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品牌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0-11-17 12:28解树江欧周文
长沙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品牌化目的地聚类

解树江,欧周文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发展理念,强调高质量发展,而品牌则是高质量的体现.城市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城市特有的资产,是城市的名称、标志、声誉、承诺、历史传统、地区文化、人文风情、要素禀赋、经济实力、产业优势和人居环境等的无形总和,是消费者对城市产生的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联想,既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识,也是城市个性化的表现[1].城市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以更高的品牌标准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构建新常态下城市竞争的新优势是大势所趋.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强大的城市品牌逐渐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的差异化因素.为了应对城市竞争的挑战以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地区开始注重城市特征、城市形象以及城市品牌的塑造.因此,城市品牌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手段,已悄然兴起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关于我国城市品牌的研究综述,成果比较多,其中最早的是2005年江振娜的《我国区域营销研究综述》,该研究从区域营销的视角论述了国内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区域营销的概念、定位、战略与策略三个层面提出的看法[2].此后多位学者(郑昭,2005;张锐,2007;冯林,2011;王勇,2012;王志刚,2013;杨礼茂,2016)都基于某一角度对城市品牌研究进行了梳理,这些成果对于把握城市品牌研究的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对国内外2011—2018年城市品牌的最新研究文献成果(主要是期刊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和前沿时区图等方式比较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进展和热点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城市品牌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外文文献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文文献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数据采集日期均为2019年5月5日.国外研究者对城市品牌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品牌(Place brand)、城市品牌(City brand)和目的地品牌(Destination brand)三个方面.因此,在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中,以“Place brand”或“City brand”或“Destination brand”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年度设置为2011—2018年,文献限定为article,共检索到658篇.国内数据方面,主题设置为“城市品牌”或“区域品牌”或“目的地品牌”,文献出版年份同样设置为2011—2018年,文献类型限制为期刊,并在期刊里限定了CSSCI文献范围,共检索到401篇文献,经过人工筛选去除5篇与本研究主题关联不大的文献,最后得到396篇文献.国内外的文献均选自高质量的核心期刊,这样比较研究国内外城市品牌的研究进展和热点的共性与差别更具代表性.

1.2 研究方法

文献可视化分析是一种利用数理统计等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挖掘文献中的关键词、作者、期刊等信息绘制图形,以此来识别各学科研究热点和脉络趋势,为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的可视化软件是CiteSpace,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开发[3].由于CiteSpace在分析和可视化共引网络方面具有准确、高效和便利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虽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成果众多,但尚未有学者运用该软件对城市品牌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梳理城市品牌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因此,本研究选取CiteSpace作为主要分析软件,通过比较分析近8年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的进展和热点,期望为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2 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文献发表量的趋势比较

对2011—2018年国内外有关城市品牌研究文献进行时序数量比较(见图1),从整体趋势上看,Web of Science发表的文献量处于上升趋势, CSSCI的发文量则是逐年下降,但仅此一点并不能表明国外研究者对城市品牌的研究热度整体上大于国内的研究热度,只能说明国外学者对城市品牌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我国相关学者的关注度则有所降低.从发文的年度数量上看,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1—2012年,我国的CSSCI的文献发文量大于国外的Web of Science发文量,且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2011年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城市品牌建设如火如荼,各界对城市品牌的关注度比较高.例如201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2011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品牌颁奖盛典”,以“提升城市内涵,彰显城市魅力”为主题,通过联手全球顶级城市品牌建设、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国内各级地方政府代表,共同研讨当时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这对提高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2018年,国外的文献发文量在2013年超过国内,且两者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这一阶段,城市品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7年12月29日,我国首部城市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品牌评价 城市》被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性顶层设计,对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许多城市都已经喊出了塑造城市品牌的口号,并进行了许多的实践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投身到城市品牌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国内外文献数量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品牌的研究与国外还存在差距,系统的理论研究领域更为薄弱.因此,相关领域的学者应该提高对城市品牌的关注度,积极投身于城市品牌的研究实践,更好地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 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热点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研究者在特定领域广泛关注的主题,而关键词最能体现文章的核心内容,可以说,在某一领域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4].因此,本文运用CiteSpace V对城市品牌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以初步掌握城市品牌领域的研究热点.

3.1 关键词频次/共现图谱分析

软件的具体操作设置如下:将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分别导入CiteSpace V,时间跨度设置为2011—2018年,时间分区为1年,节点类型为key word,阈值设置前10%(最高为100%),为了使网络图更加清晰,突出重要的结构特征,剪裁方式选择“pathfinder”,可视化选择“cluster”.运行软件进行可视化操作,从而得到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关键词词频及中心度列表和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图3);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依次排序,取频次最高的前30个关键词及中心度整理成表1、表2.

表1 2011—2018年国外城市品牌研究高频关键词前30个

表2 2011—2018年国内城市品牌研究高频关键词前30个

3.1.1 国外研究

从表1和图2可以看出,国外城市品牌研究的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从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进行城市品牌研究[1].企业、社区、政府、社会活动者、社团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利益主体,他们会把自身的利益作为评价现实的基础(Green,2005).各利益主体都有独立的形象甚至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有可能与城市形象相矛盾,或者不能被城市(区域)品牌所包容(Henderson,2007) ,而城市品牌化要求众多利益相关群体的每一次行动都要传达一致的信息,以支持区域目标及愿景,履行城市品牌的承诺(Swystun,2005) ,因此,协调和管理利益相关群体是城市品牌化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对于城市品牌的研究,除了city、brand、image等这类与城市品牌及城市形象直接相关的关键词之外,诸如behavior、choice、attitude之类的关键词也充分说明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在城市品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二,从微观视角出发研究影响城市品牌的因素.Lloyd、Brenda(2003)和Gellers(2003)从微观角度对企业尤其是零售商如何进行城市品牌营销进行了分析.quality、health和smoking这些关键词都体现出国外研究者比较注重城市的生活品质因素,尤其关心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更好地促进人类发展,城市品质则是城市品牌中尤其重要的因素.

第三,注重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品牌.MacFadyen、Kenneth(2004)把城市类比成一个公司,探讨了在城市品牌方面的主要投资方式,以及城市能够从城市品牌塑造中获取的价值.price、product和market等类似的关键词凸显了国外研究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去设计和打造城市品牌,而不是单纯地依靠行政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政策鼓励,policy出现的频次和中心度在前30的排序中比较靠后,这就是一个佐证.

第四,对城市品牌的评价也是研究的重点.Brenda、John(2005)将伯明翰和英格兰两座城市作为案例,用两个一般品牌模型(Keller的品牌报告卡以及Chernatony和Riley的双旋涡模型)和旅游业分解模型(Jafar模型)对城市品牌进行了分析.Laaksonen等(2006)则采用焦点小组座谈法对城市形象进行访谈研究,探索人们对城市形象的主观描述,并提出了一个“四维(自然、产业、文化、建设环境)三层(观测层、价值层和环境层)”概念模型.impact、model和design等关键词反映了从早期Simon Anholt(2006)的“六边形”模型到Laaksonen(2006)的“思维三层”模型,再到Gert H.N.Laursen (2015)利用扎根理论提出的16个评价维度.可见,城市品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化是城市品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1.2 国内研究

从表2和图3可以看出,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的热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第一,城市品牌塑造模型.这些研究注重分析城市品牌培育的过程,内容大多是城市品牌的形成及其动态性、内部品牌驱动机理、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评价体系、品牌策略等,结合案例研究分析实践中各个城市的城市品牌建设状况[5],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其关键词包括“城市品牌”“城市营销”“城市形象”及“品牌价值”等.

第二,产业集群.潘登、蒋丽丽(2017)基于城市空间理论探索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品牌的影响,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城市品牌的路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能优化城市功能空间,提升城市品牌认知度;优化城市经济空间,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优化城市社会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牌美誉度[6].结合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区域(城市)品牌的研究多数是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通过打造集群品牌,进而提升区域(城市)品牌的竞争力,其关键词有“产业集群”“产业集聚”“集群品牌”“区域产业品牌”“品牌竞争力”等.

第三,目的地品牌.国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认识起源于旅游目的地形象,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开始意识到形象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陈传康和李蕾蕾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予以重视.1995年李蕾蕾以深圳景点为例在我国首次探讨了旅游点的形象定位策略.王兆峰、鹿梦思(2019)以凤凰古城为例,通过理论假设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探讨凤凰古城的目的地品牌个性、游客自我一致性和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7].对于目的地品牌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旅游城市的品牌研究,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作为一个城市的独特的要素,对于打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8],因此在城市品牌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吸引外部受众,提升城市内部受众的生活质量.这方面的关键词有“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品牌个性”“西藏”和“目的地品牌个性”.

第四,品牌经济效应.王小燕、周建波(2012)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刻画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的解释模型,并建立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展开耦合状态的评价.研究表明,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耦合状态的实证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揭示城市品牌经济发展的环境作用,有益于推动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9].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城市作为一个地域空间的载体,正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与竞争.商业化的社会已经将城市带到了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城市必须通过打造优势城市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高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已初步成为国内各界的共识,其关键词有“区域品牌化”“目的地品牌化”“品牌经济”“区域经济”和“中国品牌”等.

3.1.3 共性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成果,其研究热点不仅是上述呈现的差异性,而且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一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共性对从整体上理解城市品牌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简单地总结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的一致性,以供参考.总的来说,共性包括以下4点.

第一,注重实证研究,多运用案例研究.关于城市品牌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城市品牌塑造的成功案例,比如水城威尼斯、瑞士小镇达沃斯、汽车城底特律、新经济代表硅谷等[10].纵观国内外的城市品牌研究,对某个城市品牌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例如,Maiello A.和 Pasquinelli C.(2015)以里约热内卢为例,分析了大型体育赛事对该城市品牌建设的影响[11],Vanolo A.(2015)则是以都灵为例,分析了都灵近10年的城市品牌发展[12],董宇澜、张蕾等(2018)则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杭州城市品牌建设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13].

第二,注重对利益相关者在城市品牌评价中的作用.城市品牌的价值蕴含于城市产品与城市顾客的关系之中,蕴含于城市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之中,城市品牌只有得到相关利益者的认可,才能发挥其品牌效应,带动城市的发展,进而促进市民的发展.Ahn Y. J.等(2016)拓展了汉金森(2012)提出的品牌定位模型,指出成功的城市品牌建设需要建立在城市当局和相关利益者之间就城市特征和核心价值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城市品牌创建的决定因素[14].宋欢迎(2017)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式,对全国36座城市的城市品牌形象感知现状、感知特点、感知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5].

第三,注重研究大型赛事活动对塑造城市品牌的作用.Dong Q.和Duysters G.(2015)梳理了体育赛事与主办城市之间关系的演变,并探讨了体育赛事对塑造城市形象、品牌、知名度的积极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两个品牌的协同效应[16].吕立(2014)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为例,基于城市居民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17].

第四,城市品牌的研究从单一视角演变成综合视角.目前目的地品牌是国内外研究的前沿领域,研究视野不断拓展,学科的综合程度不断加强.Mikulic J.(2016)通过横截面对20个欧洲首府城市品牌强度和旅游强度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指出创建目的地品牌是创造和保持首府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卢国英(2014)指出对于旅游业高度发展的城市,目的地品牌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内涵[18].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热点的主题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本文在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2、图3)的基础上根据图谱聚类算法进行自动聚类,并使用算法提取聚类标签,其他设置与关键词共现图谱保持不变,运行完成可得到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主题聚类图谱(见图4、图5).

3.2.1 国外研究

从图4可以看出,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有13个,选择节点数量大于5的聚类进行分析,去除重复的聚类,最后得到9个聚类,现将这些关键词聚类分成以下5个研究热点.

第一,重视对原产地品牌效应的分析.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其识别对象是区域内企业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或服务组合,对塑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早注意到原产国形象作用的学者是Dichter,他于196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由……制造”( made in …)一词可能对消费者是否接受产品产生重大影响.Schooler( 1965)率先进行了原产国形象实证研究,之后的学者也相继研究并证实了原产国形象对产品评价的显著作用[19],聚类#0(origin)和聚类#3(origin)同属于原产地品牌.Takafumi Ikuta等( 2007) 认为,区域优势资源是原产地品牌产生的前因,原产地品牌价值会对区域产生影响,例如技术的创新和人才的引进,并进而对单个企业品牌产生影响[20].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与原产地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原产地效应得益于区域的优势资源,而原产地品牌又是基于原产地效应而逐渐形成的.该聚类的关键词包括brand equity、brand image和behavior等.

第二,注重政府在城市品牌塑造中发挥的作用,也重视利益相关者对城市品牌的感知和评价.在城市品牌化进程中,政府的领导和利益相关群体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Allen( 2007)认为,将传统品牌理论应用到城市(区域)情境中时,必须考虑两个尤为关键的问题,即利益相关群体的管理和政府领导作用的发挥[19].聚类#1(state)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政策,以此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该聚类下的关键词design、toxic metal、industry、lead等充分表明了政府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Gibson (2005)以美国华盛顿特区营销城市生活的实践为例,对城市领导者如何通过塑造城市品牌吸引郊区目标市场群体到城市定居的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10].Moilanen和Teemu (2015)分析了20个欧洲城市的城市品牌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确定了城市管理者目前面临的9大挑战[21].聚类#5(drinking water)则是从城市居民的视角来对城市品牌进行评价.该聚类下的关键词可以分为两类,price、brand product、economic commercial brand等更多的是从受众者的经济利益方面感知城市品牌的影响,而drinking water、bottled water和healthily food则更多的是从城市给人类提供的生活用水和食品安全等微观视角来感知评价.

第三,注重研究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品牌,试图从城市品牌建设的案例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从聚类#2(middle income country)下的关键词price、city、public health、policy、strategy、tobacco control可以看出,对于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城市品牌研究,国外研究者延续了其人文关怀,注重城市生活品质,而宏观方面则从城市案例入手,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Magdalena Florek、Keivani R.等(2015)通过对沙特阿拉伯案例的研究,分析了与中东地区城市品牌建设相关的机遇和陷阱,并指出地方品牌建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意义[22].

第四,注重城市品牌的个性化,强调在塑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个性,个性也是影响城市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聚类#4(dynamics)的关键词different brand、significant difference,以及聚类#8(personality)的关键词perspective、personality、taste、image都充分印证了品牌个性化的重要性.Sariyer N.和Lee G. J. (2017)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土耳其开塞利的382名消费者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开塞利市的5个城市品牌维度,并指出在形成城市品牌个性时要考虑城市居民的一般特性[23].

第五,注重城市品牌理论的研究.聚类#6(city branding)研究的主要是区域品牌化理论,其关键词主要有city branding、place brand、branding strategy、city brand identity,这说明品牌化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区域(城市)品牌的内涵、策略、认同等方面.Green A. (2016)通过宏观视角——城市品牌研究和实践的演变,指出由于城市品牌研究和实践的不同演化路径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聚类#9(brand awareness)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相关者视角的城市品牌评价理论,其关键词主要有physical activity、performance和population等,显示城市品牌评价理论的创新依旧是从城市居民的视角进行.从聚类#10(conservation )的关键词impact、extraction和low-income subsidy也可以看出城市品牌研究注重城市人文关怀.Toros E.和Gazibey Y.(2017)制定了一个有效的标准来衡量城市居民的满意度,并通过对尼克西亚和凯里尼亚两个城市中生活或工作的居民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地方品牌城市居民满意度指数的有效性[24].

3.2.2 国内研究

从图5可以看出,基于关键词共现图谱聚类有8个,选择节点数量大于5的聚类进行分析,去除重复的聚类,最后形成5个,并将这些关键词聚类分成以下3个研究热点.

第一,旅游目的地品牌已逐渐成为城市品牌的研究热点.辛璐琦、王兴元(2016)在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并通过对355名游客的行为意愿的问卷调查,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进行了整体验证[25].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优势城市品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聚类#0(旅游目的地)下的主要关键词有“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目的地品牌”等,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化、塑造品牌个性、提升品牌价值等方面.聚类#4(目的地品牌化)下的主要关键词有“目的地营销”“旅游者”“目的地品牌化”等,可以看出对目的地品牌化主要也是针对旅游城市,不过研究中借鉴了传统的城市品牌理论,不仅重视品牌个性的打造,也重视品牌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受众的感知评价.汪京强(2018)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传统品牌个性维度构建的基础上,探索了两类大学生游客群体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认知的神经机制,揭示了潜在游客目的地个性认知为单一阶段,依赖一般知识的唤醒,而现实游客还受到情节体验记忆的影响[26].

第二,城市品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秦晓楠等(2013)从城市品牌外部资源的研究视角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品牌的研究中,从品牌支撑、品牌维护、品牌实现三个维度构建城市品牌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重叠压力测度函数对城市品牌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品牌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27].聚类#1(区域品牌)下的关键词主要是“区域品牌”“产业集群”“集群品牌”等,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主要是基于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形成的集群品牌进行区域品牌化,我国比较典型的是农产品的区域品牌化.郑琼娥(2018)以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危机为例,指出福建省在建设和发展本土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存在的短板,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28].聚类#3(城市品牌)下的关键词主要是“城市品牌”“体育赛事”“大数据”“一带一路”等,可以看出城市(区域)品牌理论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现有的品牌理论无法解释城市(区域)品牌化现象,有必要根据现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演绎推导,构建城市(区域)品牌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体系.因此,如何借助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合相关和邻近学科的知识,探讨城市(区域)品牌化理论与公司品牌化理论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揭示城市(区域)品牌化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区域)品牌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运用大数据进行城市品牌研究的应用和结合“一带一路”创建城市品牌是其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毛万熙(2018)基于触媒理论,结合城市品牌的实践,提出了“城市品牌触媒”的概念,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一条“五位一体”的城市品牌构建路径,以城市品牌定位为核心,以空间布点、事件策划、产业引入、政策制定、创意营销五种工具组合,简称5P模型[29].

第三,重视品牌经济效应研究,以品牌经济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聚类#1(品牌)下的关键词主要有“产业集聚”“品牌经济”“区域经济”等,可以看出城市品牌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品牌经济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等.马亚华(2016)通过对我国54个主要城市的品牌指数进行测算,采用分层回归法,实证了城市品牌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其结果表明了城市品牌对企业绩效有正向作用[30].

3.2.3 比较分析

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有其各自的特点,国外研究倾向于微观视角,从影响城市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从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相关的方面来评价城市品牌的建设情况;而国内研究侧重于宏观视角,从城市品牌建设的过程(阶段)着手分析,也有以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究,但大多是对旅游城市,也只是考虑到旅游者的感知,对于城市居民的满意度测量及对城市品牌的认可等研究则较为薄弱.

国内外城市品牌的研究热点有其特殊性,也有共性,这说明我国城市品牌的研究与国际有着较强的联系.具体说来,共性包括以下3个方面.

第一,城市品牌研究中突出品牌个性.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都有品牌个性或者品牌差异化的聚类,包含的主要关键词也体现了学者对品牌个性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城市品牌的塑造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就要通过正确的城市品牌定位,找到自己的特性,经过精炼总结形成城市个性,这对于成功创建优秀的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城市品牌研究突出了典型赛事活动与城市品牌的相关性测评.城市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对提高城市知名度有积极作用,这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近年来,该研究领域逐渐深入,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大型活动赛事,例如奥运会、亚运会、G20峰会等,对提高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作用的文献逐渐增多.大型赛事活动对于创建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通常是从城市主体视角出发得出的结论,从城市居民的感知评价出发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应该加大对该领域的关注.

第三,城市品牌理论的研究持续深入.选择某一个特定领域,如旅游目的地、特定社区(高新技术研发区等)或购物目的地等进行城市品牌化研究,是近年来城市品牌理论发展的趋势.城市品牌研究的学者们借鉴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理论不断发展城市品牌理论,城市品牌定位、形象、评价、营销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4 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前沿比较分析

研究前沿是科学研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研究主题或领域[31].通过CiteSpace软件中突现检测算法获取的突现词和应用该软件绘制出城市品牌领域主题词在时间脉络上的知识图谱,有助于捕捉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趋势.

4.1 突现词分析

关键词的数量及增长情况可以有效地反映某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及热点前沿问题,因此可以采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膨胀词探测技术进行突现词检测,进一步探究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的前沿动态.突现词指的是出现的频次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或者使用频次明显增长的关键性术语,凸显性高表明这篇文章在连接相邻聚类方面作用很大[32].运行CiteSpace V对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表3、表4.

表3 2011—2018年国外城市品牌研究的关键词突现情况

表4 2011—2018年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的关键词突现情况

4.1.1 国外研究

从表3中可以看出,4个突现词为quality、smoking、behavior、information.其中 “quality”和“smoking”凸显度最大,这表明城市的生活品质是城市品牌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前沿之一.城市品质作为影响城市居民最为直观感受的因素之一,对于塑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的作用.“smoking”突变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这说明“smoking”在城市品牌的研究中作为城市品质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项影响市民健康的行为,城市给市民提供一个健康的公共环境无疑对打造城市品牌具有推动作用.从城市居民的视角来分析城市管理者出台的相关政策,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评测政策的效果及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的研究逐渐成为城市品牌研究的重要前沿之一.突现词“behavior”就是基于城市居民的视角,对城市品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及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测评是城市品牌研究的重要前沿之一.突现词“information”的突现时间是2015年,此时正处于大数据建设的浪潮中,城市管理部门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打造城市品牌,在塑造城市品牌的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信息,并以此进一步改善城市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4.1.2 国内研究

从表4可以看出,3个突现词为目的地品牌化、产业集聚和品牌个性.第一,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地品牌化的研究被运用到城市品牌研究中,并逐渐成为其重要内容.品牌是基于地理和历史形成的,它的发展离不开品牌概念中的特定地点和时间,目的地品牌化受全球旅游业的激烈竞争、目的地的可替代性逐渐增强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的驱动,其现实意义逐渐凸显,已成为增强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的地品牌化是将品牌化模式运用于目的地情境而产生的一个有着明确界定的目标、运作方法、实施规范和预期市场效果的动态营销过程.第二,任何城市都是一定空间范围的集聚中心,而如何在既定空间范围的约束下寻求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则是城市品牌研究的重点,更是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国内学者多数从文创产业和体育产业的集聚来研究产业集聚与城市品牌的关系,这也成为城市品牌研究的重要前沿议题.第三,突现词“品牌个性”的突现时间为2016年,且持续到2018年,这反映了品牌个性由于融合了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学术界将品牌个性与旅游城市品牌进行结合,并逐渐成为旅游城市的品牌营销和品牌塑造的重要前沿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外城市品牌研究的前沿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例如,注重从消费者的视角来探索感知价值,关注个性化和城市品牌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等.

4.2 前沿时区视图分析

发展趋势是指某领域研究中最为前沿的、最具有潜力的研究主题,追踪发展趋势有利于把握研究方向,为未来研究提供指导[33].前沿时区视图是依据城市品牌研究前沿热点的交互关系和演进路径设计的,是CiteSpace区别于其他可视化软件的独特功能[34].在进行 CiteSpace V分析时,将时间切片设为1年,对关键词进行分析,选择time zone(时区视图),如图6、图7所示.

4.2.1 国外研究

从图6 中可以看出,2011—2018年国外城市品牌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有quality、impact、model、perception、behavior、consumption、city、children、destination image、personality、identit等.结合关键词频次及聚类情况可知,城市品牌资产、影响力、评价模型等是基于城市品牌的主体视角,而城市居民对城市品牌的评价、效果测评则主要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在实践过程中融合两者视角的学术成果逐渐增加,而对目的地品牌、区域品牌的研究则逐渐成为城市品牌研究的重要突破.

4.2.2 国内研究

从图7中可以看出,2011—2018年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的主要关键词有城市品牌、区域品牌、产业集群、目的地品牌个性、乡村振兴等.打造城市品牌是现代城市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而城市提高竞争力的目的是吸引外地人才和资源流入本地,最终的结果是为了城市居民得到更好的发展[35].国内学者早期多是借鉴区域品牌和目的地品牌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品牌的塑造、传播、定位模型、评价标准和影响因素的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为主.我国城市品牌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具有较强的政策性.2011年出台了众多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政策,城市品牌中目的地品牌化和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就开始增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又逐渐成为城市品牌研究新的前沿领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城市品牌的研究阶段和重点虽然不一样,但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早期城市品牌的研究多是借鉴国外现有的成果对城市品牌化实践进行分析,而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化等理论的新进展依旧对我国的城市品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的确立需要大量客观、科学的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撑,而目前定量研究还十分薄弱,仅有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定量方法.因此,我国城市品牌的研究要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品牌化的定量研究,借鉴国外现有的城市品牌研究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城市品牌化的实践,进一步发展城市品牌理论.

猜你喜欢
品牌化目的地聚类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恋爱中的城市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西藏隆子黑青稞品牌化探究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迷宫弯弯绕
AR-Grams:一种应用于网络舆情热点发现的文本聚类方法
动物可笑堂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