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0-11-17 00:16张凤英覃金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7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效果心理

张凤英 覃金玉

摘要:目的:研讨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7年~2020年6月接纳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130例,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常规护理)和治疗组(循证护理),每组6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境况及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42.14±3.16)分、SDS评分(40.31±3.12)分低于一般组的(50.59±3.15)分、(50.26±3.36)分(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70.11±8.36)分高于一般组的(49.83±4.66)分(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至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治疗干预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房颤并发脑栓塞;效果;心理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7-133-02

心房颤动是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症,此类病症的诱发原因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感染等因素相关。循证护理是基于本科室的臨床经验及患者的临床体征总结的治疗建议,可在不断决策中解决不同的临床问题[1]。本文研究2017年~2020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部接纳的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我院心内科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130例(选入时间:2017年~2020年6月),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和治疗组,组均65例。一般组:男性47例,女性1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5.62±4.33)岁;治疗组: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5.71±4.29)岁。两组患者均签署了我院自拟的《知情同意书》配合本次治疗,同时排除休克、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价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一般组

一般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生活干预、体征观察等。

1.2.2 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经验汇总: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体征、病症进行汇总探讨,了解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收集临床研究资料(期刊文献、电子报刊、临床医学书籍等)进行评价,探讨评价内容的可信度、可靠度及真实性,掌握患者情况后对其制定详细的护理建议[2]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采用积极、乐观的语气及态度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及常见的并发症。若患者治疗时情绪不稳定,需及时向患者解答关联性问题,告知此类问题的注意事项,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抑郁、焦虑情绪。

(3)体征监测: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参数,给予其正确的用药指导,说明治疗脑血栓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用药方法及用药频率,防止由于不规范用药而耽误病症的治疗。要求患者向护理人员及时说明治疗期间的不良症状,并予以处理。要求患者摄入足量的水分,注意生活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4)康复护理:患者有自主意识后的2天后,要求患者及时活动关节及四肢,活动频率为每日4次,每次护理时长为15min;要求患者聆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播放轻松的电视节目[3]。

1.3  观察指标

(1)评价患者护理前后SAS、SDS的评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

(2)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评分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录入入组者的研究数据,各项生化指标经x±s和t表示检验,当P值在0.05以内时,可判定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况比对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SAS评分(42.14±3.16)分、SDS评分(40.31±3.12)分低于一般组的(50.59±3.15)分、(50.26±3.36)分(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对

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70.11±8.36)分高于一般组的(49.83±4.66)分(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房颤并发脑梗塞的发病快、对患者机体功能影响较大,极其容易致使患者出现致残及致死的现象,其原因是,当患者发病后,患者心房收缩能力减弱,进而导致心脏部位的血管容易出现瘀滞,若不加以干涉会造成血栓症状,且会伴随休克、胸闷不适、四肢乏力等症状,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4]。循证护理可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控制,在护理人员专业的干预过程中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通过在专业的临床理论的支持下,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总的来讲,将循证护理应用至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治疗干预中,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玲丽. 循证护理在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对焦虑情绪影响分析[J]. 健康周刊, 2018, 000(010):191.

[2]赵丹. 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19):172-173.

[3]卿蒲姣. 循证护理用于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20, 010(004):73-74.

[4]黄维芝.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4):100.

课题名称:穴位按摩联合芳香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重庆市中医院2018年度院内培育课题)

课题编号:YYZX20180047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效果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灵动耳环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心理小测试
伪装效果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