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内容、框架与模式

2020-11-17 10:39
现代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智能化体系智能

◎ 段 鹏

2019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媒体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进一步表明,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毋庸讳言,现有大多相关研究都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全媒体传播做出总体性的蓝图勾勒和前景展望,其中一些研究结合媒体融合、人工智能、全媒体、智能媒体等重要概念的前沿理论,从不同层面建构了全媒体传播的理论框架。然而,有关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性和策略性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主要分为实践策略规划型与案例研究型。首先,实践策略规划层面,支庭荣提出,全媒体传播不是单一的内容或介质体系,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进行多视角一体化分析。①赵子忠和郭好通过梳理媒体融合发展阶段,结合社会现实需求,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应遵循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②张志安和李宜乔指出,在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③其次,具体案例研究层面,学界和业界人士对如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也进行了贴近当前实际的分析和规划,如:陈旭东以东方网为分析案例,提出可以从转企改制、移动业务以及建立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三个维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④唐维红等学者以人民网为案例,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发展潜能。⑤叶蓁蓁围绕人民日报融媒体中心“中央厨房”,深度分析了人民日报全媒体生产机制。⑥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向智能互联网发展,媒体融合的重点已从增量经营转变为存量改革,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应时应势所需的,它需要在不同层级上构建,需要不同媒体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参与,在媒体融合思维、业态、用户、技术、产品、体制机制基础上建设智慧型全媒体生态系统⑦是其目标。在新的发展机遇期,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号召,需要理论结合实践,以跨学科视角多维度、多方位地推进。

本文拟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探讨具体化、落地化、策略化的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全媒体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

一、宏观层面: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整体架构

宏观层面,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整体架构应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搭建,旨在建构全方位、立体化、体系化、科学化的传播路径体系。从纵向建设维度看,应对全媒体传播体系中的中央媒体、省市级媒体、县级融媒体等多元主体进行层次性、针对性和类型化建设路径阐释;从横向建设维度看,从传播流程、平台搭建、传播资源、信息内容、技术应用、管理手段等多重维度进行体系建设的专门化策略探讨,以期形成多元合力,在把握智能化大势的前提下实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宏观构建。

(一)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纵向建设

1.打造旗舰媒体:中央级媒体的转型

当前,探索智能全媒体体系的建设路径,构筑具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旗舰型中央级媒体传播体系,是我国媒体转型探索的未来趋向和国家使命。中央级媒体在国家传播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不仅是我国开展国内和国际传播的旗舰媒体,也是全国媒体系统融合转型的先锋和表率,对各级、各类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目前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在全媒体建设中立体布局、推陈出新,如人民日报社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新华社机器人写稿系统“快笔小新”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因而,打造旗舰型媒体,促进中央级媒体的全媒体建设与转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突破疆域:省级媒体的全媒体发展

省级媒体在全国媒体版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国家主流价值观由上至下的重要途径,是各省的对外窗口和平台。当前,省级媒体占据丰富的本地资源,了解本地用户市场,在媒体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省级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也面临着多重竞争之困、双元体制之扰、地域之限等问题,⑧省级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建设面临较大挑战。只有抓住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手段创新升级的机遇,利用好本地各类资源,为本地用户提供更贴近生活、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省级地面频道的跨越式创新发展与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完善,才是当前省级媒体“突破疆域”的出路与方向。当前,“突破疆域”对省级媒体而言,不仅意味着突破自身发展局限,寻求全媒体转型发展,更意味着打通省级媒体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路,实现省级媒体社会功能的全域拓展。

3.重建社会神经网络: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对于我国整个全媒体架构来说,县级媒体具有“神经元”的功能;对于党的舆论引导体系来说,县级融媒体中心也有类似于“毛细血管”的作用。一般而言,县级融媒体是县级全媒体建设的初级形态与起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与转型发展,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深入基层的重要战略布局。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印发《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党中央的指示为推进县级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也强调,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最后一公里”,要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建设融媒体中心。⑨应当看到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局部也存在“机构融了,机制没融;内部融了,内容没融;资源融了,资金没融;人力融了,能力没融”等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存在隐患与困境,如:一些地区媒体用户在不断减少、人才流失及专业人才匮乏等。因而,重建县级融媒体中心这一全媒体体系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网络”尤为重要。

(二)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横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⑩基于此,关于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横向建设的研究,应当覆盖对出版、报刊、广电、互联网、智能传播、电影、文娱各领域的全媒体生产流程的再造、全媒体平台的优化、媒体资源的整合、信息内容的创新、媒体技术的运作、媒体管理手段的创新等多维度和全域化的全媒体建设路径的探索。唯其如此,才能从全媒体运行发展的各个板块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发展建议。

1.智能全媒体出版体系建设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了出版业格局,出版物形态、传播媒介、出版理念和内容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均发生了巨变,出版业构建智能化全媒体出版体系,已成为其转型发展的需要。2017年1月,我国《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首篇300余字的稿件只用一秒完成;第一财经的“DT稿王”一分钟可以写1 680字;今日头条的“张小明”2秒内生成稿件并完成发布。⑪出版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已初具雏形,紧接着,讨论智能全媒体出版体系建设中出版方式、内容把关、知识付费营销方式的全媒体开发、全媒体出版业态管理与监控、全媒体出版资源整合及技术利用等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更应借此建立具备经营特色、存量资源活跃、出版模式成熟的智能全媒体出版体系。

2.智能全媒体报刊体系建设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刊媒体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受到剧烈冲击,当前,智能化环境下,报刊媒体亟须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积极组建覆盖报刊、网络、“两微一端”等平台的综合性全媒体矩阵,打造集纸媒、网媒、移动媒体等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以期探索报刊媒体实现全媒体铺开的立体化的传播格局的具体路径,从而开启新一轮报业转型发展的局面。如:《新京报》从2009年率先上线网络数字报,到“双微”、动视频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建设,借助媒体融合大势形成了集报、网、端、微、抖音、快手全渠道覆盖的综合媒体平台,覆盖超过1.1亿人次,开发不足2年的新京报App下载次数超过4 000万。

3.智能全媒体广电体系建设

在探索智能技术为智慧广电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形式的多元化、高速化发展,提升广电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提升广电社会服务能力,满足受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创建全方位、全时段、全维度的高质量智慧化新媒体广播电视体系,为智能全媒体广电体系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路径支持是智能全媒体广电体系建设的根本之义。在2020年突发且持续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智慧广电”建设,促进视听业务、内容、平台、网络、终端的共融互通,搭建“5G+4K+AI+云”免接触录制平台,确保疫情隔离防控期间优质内容的输出;结合人脸检测、视频智能分析等新技术研发热成像测温系统,对戴口罩人脸实现精准识别和测温。⑫

4.智能全媒体互联网体系建设

智能全媒体互联网体系建设是全媒体传播体系横向建设中的基础。在对智慧全媒体互联网体系建设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应着力探索智能全媒体互联网体系建设的未来路径与创新之举,重在探讨如何将全媒体互联网体系与其他各板块体系相结合,从而发挥网络体系的基础功能与服务作用。

5.智能全媒体智能传播体系建设

智能传播是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媒体传播形式,已广泛而深刻地嵌入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中,重在探讨智能传播内容与形式创新、技术应用程度升级、管理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等问题,并将焦点放置于推进智能传播体系与其他传播体系的融合创新的具体路径之上,提升智能全媒体传统体系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中,新华社智能化编辑部推出《这些“大国重器”,让你在桌面上亲手操控》,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感受大阅兵的视觉震撼冲击⑬。

6.智能全媒体电影、文娱传播体系建设

全媒体时代,电影及文娱传播渠道样态由有限演化为无限,传播流向由单向度演化为双向互动,传播功能由单功能演化为多功能,这无疑大大提升了电影和文娱传播的广度和有效性,为建设智能化电影与文娱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机遇。因此,探究智能全媒体电影及文娱传播路径及其体系建设,可以助力电影传播、文娱全媒体事业的不断改善与优化,为向广大受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作品助力。

二、中观层面: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专项建设

在中观层面,全媒体传播体系通过各项专项建设与宏观社会发生关联,实现服务社会的媒体功能的拓展延伸。具体而言,智能新闻、智能化的舆情治理、全息影像、智能媒体教育、智能化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专项建设,均应成为智能全媒体社会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智能新闻建设及其实践探索

智能新闻是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主要体现为新闻生产“人机协作”模式的迭代升级、渠道平台化扩张和精准化升维、万物媒介化和“人体终端化”等特征,它的出现使原有的新闻生态趋于重构,新闻内容版图扩张与新闻的价值嬗变、新闻分发的个性化趋势与传播格局分化、平台和媒体关系重组和权力结构突变成为趋势。

当前,智能新闻模式为未来的传媒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信息采集智能化战略开启捕捉新闻的新途径、内容生产智能化战略重塑新闻写作新模式、新闻分发智能化战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新闻反馈智能化战略改变人机互动模式等。然而,智能新闻实践亦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与待突破的局限,如智能硬件设备不完善、普及率低、成本较高,以及智能新闻形式单一、开发程度较低、智能新闻伦理困境等问题,当下智能新闻的发展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是学界与业界的普遍共识。因而,对未来智能新闻实践进行更为广泛的设想与突破障碍的路径探寻势在必行。

关于智能新闻建设及其实践路径探索,我们不妨从当下智能新闻的建设现状出发,发现智能新闻专项建设的既有问题、机遇与挑战,并探讨提升智能新闻建设水平的关键路径。宏观层面,从技术开发应用与传受设备建设、AI+特定新闻类型的适配性传播策略、智能新闻受众认知效果评价、智能新闻安全监测与保障建设、智能新闻的伦理规范建设、智能新闻与其他专项建设的有机结合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微观层面,则致力于在智能新闻视觉表达策略、新闻叙事建构、人机交互感与受众体验感的塑造以及适配多元新闻类型的针对性智能表达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提升现有智能新闻的传播水平与效度,同时探索智能新闻的多元应用,并尝试平衡新闻技术与传播伦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关系。

(二)智能化舆情治理及其路径探寻

当前,人工智能为舆论舆情治理与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首先,人工智能可提升主流资讯传播的强度,以先进技术为触手促进传播内容的精准灵活与服务的个性化。其次,舆情治理的精度在智能传播关照下得到提升,精准化推送与用户画像的运行可提高舆论引导及舆情治理的针对性、精准性、到达率。再次,人工智能可以提升舆情管理的效度。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捕捉网民“瞬间情绪”、追踪研判新闻内容及舆论传播规律。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极大提高“网络辟谣、阻击谣言、披露真相”的效率。应该说上述应用的发展既提供了未来智能技术在舆情治理中的可行性路径,又为新的提升策略提供了启发。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新闻舆论与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舆情治理中的应用场景偏重感性化与实用性,无法促进受众公共意识的培育;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资讯推荐易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平心而论,智能化媒体技术给舆情治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具,对待智能化生产和传播的舆情信息,更应促进治理手段的智能化。未来,我们应针对性地进行策略设计,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工智能为舆情工作带来的机遇,同时规避风险、迎接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是创新实现网络舆情精准治理的指导思想。当前,网络舆情问题已经日趋复杂化,其相应的治理范式也应逐步从危机管理向智慧治理转变。在具体操作层面,可以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入手,梳理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特征,并从社会生态和技术环境两方面厘清全媒体舆情演化的动力机制,从而提出全媒体舆情智慧治理的新路径,即针对如何紧抓智能化机遇、如何应对智能化挑战从而实现舆情治理水平的提质升级、如何创新全媒体舆情管理的智慧型手段提出可行性路径与建议。

(三)全息影像与全媒体艺术建设

全息影像是全媒体传播体系艺术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信息呈现形式,具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特征的影像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元素融合起来,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优质的沉浸体验。全息影像视觉样态在主体、时间、空间和交互中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并通过全息影像的真实感和在现场性来实现全息影像视觉的沉浸式现场叙事体验。基于智能互联网的5G会大大提高数据传输速度,使新闻传播由数据量较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平面信息”,大规模转向以全息影像信息传播为代表的“三维信息”,为全媒体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可能。可见,全息影像、艺术形态探索将成为未来全媒体系统在传播形态上的重大突破与发展方向。

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可以将作为新型媒体艺术呈现形式与影像表现手段的全息影像列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发掘其未来的可行性建设路径。其次,结合具体实例,从技术开发、媒体叙事、艺术手法、互动机制、用户体验、产业推广、传播效果等各方面对全媒体的全息影像进行解读。最后,分别探讨从这些方面实现全息影像艺术建构的成果、不足与局限,从而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提出未来智能全媒体体系中全息影像的发展建设路径。

(四)智媒教育与全媒体建设

2017年7月20日,我国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智能教育”这一概念,旨在建立教育精准化、定制化的终身服务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反映出国家从战略层面上对人工智能教育的高度重视。智能化背景下,全媒体传播体系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延伸,社会教育随之成为未来智能全媒体的重要板块之一。

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涌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在交流方式、信息更新效率、信息内容涵盖和全媒体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突破。宏观层面讲,面对教育领域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对全媒体教育进行现状梳理的基础之上,在智能化的全媒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媒体学习过程的智能化支持、全媒体教育的智能化评价手段、全媒体教育智能化的教师辅助手段和智能化的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落地化路径,实现智能全媒体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质量的升级以及教育手段的改善。微观层面,则应包括全媒体自适应学习、全媒体智能学习助手的开发与应用、全媒体教育专家系统与知识数据库的建构,以及利用智能全感官技术实现教育无界限与起点公平,帮助残疾人群,推进标准化全媒体教育服务、教育数据反馈等社会教育功能的拓展。

(五)全媒体国际传播新路径

国际传播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板块,全媒体体系中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应用对国际舆论和国际交往构成显著影响。从全媒体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智能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数字传播时代已经出现的传播主体多元、话语视角转换、时空界限消弭等特征在智能化趋势下被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场景转化和信息接触模式的变化,从而带来国际传播活动形态转变等新现象、新趋势。当下,全媒体传播体系国际传播中多元主体—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等,都力求在国际话语环境中发出能彰显自己价值主张的声音。

在智能传播的趋势下,我们有必要对既有的全媒体体系的国际传播图景与建设路径进行重新调校。在全媒体体系建设背景下,我们应在国家关于国际传播政策指引的前提下,对智能化趋势下全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内涵、原则与关键进行再认识,为新时期我国全媒体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国际传播能力的提质升级贡献出系统化的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应该从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政策驱动、技术运作和资本投入的硬件设备布局、立体化与全方位的表达策略、数据隐私保护的全球治理等多重维度探讨智能趋势下全媒体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三、微观层面: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流程模式建设

微观层面,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流程模式建设可以从全媒体内部视角的信息传播板块、业务与服务板块、媒体保障板块三方面的建设路径来分析,它涵盖了全媒体流程模式中的主线—信息传播、全媒体流程模式的资本运营及其机制,也涵盖了全媒体信息与运作的安全保障,在兼顾全面性、系统性的同时,该层面的策略研究亦应重视针对性、具体性、细致性和可操作性。

(一)智能化环境下全媒体内容的智能生产与分发模式建设

人工智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感器技术有助于优化新闻信息采集环节、智能机器人提高了新闻编辑制作的效率、在内容推送环节人工智能的算法更符合用户需求⑭。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信息传播主要涵盖智能化的信息生产与分发两大内容,旨在解决国家智能全媒体内容生产的“四力”(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问题,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研究视角,遵从以人为本、充分运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原则,提升包括人类媒体工作者和各类智能与非智能主体在内的万物媒介主体的内容生产与分发能力。

1.智能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及模式建设

信息内容的生产环节是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与起点环节。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监督式机器学习已广泛运用于智能全媒体的内容生产体系中,通过算法将数据按照给定规则填充公式化的表达,继而生成全媒体内容,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全媒体内容生产和呈现环节的优化和改造。然而,当前我国全媒体建设中AI+内容生产整体还处于早期的阶段,体现为数量少、阶段早、领域窄、效果差等特征。因而,探索与建构一套基于智能技术的成熟、完善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体系及模式,对全媒体建设实践尤为重要。

2.智能全媒体内容分发与传输体系及模式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还被广泛应用于内容产品的呈现环节,内容分发与传输随之更为智能化、互动化,传播模式亦从过去以内容为主导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以技术为驱动的人机交互,智能媒体在技术革新层面驱动了“创造—生产—传播—消费”一体化的标准化进程。基于上述现实情境,智能全媒体如何实现内容分发的技术升级、提升内容传播深度、广度与效度,形成体系化、创新化的分发与传输模式,从而延展媒体功能,也是我们未来应重点研究建构的重要部分。

3.智能全媒体内容的评估与评测体系建设

首先,需针对全媒体内容的智能审核与内容评测分发机制展开研究。在语义理解和情感计算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创新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有效的智能内容审核和评测及分发机制,探讨智能媒体内容生产中的“人”“机”边界问题。就目前的智能媒体内容生产理论而言,一般意义上的内容生产过程由三个部分构成:前期预处理阶段解决素材准备、资料聚合、题材选择等问题,这其中已有人工智能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核心生产过程阶段上主要通过MGC、TGC、NGC等人工智能主导或人工智能参与的非人类内容生产模式和PGC、UGC、OGC等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辅助的内容生产模式,形成以全域传播为载体的AGC内容生产总体架构;后期闭环处理阶段则在内容生产完成后,对内容结果进行检查、评价等,而这一过程也存在较大的人工智能应用空间。在面向智能全媒体环境的智能内容生产体系之中,将充分运用语义理解和情感计算等领域内的理论与方法,构建智能全媒体内容审核和评测及分发机制,形成智能内容生产和智能全媒体服务环境的有机闭环。

(二)全媒体业务与服务模式建设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从全媒体产业层面出发,解决智能化全媒体的模式创新问题,在智能全媒体场景下,以媒体内容业务与服务产品通过全媒体平台所赋能的市场需求沉淀、用户数据积累、内容资源调配、分发渠道整合等作用过程,解决智能全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内容消费者在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场景等层面的关键问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1.智能化背景下全媒体业务模式建设

当前,加快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转型步伐,建立全媒体业务格局已经成为智能化背景下全媒体发展的必然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形塑了整个媒体行业的业态面貌,也在微观上重塑了媒体产业的业务链。同时,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媒体功能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媒体的服务功能得以拓展,媒体服务已从媒体业务板块延展至媒体传播的全过程。通过基于智能营销传播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推广及应用,提升大数据算法并构建相关业务体系,都成为研究全媒体的科学路径。

2.智能化背景下全媒体服务模式建设

智能化趋势下,媒体技术的变革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得提升受众体验感成为媒体融合的主攻方向,而媒体服务业态的创新亦成为媒体功能拓展的必然趋势。当下,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空间与时间传播限制趋于消弭,极大地提升了媒体与其他传播主体与节点的连接效率,这就为媒体的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家庭服务、个人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保证了媒体服务的运作效率。探究全方位、全领域的媒体服务模式建设,研究如何提升全媒体服务水平,成为全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3.智能化背景下业务与服务营销模式建设

智能时代,全媒体体系如何改变业务与服务营销行为?5G普及后,智能全媒体将产生哪些潜在智能应用场景?这些新的智能应用场景又将产生哪些业务与服务营销模式的变革?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更新用户行为理论、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从而构建全新的服务研究架构,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服务创新、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此方面的研究分析,主要解决智能全媒体安全的技术保障能力提升问题,围绕全媒体安全基础设施、全媒体内容版权保护、可视媒体篡改取证与合规性审核、全媒体内容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等展开研究。

(三)全媒体安全与监管模式建设

1.全媒体底层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设

全媒体中心的底层软硬件系统是基础设施,是支撑全媒体基础数据及基础应用运行的基石。完善的底层基础设施建设,是智能型全媒体在建设之初的保障型措施,可有效防范风险,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从而降低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该环节需要探究如何通过硬件可信与软件可信共同构成计算平台可信,为全媒体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2.全媒体信息与内容安全建设

媒体内容的安全保护应该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包括内容生产、内容审核、内容发布、内容传播、内容使用等多个阶段,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全媒体的信息内容都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和安全保护,提供内容版权可信认证和校验,通过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方法提供内容来源可信认证以及内容同源比较等安全机制。

3.全媒体建设中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全媒体建设中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全媒体传播全程顺畅、安全进行的根本保障。媒体内容生产后、发布前,为了保护内容创作者的权益,也为了减少后续内容传播过程中的版权纠纷问题,需要进行版权注册存证;媒体内容在传播和使用中,针对非法拷贝和盗用问题,需要进行版权流通记录、追踪和版权溯源,以发现盗版或滥用现象,确认盗版源头;媒体内容在发布后、传播和使用中,针对篡改造假以及散播虚假、涉恐、涉黄、政治敏感等不合规的信息,需要展开面向全媒体的图片视频篡改取证和内容合规性审核等研究,在网络空间中智能检测并自动发现存在的这些内容安全问题,并进一步确认,最后能提供应急响应预案和主动响应机制,并进行应急响应处理。

综上所述,智能媒体化是媒体融合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预示着人—媒介—物三者融为一体的媒介发展趋势⑮。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更迭以及全球文化传播的进一步互融,未来社会将会是一个“万物皆媒”“泛在传播”的世界。我国媒体融合已经度过十年的不凡历程,亟待紧密结合全球环境、社会发展和技术革新对融合提出实时战略和目标。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更应该是理论分析与实践演练、现实情景与未来展望相结合的,既有全球视野格局,也具备本土创新创意,是真正能够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地推进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路径。

注释:

① 支庭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全息透视:系统建构、功能耦合与目标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② 赵子忠,郭好.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路径和关键[J].新闻与写作,2019(8).

③ 张志安,李宜乔.公共传播领域中的媒体协同发展—论大众化媒体、专业性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19(8).

④ 陈旭东.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东方网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实践与思考[J].传播评论,2017(8).

⑤ 唐维红,王韬,邹菁.导向为魂 内容为王 创新为要—人民网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新闻与写作.2019(8).

⑥ 叶蓁蓁.“中央厨房”的数据化采编与传播体系构建—人民日报全媒体生产机制探索[J].传媒评论,2017(7).

⑦ 胡正荣.打造智慧全媒体生态体系[EB/OL].(2020-1-15).https://xw.qq.com/cmsid/20200115A07IQP00.

⑧ 常晓洲.全媒体时代下省级卫视的发展浅析[J].新闻爱好者,2018(6).

⑨ 黄坤明: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创新[EB/OL].(2018-6-14).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614/c64094-30056142.html.

⑩ 赵银平.这项“紧迫课题”,习近平因势而谋[EB/OL].(2019-1-2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9-01/28/c_1124054968.htm.

⑪ 成玲丽.“快笔小新”和她的伙伴们[EB/OL].(2017-4-25).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2017-04/25/c_136199280.htm.

⑫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在行动[EB/OL].(2020-3-28).http://www.cm3721.com/kuaixun/11500.html.

⑬ 加快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EB/OL].(2020-1-17).http://m.cssn.cn/sylm/sylm_syzx/202001/t20200117_5079556.htm.

⑭ 人工智能将引导融媒体发展新方向[EB/OL].(2018-2-12).http://sh.people.com.cn/n2/2018/0212/c134768-31253179.html.

⑮ 段鹏,张媛媛.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方向与突破点[J].中国出版,2019(8).

猜你喜欢
智能化体系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迈向智能化:艺达电驱动高端制造之路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论智能化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典型应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