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的建立对STEMI患者D-to-B的影响

2020-11-17 09:39罗伟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胸痛心肌梗死

罗伟生

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进入醫院大门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D-to-B)的影响。方法:于胸痛中心建立前的2017年1月~12月、胸痛中心建立后的2018年1月~12月,分别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各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指标、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在观察组中均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收缩压、脉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T-proBN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在观察组中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建立后,可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D-to-B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恢复其生命体征,改善其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中心;急诊;进入医院大门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

【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04-0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2]。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是临床治疗STEMI的主要手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3-4]。我院自2018年1月成立胸痛中心,为STEMI患者提供了更加快速的急诊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为探讨胸痛中心建立对STEMI患者进入医院大门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D-to-B)的影响,针对胸痛中心建立前后的2017年、2018年各80例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胸痛中心建立前的2017年1月~12月、胸痛中心建立后的2018年1月~12月,分别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各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年龄为50~84岁,平均(68.43±12.50)岁,男37例,女43例;观察组:年龄为50~85岁,平均(68.72±12.37)岁,男38例,女42例。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P>0.05,研究可比。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经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自2018年1月建立胸痛中心,在急诊科分诊台设置胸痛分诊、胸痛急诊,在挂号处以胸痛患者优先,配备相应的胸痛诊疗设施。根据既往STEMI患者急诊抢救情况,制定标准化的STEMI急诊就诊流程,规范流程,并建立胸痛急救网络,完善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当接到患者120救助电话后,立即派车前往现场,在急救车上采用胸痛急救网络及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对患者进行监护和病情判断,胸痛中心专家可远程指导对患者展开病情评估和初步抢救,如诊断为STEMI,需立即对患者实施抗栓治疗,采取心肺复苏等手段维持其生命体征,再根据患者转运所需时间决定采取何种再灌注治疗方案,如患者发病在3h之内,需先进行溶栓再进行转运,如患者发病≥3h,如能在120min内完成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治疗,则立即进行转运,否则可先进行溶栓再进行转运。在患者送院途中,胸痛中心专家及医护人员需做好接诊准备,当患者抵达医院后,绕行急诊室,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对其进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指标(收缩压、脉压、心率)、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x2检验用于计数资料(n)分析中,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分析中,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抢救成功率比较

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在观察组中均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两组收缩压、脉压、心率在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收缩压、脉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心功能指标比较

NT-proBNP水平、左心射血分数在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NT-proBN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在观察组中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主要是由于冠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血流灌注中断而引发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STEMI是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类型,患者发病急骤,伴随有心绞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随着病情进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5-7]

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是临床上治疗STEMI的主要手段,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对病情进行控制[8]。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于2017年制订的STEMI诊疗指南中指出,在STEMI诊断后,需尽快对患者冠脉血管进行扩张,如何尽早恢复患者心肌血流再灌注是关系到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关键,临床上通常采用D-to-B时间来衡量患者心肌恢复再灌注时间[9]

近年来,STEMI急诊抢救中逐渐提倡采取胸痛中心诊疗模式,我院自2018年1月建立胸痛中心,旨在尽可能缩短STEMI患者的D-to-B时间。在胸痛中心建立后,对STEMI的院前急救流程、急诊就诊流程进行了规范,以实现无缝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快速急救通道,在院前急救期间,利用胸痛急救网络、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系统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抢救进行远程指导,待患者抵达医院后,选择绕行急诊室,直接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大大节省了转运和就诊流程时间[10-12]。本研究发现:(1)急诊就诊流程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转运时间、D-to-B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收缩压、脉压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心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胸痛中心模式可促使患者尽早得到冠脉介入治疗,盡早恢复其心肌再灌注,使其生命体征恢复;(2)治疗后,NT-proBN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在观察组中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胸痛中心模式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使患者病情尽快得到控制,使其尽早出院,减轻其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胸痛中心建立后,可有效缩短STEMI患者的D-to-B时间,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恢复其生命体征,改善其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成联超,陈应忠,叶滔,等.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转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3):88-92.

[2]庞轩,顾顺忠,陆洋.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效率及在院期间预后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6):183-186.

[3]张邦滢,刘莲莲,李广平,等.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方式及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26(9):528-534.

[4]陈国钦,李健豪,张稳柱,等.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10):579-583.

[5]潘三改,李开涛,田云朋, 等.绕行急诊救治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入院门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8,28(1):89-90.

[6]

[7]尚珊珊,郭欣,张燕.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0,28(1):26-30.

[8]司晓云,李伟,沈正,等.胸痛中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中远期的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9,17(10):894-898.

[9]侯其刚,余志国,徐韵.基层医院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7):387-389.

[10]李志荣,张霞,袁耀峰,等.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12):1475-1478.

[11]时侠君,周跟东,汪永生,等.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20,36(3):207-212.

[12]鄢涛,谢雯雯,刘小琴,等.胸痛中心建设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12):1883-1886.

[13]邓金梅,吴燕群,陈银花.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胸痛中心(CPC)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14):161-163.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胸痛心肌梗死
2018~2021年广西南宁市6839例宫颈癌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北京市医保局:部分住院费用 4月1日起“无纸化”报销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