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来

2020-11-17 08:02
中国记者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乡亲们大妈驻村

新疆喀什疏勒县融媒体中心

我是在叶城阿克塔什镇和大家来分享我的故事。这个镇,是全疆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之一,而在故事中我的身份也从一名记者变成了扶贫驻村干部。

那年立春,我开始了三年挂职当驻村干部的经历。来到村里,我首先看到的是,这里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我的任务就是带领这里的311户1775人脱贫。

大家想象一下,在这种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地方工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字:“难”!

阿拜克力·海力帕提是我们村的贫困户,一家六口人所住的房屋背靠着倾斜角近90度的山丘,而沙石土质的山丘是极易发生泥石流的。每年的六七月份阿拜克力都会赶羊去几十公里外的牧区放牧,每当遇上乌云密布的天气,他的妻子阿依古丽就会默默祈祷不要下大雨。因为每一次大雨都有可能带来泥石流这样的灭顶之灾!

驻村苦不苦?日子是苦的,但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人们对新生活的那种期盼。

2017年6月,万人易地搬迁的大战役开始了,乡亲们终于要告别这贫穷的大山了。但是,我的苦恼却来了,因为有些村民不愿意搬。

阿拜克力的母亲阿依汗大妈跟我说:“书记啊,这里是我生活了60年的故乡,我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啊。”

于是我们反反复复去做大妈的思想工作,我还把搬迁点的照片拿给她看,当她看到搬迁点有漂亮的学校,可以让孙子上学时,老人终于同意了。

去年8月4日这一天让阿拜克力终身难忘。他一家六口人住进了120平米的新房子。抽油烟机、燃气灶、淋浴器、电采暖气、冲水马桶一应俱全。

阿依汗大妈激动地跟我说:“闺女,我在做梦吗?这真的是我们的家吗?”我说:“是真的!是真的!”大妈说:“闺女啊,感谢两个字不足以表达我的心声啊!”

为了让搬迁居民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政府在安置区建起了产业园,并且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彻底告别“穷窝窝”。

阿拜克力在镇上实现了就业,妻子阿依古丽也在产业园区找到了工作。和阿拜克力一家一起搬迁过来的农牧民,有的成了产业工人,有的当上了护林员,自己做小生意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了人人有事做、月月有收入!好日子带来的幸福说也说不完!

我连续驻村三年,称呼也从记者变为了第一书记。当我们千千万万驻村干部看到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我们比乡亲们还感到幸福!

同事眼中的她

阿依帕夏·图拉普性格开朗,待人友善,为人谦虚。我们共事的10年里,我发现她是一名很热爱新闻工作的记者,能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次采访任务,能吃苦耐劳,专业知识扎实,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百姓故事》《关注》等栏目中主持、采访时颇具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富于团队协作,并不断地挖掘和讲述基层百姓的感人故事,栏目也深受群众喜欢和好评。她这几年讲述的喀什故事在全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演讲比赛中获得过很多奖项,影响力很大。让我更加敬佩的是,她连续三年驻村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很快就走进群众、融入群众,认真聆听群众心声,及时解决群众难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的百姓非常喜欢她。在我看来,她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万小寒(疏勒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制作部主任)

猜你喜欢
乡亲们大妈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大妈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大妈为何尿失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