态检修的实效性。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而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相关单位来提高变电运维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进而保证电气设备稳定有序地运行。这样,在降低检修费用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的效益,推动了社会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南辉,张雪萍,杨彦鑫,等.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4,30(4):140-142.

[2]林洪强.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1):102.

[3]林洪强.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3):102,104.

[4]任玉民.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分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6(43).

猜你喜欢
管理方式电力系统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管理方式研究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