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2020-11-16 22:16黄崇颜龙徐迁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监测方法

黄崇 颜龙 徐迁

摘要: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对于变电站电量采集以及电量不平衡率计算意义重大,实践期间主要以数据整合、电能量平衡、智能诊断等技术形式,形成同期线损电能量平衡监测管理系统,以使变电站电能量平衡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其对于整个电力行业高效、稳定发展有着明显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检测及其系统实现进行一定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同期线损;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系统实现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企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对于电力资源需求的持续上升,相应电网同期线损治理工作也因此得以全面开展。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目前并没有可供参考的相关电能量平衡监测治理成功经验案例,所以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所具有的先行性价值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一、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原理内容

变电站电能量平衡监测即对某一时段连续运行期间各电网设备节点所表现出的总输入电量和总输出电量进行统计,依照计算对比来得出总输入和总输出电量不平衡率并对其进行全面监测,以此使电能得到高效利用同时最大限度减低电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达到有效治理变电站电能量平衡的目的。这个过程中电量数据选定、检测周期选择对于最终监测计算结果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在实践期间便要明确电量不平衡率计算主要依据电能表底码为主要参考指标,监测周期以不平衡率时间节点设定为前提做合理采用,比如按照日统计值、月统计值、月累计值具体电量底码为标准做合理划定。与此同时针对电量小的前提下,可能面临的计量误差上升等风险,像日统计值不超过24MW·h,月统计值未达到200MW·h的,母线不平衡率可计做0,除此之外涉及退役、变更计量装置等问题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电量缺补计算方可保障最终监测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该方法具体电量平衡监测指标则为:管理区域不平衡率所达标变电站数量除以此区域变电站总数,方可得出该区域变电站平衡率数值;而管理区域不平衡率所达标母线数量除以此区域电压等级母线总数,便可得到该区域电压等级母线平衡率数值。

二、电能量平衡监测以及管控系统特征

电能量平衡以及管控系统,主要是以数据采集、整合、分析、处理的形成体现,其系统总架构则是由数据源、融合、分析应用、展示等模块共同组成。且数据源指代数据源于相应专业业务系统,融合则是将数据进行整理提供给电量平衡监测计算模型,分析应用便是采取平衡算法、不平衡只能诊断、平衡协同等功能对其做实时处理,展示模块便是呈现在用户端,与用户形成交互的信息传递反饋页面。

1、系统管控期间的平衡研判特征

此期间电能量平衡监测以及管控系统所表现出的自动化、智能化特征比较突出,智能电能表所收集数据周期固定的前提下,相应时段内电网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可切实的达到有效展现;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进入数据采集冷却期,电网设备运行变化等因素也会致使整体平衡关系改变、采集失误、计量变更、配置偏差等风险会大幅上升,所以实践期间可按照先分层、后整合的规则进行不平衡率计算,以确保电量平衡研判实效性充分得以体现。

这个过程中结合电能量平衡监测管控系统功能模块性质来看,其对于可计算性研判标准要求也比较明确,一般若不具有组构监测条件、采集计算规则不完备、母线对应计量点不精确等都无法列入为平衡计算所需参考内容指标。相对于可计算性研判,计算条件研判则以规则设定、档案完整性、电能表计算时间为主要依据,规则设定指代参与计算全部参数判断是否满足基本计算要求,且拥有良好的实时记录判断特质;档案完整性针对计算时间节点内实际运行状况计量点设备、电能表信息等是否收集完整;电能表计算时间则必须与底码交互,若存在无法关联的现象也要第一时间检查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对于所采集底码有效性进行全方位分析,确保底码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此达到满足计算条件研判的目的。

该系统在反应计算结果研判上,主要以总输入电量是否可以达到小符合标准,针对达不到相应标准情况作全面数据采集并开展合理计算,从而得出相应可供参照指标。平衡判定以及警示主要体现在结果排序、逻辑计算、决定性判定条件以评估平衡结果等方面,警示则主要是针对不平衡情况的专门防控。

2、科学诊断各种电能量不平衡因素

电能量平衡监测管控系统,具有科学诊断各种电能量不平衡因素的特征,结合实际来看影响电能量平衡的因素无疑是极为复杂多样的,传统的人工手动定位不平衡影响因素,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全面下滑,该系统借助智能化技术,利用单个数据采集对象,贴合数据处理逻辑全程自动判断各个环节信息是否真实有效,一旦发现异常便会按照逻辑计算找出对应影响因素,达到异常影响因素可自动锁定的目的,使最终电能量平衡监测结果可以得到充分保障[1]。

三、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1、实践应用方案

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在实际实践时,则以现阶段国家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数据集成方案》基本规章要求为主要依据,以某省变电站为例,结合相应区域省市级特性,合理设置电网运行监控系统和同期线损系统数据接口;按照开发系统之间电网模型功能对照形式,组构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体系,以此为同期线损统计提供真实精确的远端模型以及各项信息数据,使所得数值的可靠性能够充分得到保障。

2、应用监测指标

对区域内城市、厂站做分项开发全天候动态监测图例、统计分布、趋势分析界面等,了解区域现在平衡点具体平衡信息,配合统计分布规律以及历史变化形态,合理布设各项监测指标最大限度提升同期线损指标,以此使表计覆盖率能够进一步全面增加,保障相应电表采集成功率、母线平衡率提高至95%以上。

3、运营管控成效

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的实践应用,有效解决了以往调度、营销、运检等开部门沟通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其按照重新理清规范变电站系统运营维护管控标准要求的特性,加上系统所具有的协同工单内容,直接对电能量平衡维护检修以及当场调试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集中监管、分层管控、分工协作、全面合作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电能高校转化利用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分析,可以看出利用现代高新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变电站的治理效率、降低电能量平衡故障风险,同时也为变电站创新管理模式,以及整个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萌,赵滨滨,史雷,王莹.基于同期线损的低压配电线路电量异常监测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0(03):196-200.

[2]刘道新, 胡航海, 张文晋,等. 配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设计工程, 2017, 25(005):42-45.

[3]卞漫娟. 电网同期线损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0):2312.

作者简介:黄崇1992-,男,河南省信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能量平衡监测

猜你喜欢
监测方法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探讨
民间借贷监测方法及监管体系研究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与监测方法
电力在线监测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低频噪声的危害及监测方法
电能计量装置异常状态的监测方法
配电站运行安全监测系统研究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原因与监测方法分析
面向航空遥感的海面溢油监测方法
中职学校学生在线学习学习质量监测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