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于肺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0-11-17 09:39陈岚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舒适护理临床效果

陈岚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应用意义。方法:择取的临床资料49例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即参照护理组(n=24)与探讨护理组(n=25)。参照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探讨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方案。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心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对比,参照护理组均差于探讨护理组,且组间各指标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将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较与单一的常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疗效确切,护理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疾病认晓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心病患者;舒适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017-02

肺心病临床全称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该疾病主要是因呼吸道感染诱发所致,且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当患者发病时,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全身水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同时伴有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一旦发病,需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否则极引发易肺性脑病及呼吸与心力衰竭等疾病,患对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本文分析探讨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的临床资料49例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即参照护理组(n=24)与探讨护理组(n=25)。所选患者均确诊,且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所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2;年龄均为57-83岁,平均年龄(70.23±4.91)岁;病程均1-19年,平均病程为(12.19±3.05)岁;病症类型:31例患者为电解质紊乱,25例患者为呼吸衰竭,18例患者为肺源性疾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对比,即P>0.05,无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参照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探讨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参照护理组[3]:予患者病情观察;予患者用药指导;予患者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与住院环境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探讨护理组:一是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同参照护理组患者一致。二是予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措施[4-7]:①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肺心病需较长时间的治疗,这也是大多数患者治疗期间极易产生较为严重的烦躁、压抑及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予其与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安抚,通过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其诉求,引导其释放心中不良情绪;通过给予其正确的引导,疏解或消除其心中压力;通过将治疗有效病例,介绍于患者,助推其树立治疗,增强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②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定期集中宣教或者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将肺心病发病机制、治疗效果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予其错误想法及时予以纠正,促其正确认知自身疾病。③予患者发症观察护理及呼吸训练: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相关并发症预防工作。告知患者有效排痰及呼吸训练方法,对患者练习情况进行指导。④予患者饮食予以指导: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饮食需清淡,且易消化,同时注重摄入热量与蛋白质,适当补充维生素。⑤予患者口腔护理:嘱咐患者保持呼吸道湿润;为防口腔感染,定时以生理盐水漱口。⑥指导患者加强锻炼: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为强化患者抗病能力,季节更替时,做好保暖措施。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指标: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

(2)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心病知识知晓率与临床护理满意程度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涉及观察指标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录入、统计与分析处理,若组间各指标数据对比结果P<0.05时,则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见表1示,探讨护理组均优于参照护理组,且组间各指标数据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2.2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心病知识知晓率与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影响

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肺心病知识知晓率对比为,探讨护理组为96.0%(24/25),参照护理组为83.33% (20/24);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对比,探讨护理组为96.0%(24/25),參照护理组为79.17% (19/24)。且组间两指标数据对比结果P<0.05,表明存在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由于肺心病临床具有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等显著性特点,因此,对于该病症的治疗难度较大。临床相关研究表明,肺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患者肺部及其胸廓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性,当患者患有肺心病时,其肺功能与肺结构均出现异常[8]。因此,临床需予肺心病患者及时且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时同时,所给予患者的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其临床疗效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本次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再辅以针对性的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措施,更利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分析结果提示,舒适护理模式干预措施的有效应用,极大的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应用意义显著[9]

综上所述,将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较与单一的常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疗效确切,护理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对疾病认晓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价值[10]

参考文献

[1]王瑜.研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9):121+131.

[2]吕晓迪.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92+95.

[3]张新.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8):38-39.

[4]张玮.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5):102.

[5]巴桑卓玛.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7):84.

[6]许飞.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37-238.

[7]朱晨,宰梅玲.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201.

[8]邢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24-225.

[9]刘秀.肺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8):124-125.

[10]徐晓春.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02):147-148.

猜你喜欢
舒适护理临床效果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