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抗疫七十天

2020-11-17 06:03
中国工人 2020年4期
关键词:意大利武汉新冠

从留学到工作,今年是我来意大利的第13个年头。这么多年总会把回国安排在8月和12月的假期,因此和父母没能过个团圆年便成了多年的遗憾。中国人怎能不懂中国年的丰富内涵?也该让我这俩在国外出生成长的孩子体会一下真正的年味儿了。于是,早早订了全家的回国的机票,还给孩子们预定了中国年系列写真,希望能让这个春节变得更有意义。

2020年1月21日飞机落地北京,全家兵分两路,老公带着老大(哥哥)代表全家去武汉看望爷爷奶奶,我带着小的(弟弟)直奔北京的姥姥姥爷家,我们计划10天后在北京团圆。肩负“探亲人、聚朋友、饱口福”的“任务”,我们各自踏上旅程,向相距千里之遥的两个家进发。一切都很顺利,机场内没人戴口罩没人测体温,我们根本没有察觉“新冠肺炎”这个狡猾的“大毒枭”正暗中向人们逼近。

1月23日,我们到家的第三天,武汉封城的消息飞落下来,让时差都没倒过来的我们猝不及防、晕头转向,原本大年初六要飞北京团聚的两位就这样被“禁足”在了武汉。凶猛的疫情随着春运蔓延开来,许多省、区、市状况岌岌可危,政府开始号召大家不要出门,全民防疫。我们回国前安排好的所有计划全部泡汤,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隔空向“栅栏内”的公公婆婆拜年、“吼”家常(婆婆耳背),这便是我探亲期间仅有的两次“外事”活动。

有家人身处疫区,我这颗心是横竖都放不下的。每天目不转睛地盯着新闻等待更新数字,争分夺秒刷消息追随钟南山院士的脚步,像闹钟一样隔几个小时连线一次武汉的家人,就成为春节期间我的“规定动作”。意大利朋友想方设法问候我的近况,我告诉他们,中国正在和病毒奋战,我们举国的医务工作者拼了,武警公安拼了,街道社区拼了,连作为志愿者的快递小哥都拼了,这场战“疫”我们必定赢。

武汉的大街小巷随着封城瞬间停摆了,但在老百姓家中却是另一番模样。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盼望相见的祖孙三代紧紧依偎在一起,朝夕相处热闹非凡。爷爷在屋里练起拿手的太极拳,正淘气、正叛逆、正能吃的孙子学成了扭秧歌儿的模样。喋喋不休、上蹿下跳、不能自已的五岁小伙儿犹如一颗火星撞上平稳运转的地球,把爷爷奶奶安静的生活完全打乱。而在北京的姥姥姥爷又是惦记得不行,总是询问哥哥在武汉的一切。头一次被关在屋里几个月不能出门的哥哥憨萌稚嫩的几句话让大人们感受到他那份无奈和渴望。一次,视频中哥哥望着手机里的弟弟,悄悄把头埋在爸爸怀里喃喃地说:“弟弟真可爱,我好想抱抱弟弟啊。”还有一次给姥姥留言:“姥姥,我在武汉你在北京,咱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北京?爸爸跟我说是两天,到底对不对啊?”分离的日子一天天过着,爷爷奶奶住的社区每周补给两次食物、倒一次垃圾。武汉人民的生活趋于平静,我也被迫适应母子分离的状态。一个月后,武汉疫情的拐点随着春风徐徐而至,但是解禁遥遥无期,我决定带着老妈和弟弟先行返航米兰。

早在疫情初期,中意直航就被意大利取消了。无奈,我们只好绕道迪拜转机。辗转一天一夜,2月20日飞机降落在米兰马尔彭萨机场。走出机场,我和老妈都长舒了一口气:总算结束了北京窝居的日子。可第二天一觉醒来,意大利首例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从天而降。疫情来势汹汹,热干面刚刚苏醒,意大利面却睡下了。我们历经24个小时漂洋过海迎来的不是春天,而是又一个漫长且沉重的疫情期。这个假期无论飞到哪里,身边的朋友总是调侃我:你这是追着病毒跑呢……

相比北京,我们在意大利的日子岂是一个“惨”字了得?口罩买不到,超市不敢去。在北京时,因为身边有父母而不觉慌乱,在国外心情却不一样。未满周岁的弟弟历经长途旅行、转机、倒时差,真让我满腹担忧,唯恐不小心生病了又不能去医院。而一向坚忍的妈妈或许和我有同样的隐忧而显得焦虑不安。国内亲人朋友的问候如雪花般飘来,这回换成在武汉的老公放心不下我们,赶紧传授这一个多月在家“闭关修炼的心经”。我的危机感来了,它源于意大利早期对疫情的态度:轻症不接治,百姓拒防护,聚餐又聚会……新冠病毒岂能受得了这种蔑视?一个多月里愣是从1例飙升到破10万例,全意20个大区107个省无一幸免,死亡超万人。

日益猖獗的疫情终于让拥有6000万人口的意大利觉醒了,上至总统总理下至医院警署都开始正视这个新冠“毒枭”。新闻24小时滚动播报疫情,号召大家待在家中。3月8日伦巴第大区封锁,3月10日全意封城,3月12日非食品药品类商铺关门,3月21日意全国严禁非必要出行,3月22日非必要生产停工。一大波操作后,果然街上车辆变少了,百姓开始戴口罩,超市门口排队间距一米五,就连花开正艳的公园都紧锁了大门。一下子感慨涌上心头:什么政府的优劣、经济的强弱、种族的高低、贫富的差异,在新冠病毒面前全人类的标准只有活着和死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武汉百姓隔空喊话,合唱国歌传递正能量的一幕同样在意大利上演了。大家敲打锅盖相互打气,相约黑夜向远方照明,告诉世界“意大利活着呢!”。那天晚上的尖叫声响彻星空,为黑暗的日子带来喧嚷鼎沸和些许光明。孩子们在阳台挂出“Andrà tutto bene”(一切都会好的)手绘彩虹画,成为街头最美的风景。就在我家窗下,虔诚的教徒摆出一盏红色长明灯,为病患默默祈福。

就这样担惊受怕地挨过几周。3月13日,中国派出第一支医疗专家队伍抵达米兰,我们的定心丸来了。接踵而至的第二批、第三批驰援队伍带来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和抗疫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战疫方案。中国第二批医疗专家组抵达米兰时打出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话: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人道情怀感动了无数意大利人,他们在窗口大喊“grazie cina”(感谢中国),官方和自媒体纷纷报道中国医疗队救助的消息。同时,民间也涌动着林林总总的中国力量:华人华侨各商会自发组织捐赠活动;很多华人把自己仅有的口罩悄悄塞进邻居的报箱;中餐馆免费为当地医院提供伙食;意大利华为子公司逆行而上,为重灾区医院安装通信设备,协助防疫……不知不觉中,心中的不安和惊慌转化成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灶台上滚着开水,书桌上摆着工作,小家伙踉跄着学走路,盆栽似乎又绿了一抹,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

期待全家团圆的那天早日到来!意大利加油!中国加油!

猜你喜欢
意大利武汉新冠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决战武汉
My Heroes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