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纪检监察发挥监督作用的难点和途径探讨

2020-11-18 15:39王金生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监督国有企业

王金生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纪委,甘肃白银 730900)

1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发挥监督作用的难点

1.1 监督体系和机构设置仍然存在弊端

国有企企业中,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个别主要领导政治站位不高,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不够,对纪检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了国有企业中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一些企业在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上不能及时到位,在岗位设置上压缩人数,在人员选拔上依然不能把能担当敢担当的优秀干部安排到纪检监察岗位,在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中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容易造成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1]。

1.2 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理解认同仍有差距

纪检监察工作要落实在国有企业经营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要落到实处,而不是喊着纪检监察的口号,不做实事。一些国有企业中,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员工认识不到纪检监察的作用,时常对监督作用产生误解,不能在工作中担负起监督作用的责任,这就造成了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局限性。会导致企业内部监管不到位,不能发现问题,自然也就没有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工作人员没有多个层面考虑纪检监察对企业的作用,所以也无法把工作做好,拉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纪检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

1.3 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性有待全面提升

纪检监察作用要求监察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监察环节、工作内容熟悉掌握,只有对企业经营中的各个环节充分明确,才能第一时间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为企业找到合理解决方案。相反,如果纪检监察人员对企业的体制、工作内容不熟悉,又缺乏监察专业性,那么就不能为企业发展实施有效的监察,甚至会干扰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1.4 国企内部风气亟需改善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把国企的纪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不断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方式方法,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正风肃纪方面也做了许多战略性工作。但是,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文化,也有各自的一些不良风气,比如“靠企吃企”做生意,在企业经营、物资采购、干部选拔等方方面面还有走后门、送礼、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风气不正,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这些行为有着深厚的生存土壤,新形势下像病毒一样也在不断隐形变异,与纪检监察工作相互对抗,但是目前又找不到杜绝这一事件发生的有效办法,这也就要求国有企业加大纪检监察力度,坚决不允许这种有害企业风气、违背职业操守的行为发生。

2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不断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不断落实“三转”要求,深化机构改革力度,突出主业,将有限的工作力量最大限度地向监督执纪问责主战场集中。2019 年以来,国企纪检监察机构日渐完善,工作日渐规范,国企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加强完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践行“两个维护”的使命责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需要不断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才能做到切合实际的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党中央明确提出,当代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的时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为“完善国家、党的监督体系,并强化权力约束”部署了新工作,多次强调了国有企业要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提高国有企业的政治地位,将纪检监察有效融入到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中。此举足够说明国家对国企纪检监察、国有企业积极向上发展的重视程度。对于国有企业的监察工作来说,由于国有企业自身具有检查周期长、审计内容多、涵盖面广、监督模式复杂的特点,国家为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紧跟时代要求纪检监察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障企业中纪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企业日益发展注入动力[2]。

3 提高纪检监察发挥监督作用的基本途径

3.1 完善纪检监察体系

由于国有企业中的纪检监察部门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监督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已建立起来,并在逐级完善细化落实之中。国有企业内部也要随之尽快出台相关的制度和细则,以确保企业内部监察工作的明确定位、肩负责任、有法可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也能够使企业中的领导部门认识到纪检监察的重要性,规范公司内部的不完善制度。此外,对于国有企业中的生产和业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也能为他们制定生产中的纪检监察流程,促进企业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加强企业中的党内监督,不断对企业中的党员和领导机构做出监督评价,加强对领导班子和个体员工的责任追究力度,确保企业中的各项艰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企业中落实纪检检查工作的同时,还能为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监督氛围[3]。

3.2 明确职能与责任

纪检工作作为企业中严肃谨慎的特殊管理活动,纪检工作人员在工作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个人情感、主观、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对监察内容做出理性评判。所以纪检工作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中,要摆正自己的地位,用理性的角度看待工作中的一切事物,开展工作中要作出专业性评判,规范自身行为。要从党纪法律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为他们规定在企业中监督作用落实的方向、内容、权限等;提高企业中纪检监察部门的行使权,职责任权直属公司党员干部或者其他高管部门。对这些内容有了基本概念后,开展有效的纪检监察监督作用。

3.3 提高纪检干部综合素质

为有效达到纪检工作的质量,纪检干部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国企来说,不但需要增强纪检干部的政治素养,严格执行监察条例,规范执行行为,时刻牢记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在工作中要做到不推脱、不退缩的执行理念,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纪检干部党内的政治觉悟,坚守此职业的政治定位,负担起职位的政治担当,不断为自身提出工作要求,时刻秉承着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成其效的政治觉悟,还要提高工作开展的实践能力,对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为企业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纪检干部为提高纪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开展纪检讲座、纪检监察法制宣传片、定期考核纪检专业内容等方式加强对纪检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此提高廉政文化与国有企业的融合度,增强纪检监察员工的廉洁从政意识,使他们深知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展纪检监察的后续工作,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对腐败风气要不为所动,从而规避由于自身行为不规范,监督意识不到位引起的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培训工作给予重视,确保部门内全体员工有极高的道德法制观念,为国企纪检工作更好的效力。

3.4 提高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地位

纪检监察在国有企业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认识到纪检监察的整体地位,并在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中,提供有效的帮助,给予辅助力量。一方面,纪检监察部门是通过政府纪委领导来接收纪委工作的具体指示,在工作中脱离了同级别党组织的束缚和管辖,企业需要授予纪检监察组织足够的尊重。另一方面,在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干部用人上,可以从党委中调入具有专业纪检监察专业知识的干部,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专业性。另外,企业需要明确,纪检监察组织的干部是有权力参与企业各大会议的,在企业会议中纪检干部能够为企业发展结合纪检监督工作中的发现,提出企业面临的问题,并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共同研讨企业未来发展对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4]。

3.5 健全激励机制

企业要做好纪检监察人员的待遇规定,注重开展工作各个时期的评价。对于薪资待遇,不能与企业中同级别管理部门相差太大,如果薪资过低,会让企业中同级别管理部门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并不重要,因为企业都没有对这一部门有良好的待遇,如果薪资过高,难免也会让同级别管理部门产生偏差感,久而久之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另外,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工作设备、交通、伙食、住房等补贴,帮助在企业中效劳的纪检人员解决生活困难,给予足够的物质支持。

4 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需要在市场极具竞争力的新时代下,做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发挥监督作用。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监督国有企业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提高审议质量 强化人大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